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突破: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诗句中,和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有关系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在横线上填人名言,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古人云“ ”,的确如此,我们要选择节俭的生活,切莫奢侈无度,最后追悔莫及。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3.下列句子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说自己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危难中的国家。
B.刷子李的手艺远近闻名,真可谓“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C.坏事再小也不能做,好事再小也要做,正如刘备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诫我们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追悔莫及。
4.你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 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又是 节。( )
A.寒食 中秋 B.中秋 寒食 C.寒食 端午 D.中秋 七夕
5.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劳苦一生。你觉得下面哪句话形容总理最恰当(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B.《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的一篇赠序。
C.曹操,字孟德,西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元代张养浩,其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7.“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这个回目选自( )的《三国演义》。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
8.《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杜甫 B.杨万里 C.李白 D.李绅
9.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的女儿》《牛郎织女》《白蛇传》《祝英台》都是美丽的民间故事。
B.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正义弱小的主人公总是能够打败强大的对手……
C.民间故事都是有固定的形象。如非洲民间故事中,狮子傲慢,蜘蛛贪婪,野兔机敏,乌龟聪慧。
10.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科普作品,《看看我们的地球》一书就是著名的地质学家( )的作品。
A.李四光 B.贾兰坡 C.高士其 D.米·伊林
11.下面生肖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鼠 卯兔 寅虎 丑牛
B.辰龙 巳蛇 未羊 午马
C.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12.学了有趣的歇后语,请你帮小华选一句歇后语,使小林作文更加生动。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夏天的天气,就像( )
A.孙猴子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B.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C.孔明加赵子龙——智勇双全 D.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3.下列外貌描写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猪八戒)
B.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孙悟空)
C.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张飞)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林黛玉)
14.下列名著作品、作者、国籍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 笛福——英国
B.《汤姆 索亚历险记》——马克 吐温——美国
C.《骑鹅旅行记》——塞尔玛 拉格洛芙——瑞士
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 卡罗尔——英国
15.把对联补充完整,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生为国家,_______。耿耿忠心昭日月;_______,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A.死为人民 默默情深 B.默默情深 功同山岳
C.功同山岳 默默情深 D.死为人民 功同山岳
16.丽丽想在习作的开头说明“多读课外书”的好处,引用名句( ) 最恰当。
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7.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B.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北京”写作“Běijīng”。
C.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
B.“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否用自己的爱心去善待这个世界。”这一句不是病句。
C.《汤姆·索亚历险记》让我们认识了聪明机灵、富有冒险精神的小男孩汤姆。
D.《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
19.下列选项中不是词牌名的一项是( )
A.忆江南 B.西江月 C.凉州词 D.卜算子
20.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启发我们要养成善于提问、虚心求教的好习惯。
B.复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可以详细一些,次要情节可以简略,但不能省略。
C.美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想告诉我们要保护小动物。
2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北方农家的谚语,意思是说,农作物如果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B.《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父母等平凡的人。
C.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借助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D.“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22.下列各领域名家的称号及代表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文学家——《故事新编》 B.柳公权——书法家——《兰亭集序》
C.贝多芬——音乐家——《月光曲》 D.戴嵩——画家——《斗牛图》
23.相传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扁鹊 C.炎帝 D.张仲景
2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揭示的道理与成语( )所蕴含的道理相同。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填空题
25.照样子,写写寓意吉祥的习俗。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
26.下面的歇后语来自于民间故事、神话或者历史故事,请填上相关人物。
(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穿针——大眼对小眼
( )砸锅——破釜沉舟 狗咬( )——不识好人心
( )请客——净是妖 ( ) 的金箍棒——可大可小
27.积累与运用。
(1)诗中有情感:王建望月表达思亲之情“ , 。”于谦借石灰言志“ , ”。
(2)文中有哲理:六年的小学生活如白驹过隙,我们不禁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那样扪心自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回想六年的成长历程,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就如《长歌行》所说:“ , !”
(3)文中有主旨:《学弈》告诉我们: 。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不能决也”告诉我们: 。
(4)文中有戏曲:我国剧种繁多,流派纷呈。我知道唐东杰布是 的开山鼻祖,我还知道 、 、 等地方剧种。
参考答案:
1.A
【详解】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韩翃《寒食》,意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与寒食节不生火有关。和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有关系。
B.“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意思: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和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没有关系。
C.“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意思: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没有关系。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游园不值》。意思: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和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没有关系。
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言警句的积累。
A.句意:用心栽种的花反而没有开,而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想做一件事情,用了很大的精力和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的得到好结果。
B.句意: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C.句意: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要及时行孝,不要让父母离我们而去之后而无法尽孝成为遗憾。
D.句意: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平时要注意节俭,不要浪费。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解释: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此项说法正确。
B.“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歇后语的意思是形容名气很大,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方。此项说法正确。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此项说法错误。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全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那些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以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在寒食节来临之前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此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
故选A。
5.B
【详解】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
根据所给的材料,这个句子是概括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劳苦一生的。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这个句子表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以不恰当。
B.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这个句子形容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劳苦一生很恰当。
C.句子“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意思是:有了希望,并且不断地斗争,希望就无所谓无。人们都应该满怀希望去奋斗,那么终将会迎来新生活。这句话形容周总理也不恰当。
D.句子“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内涵是: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大丈夫。这句话也不恰当。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故选C。
7.D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读选项,本回目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
故选D。
8.A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原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故选A。
9.A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民间故事。
A有误。《海的女儿》是美丽的童话故事,是安徒生的创作的童话,也被译为《人鱼公主》。
10.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
《看看我们的地球》又名《穿过地平线》,作者李四光,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书中李四光生从地球、地壳、地热三方面介绍了与地球有关的科学知识。故选A。
1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生肖的周期为12年,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A.寅虎要在卯兔的前面。
B.午马排在未羊的前面。
故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歇后语的使用。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A.孙猴子七十二变——神通广大:比喻人有特别高明的本领,无所不能。
B.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比喻变化频繁且无常。
C.孔明加赵子龙——智勇双全:形容既勇猛,又有智谋。
D.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比喻及时、正确的利用了天气的变化来作战,使自己得到胜利!形容可以提前预测、巧借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分析可知,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下大雨了,说明夏天的天气变化快,由此可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来形容。
故选B。
13.B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是描写的张飞。
B.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孙悟空),此项说法正确。
C.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这是描写的猪八戒。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描述的是贾宝玉。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对作者作品的识记。
C.《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故选C。
15.D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对联。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生”对死。“国家”对“人民”,所以第一空应填“死为人民”。“德”对“功”“湖海”对“山岳”,所以第二空填“功同山岳”。
故选D。
16.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人名言的识记和辨析。
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的意思是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刻苦地学习,到老了才知道读书就睌了。强调要珍惜时间读书。
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强调了读书要循序渐进,多思考。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
故选D。
17.C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化及文学常识、拼音拼写规则、节气。
C.有误。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故选C。
18.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与理解。
D.有误,《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杰出作家、散文家史铁生。
故选D。
19.C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学及文化常识。
A.忆江南: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B.西江月: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C.不是词牌名,“凉州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不是词牌名。
D.卜算子: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故选C。
20.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启发我们要养成善于提问、虚心求教的好习惯。故正确。
B.简要复述就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描述性部分。次要情节可以省略,故错误。
C.《麻雀》的作者是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揭示了母爱的伟大。故错误。
故选A。
21.B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A.“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到了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没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就跟荒草没什么两样,只能割了给牛吃。这句谚语其实是老一辈农民总结出的经验,如果水稻、麦子、高粱等作物,因为太晚播种或是管理不当,在处暑时节还没长出麦穗,收成就无望了。
题干表述正确。
B.《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该作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有:父亲彼什科夫(手工业者,老实、本分);母亲瓦尔瓦拉(善良的下层妇女);继父叶夫根尼 马克西莫夫(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外祖父卡希林(凶狠、残暴、对于阿廖沙是不错的);外祖母阿库琳娜 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主人公阿廖沙(善良,坚强,勇敢,纯洁,有信心);大舅舅米哈伊尔(自私自利);小舅舅雅科夫(自私自利);舅母纳塔利垭(温柔、怯弱)等。
题干表述错误。
C.《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朴实流畅,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我们可以借助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题干表述正确。
D.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又称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的基础音阶。宫相当于Do,商相当于Re,角相当于Mi,徵相当于Sol,羽相当于La。
题干表述正确。
故选B。
2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名家作品的常识积累,需要学生在课外不断地积累和拓展。
根据知识积累及资料搜集可知:
B.《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书法家、诗人,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作品有:《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等。故错误。
2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可谓知识的积累,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运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中“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选项B中“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被尊为医祖。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选项C中“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中国药学的始祖,他是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第一个遍尝百草研究药学的人,他对药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后代的用药经验都被写进了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
选项D中“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故选C。
2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需要学生认真熟练的掌握古诗词的含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句诗选自《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雪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雪中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侧面也能看出诗人对赏雪、赏梅、吟诗的热爱与痴迷。
其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为: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故选A。
25.年年有余
【详解】考查文化常识及仿写句子。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
26. 周瑜 张飞 项羽 吕洞宾 苏妲己 孙悟空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和故事人物。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比喻双方心甘情愿地做某事。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比喻所要做的事不是自己擅长的,只能干着急,没有办法。
项羽砸锅——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指人不识好歹,错把好人当成坏人,或错把好意当作恶意。
苏妲己请客——净是妖:比喻宴请不正经的人或者是坏人。
孙悟空的金箍棒——可大可小:比喻事物可大可小,富有伸缩性。
27.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 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藏戏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1)注意“夜、望、谁、骨、碎、留、清”的正确书写。
(2)注意“努、徒、悲”的正确书写。
(3)《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告诉我们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
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有300多种,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曲剧、粤剧、淮剧、吕剧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