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升初专项突破:基础知识(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突破:基础知识(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0: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突破:基础知识(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横线上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播种(zhǒng) 间隔(jiān) 脊背(jí) 龟裂(jūn)
B.妒忌(jí) 参谋(cān) 桅杆(gǎn) 停泊(bó)
C.衣襟(jìn) 花蕾(léi) 咆哮(páo) 瘦削(xuē)
D.书籍(jí) 明媚(mèi) 压迫(pò) 恐怖(bù)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把握合适的度,否则过犹不及。
B.追求真理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C.我们一边欣赏路边的野花,一边聊天,可真是走马观花,十分惬意呢。
D.做学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
3.回忆《为人民服务》,将下面这句话插入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③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句后面 D.①句前面
4.《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开头与结尾都点明“4月28日”这个日期,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 )
A.首尾呼应,文章更紧凑 B.突出对父亲被害时间记忆深刻
C.清晰地点明文章主题 D.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5.对下面文段所要表达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少年王冕在替人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他刻苦练习,长大后成了当时著名的绘画家;J·K·罗琳在艰苦条件下立志要写一部风靡全球的作品,她日夜思考,写出了轰动科幻作品界的《哈利·波特》。
A.逆境造就成功 B.出名要趁年少
C.成功出于偶然 D.有志者事竟成
6.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林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如下)。他在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栏目名称最适合的一项是( )
①?——②同窗之情——③感念师恩——④成长足迹
A.学校印象 B.校园美景 C.操场掠影 D.学校蓝图
7.鲁滨逊是怎样回到英国的? ( )
A.搭一艘外国船回去的 B.被渔人救回去的
C.在一次风暴中被卷回去的 D.游回去的
8.如果以《我家乡的端午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以下哪些材料不能表现当地节日风俗? ( )
A.当天妈妈会给我包粽子。 B.当天村里会举办龙舟赛。
C.当天我爸爸不上班。 D.当天家家户户都会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
9.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_______值得欣赏,_______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意,__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我们_______敞开胸襟,_______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 即使 以及 只有 才 B.固然 但是 甚至 只要 就
10.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友谊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_______;友谊是沙漠里的一泓泉水,_______;友谊是飘荡在夜空中的一首歌谣,_______﹔友谊是一盏明灯,_______。
①使迷路的人找到前行的方向
②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③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④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这个孩子十二、三岁。
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有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歌中唱道:“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12.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加水平 增强体质 增长见识
B.养成传统 继承习惯 发扬精神
C.改正方法 改进错误 改变结果
D.端正态度 明确目的 消灭敌人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翠色欲流 摇摇欲坠 含苞欲放
B.意味深长 深表同情 夜深人静
C.顾影自怜 奋不顾身 三顾茅庐
D.漫游世界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14.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排山倒海 滔滔不绝 抑扬顿挫
B.白驹过隙 信守沾来 司空见惯 娓娓动听
C.囫囵吞枣 精兵简政 追根求源 狂风怒号
15.毕业前夕,六(1)班开展了“对联谢师恩”活动,某同学报出了上联,请你得他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下联: 。
A.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 B.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
C.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 D.传知识呕心沥血育桃李
二、信息匹配
1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温暖(shī wēn) 疙瘩(gā gē) 翻身(fēn fān)
软床(yuǎn ruǎn) 白霎霎(xià shà) 松散(shōng sōng)
17.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破旧 陈旧
(1)我们不能被( )的观念所束缚。
(2)教室里的课桌( )得看不出年纪。
废弃 遗弃
(3)妈妈把( )的报纸整理好,用绳子捆起来。
(4)他领养了那个被( )的孩子。
1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尽:①完;②死亡;③达到极端;④全部用出;⑤全,都。
(1)三军过后尽开颜。( )
(2)他做事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
(3)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的。( )
(4)做任何事都要尽心尽力,不能草草了事。( )
19.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悟 梧 醒( ) ( )桐 裁 栽 ( )剪 ( )树
像 橡 ( )皮 相( ) 跺 躲 ( )脚 ( )藏
20.给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我嘛……缝缝补补……( )
2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还是…… 与其……不如……
(1)( )夫妻俩心地都很善良,( )在收养孩子的事情上想法才会不谋而合。
(2)( )替两个孩子担心,倒( )干脆把他们都收养过来。
(3)( )自己家的日子已经很艰苦了,渔夫夫妻俩( )决定收养邻居家的两个孤儿。
(4)渔夫夫妇觉得,( )过得下去,( )不能看着两个孩子没有人照顾。
22.对号入座。(填序号)
A.人民把他摔垮。 B.人民永远记住他! C.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D.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E.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3)骑在人民头上的
(4)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5)给人民作牛马的
23.用下列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张冠李戴 难以忍受 囫囵吞枣 三更半夜
(1)读书要仔细,切不可不加分析地接受,不求甚解,一瞥而过。( )
(2)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说:“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
(3)爷爷艰苦生活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 )
24.给下面的解释选择对应的词语。(填序号)
①行当 ②压轴 ③行头 ④粉墨登场 ⑤对台戏 ⑥跑龙套
(1)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 )
(2)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 )
(3)戏剧演员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 )
(4)指演戏时扮演随从或兵卒。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杂事、小事。( )
(5)两个戏班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 )
(6)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 )
25.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手法。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数字 D.举例子
(1)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3)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4)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朝贺。
26.用积累的知识填空。
(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 ”的回望;语文是画,画中是“ ,燕山月似钩”的寒凉;语文是酒,酒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不舍;语文是情,情里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绪。
(2)时光易逝,朱自清先生曾感叹:“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即将进入中学,要珍惜时间,把名言警句“ ”当作座右铭。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汉字读音的能力。
A.间隔(jiān)——(jiàn),脊背(jí)——(jǐ);
B.妒忌(jí)——(jì),桅杆(gǎn)——(gān);
C.衣襟(jìn)——(jīn),花蕾(léi)——(lěi)。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C.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现比喻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句意表达的是我们欣赏着野花,很惬意,和“走马观花”的意思不符。
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
①句句意为不怕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这句话承接了①句的意思,什么人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②句承接了这句的意思,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这句话应在①②句之间。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C.“4月28日”只是点明了时间,并没有点明文章的主题。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大意。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段,明确主要内容,再进行概括。读句子“少年王冕在替人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他刻苦练习,长大后成了当时著名的绘画家”“J·K·罗琳在艰苦条件下立志要写一部风靡全球的作品,她目夜思考,写出了轰动科幻作品界的《哈利·波特》”可以发现,王冕和J·K·罗琳都是立下志向并最终获得成功,因此可概括为“有志者事竟成”。
故选D。
6.A
【详解】本题考查拟定小标题。
结合题干内容,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因此是学校给人留下的印象,所以“学校印象”最合适;
故选A。
7.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积累。
结合《鲁滨逊漂流记》内容可知,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故选A。
8.C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和方法。
结合习作题目《我家乡的端午节》可知,所选材料要能表现出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风俗有:吃粽子,龙舟赛,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
爸爸不上班不能表现当地节日风俗。
故选C。
9.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
“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固然值得欣赏”和“一个普普通通的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也都同样值得欣赏”是转折关系,所以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和“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笑话”是递进关系,所以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甚至”;“我们敞开心胸”和“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赞赏”是条件关系,所以选择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
故选B。
10.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能力。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冬日的阳光”搭配“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沙漠里的泉水”搭配“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夜空的歌谣”搭配“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一盏不灭的明灯”搭配“使迷路的人找到前行的方向”。
故选C。
11.A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十二三岁”表示概数,中间不应使用顿号;
C.句子为提示语在中间的人物语言,提示语“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后应使用逗号,不能使用冒号;
D.歌曲名称不应该使用引号,应使用书名号。
故选A。
1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能力。
A.“增加水平”搭配不当,可改为“提高水平”;
B.“养成传统”搭配不当,可改为“养成习惯”,“继承习惯”搭配不当,可改为“继承传统”;
C.“改正方法”搭配不当,可改为“改正错误”,“改进错误”搭配不当,可改为“改进方法”;
故选D。
13.A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三个“欲”都是将要的意思。
B.深:远久/深深/深度。
C.顾:看/顾虑,考虑/拜访。
D.漫:不受约束,随便/不受约束,随便/满。
故选A。
14.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B.信守沾来——信手拈来;
故选B。
1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结合题干可知,上联中的“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是具体行为和比喻修辞来赞颂老师辛勤的付出。
B.“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将老师传知识赞誉为辛勤付出的春蚕,“传知识”与上联中的“育人才”相对应,“呕心沥血”与上联中“献身忘我”相对应,“似春蚕”与上联中“如蜡烛”相对应。
故选B。
16.wēn gē fān
ruǎn shà sō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温暖——wēn,暖和。
疙瘩——gē,皮肉上长的小硬块。
翻身——fān,转动身体。
软床——ruǎn ,用弹簧和海棉生产的。
白霎霎——shà,形容某些白色的东西细小、稠密而零碎。
松散—— sōng,(事物结构)分散,不紧凑。
17. 陈旧 破旧 废弃 遗弃
【详解】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破旧:(形)又破又旧。
陈旧:(形)时间长,过了时的。
(1)根据句中“观念”一词,应选择“陈旧”。
(2)根据句中的“课桌”一词,是形容课桌又破又旧,应选择“破旧”。
废弃:(动)抛弃不用。
遗弃:(动)①抛弃;丢弃。②对自己应该赡养或抚养的亲属抛弃不管。
(1)根据句中“报纸”一词,是指抛弃不用的,应选择“废弃”。
(2)根据句中“领养”“孩子”可知是被抛弃的,应选择“遗弃”。
18. ⑤ ③ ① ④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字。
“多义字”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结合词义或者语境判断多义字的具体意思。
(1)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尽:都。故选⑤。
(2)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尽:达到极端。故选③。
(3)取之不尽:拿都拿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尽:完。故选①。
(4)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尽:全部用出。故选④。
19. 悟 梧 裁 栽 橡 像 跺 躲
【详解】考查形近字及选词填空。
“悟”与“梧”字音不同,部首不同。
“悟“”的字音是“wù”,部首是“忄”,可组词:醒悟、领悟、悔悟。
“梧”的字音是“wú”,部首是“木”,可组词:梧桐、栖梧、支梧。
“裁”与“栽”字音不同,部首不同。
“裁”的字音是“cái”,部首是“衣”,可组词:裁剪、裁衣、心裁。
“栽”的字音是“zāi”,部首是“木”,可组词:栽树、栽花、盆栽。
“像”与“橡”字音相同,部首不同。
“像”的字音是“xiàng”,部首是“亻”,可组词:相像、好像、图像。
“橡”的字音是“xiàng”,部首是“木”,可组词:橡皮、橡胶、橡皮艇。
“跺”与“躲”字音不同,部首不同。
“跺”的字音是“duò”,部首是“ ”,可组词:跺脚、跺打、跺泥。
“躲”的字音是“duǒ”,部首是“身”,可组词:躲藏、闪躲、躲避。
20. A B C D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用法。
(1)“是他来啦?……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是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断断续续,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故选A。
(2)“十下,十一下……”表示后面还有钟发出的声音,表示列举的省略。故选B。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和“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在语意上没有多大关系,表示语意的跳跃。故选C。
(4)“我嘛……缝缝补补……”这是桑娜的话,时断时续,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故选D。
21. 因为 所以 与其 不如 虽然 还是 只要 就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1)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因果关系,故应选用“因为……所以……”。
(2)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选择关系,故应选用“与其……不如……”。
(3)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转折关系,故应选用“虽然……还是……”。
(4)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条件关系,故应选用“只要……就……”。
22. E C A D 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1)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选E。
(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选C。
(3)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选A。
(4)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选D。
(5)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选B。
23. 囫囵吞枣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
难以忍受:无法容忍、承受。
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三更半夜:深夜。
(1)画线部分提到“不加分析地接受”故填“囫囵吞枣”。
(2)画线部分提到“一下子明白过来”故填“恍然大悟”。
(3)画线部分提到“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故填“饱经风霜”。
24. ② ③ ① ⑥ ⑤ ④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戏剧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此“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指的是压轴,故选②
(2)行头:古代对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现代。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因此“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指的是行头,故选③;
(3)行当:一个戏剧术语,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因此“戏剧演员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指的是行当,故选①;
(4)跑龙套:汉语词语,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因此“指演戏时扮演随从或兵卒。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杂事、小事”指的是跑龙套,故选⑥;
(5)对台戏:亦称对戏。是一组可供同时演出的舞台和一种流传的剧种形式,因此“两个戏班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指的是对台戏,故选⑤。
(6)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因此“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指的是粉墨登场,故选④。
25.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辨析。
(1)该句把“金水河”比作了“玉带”,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该句把“前三殿”和“后三宫”的装饰图案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该句通过“72万平方米”“七十多座”“九千多间”等数字,突出了故宫面积大的特点,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该句列举了“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活动都在太和殿举行,说明了太和殿的作用和地位,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6. 杨柳依依 大漠沙如雪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时间的流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和课文的默写及名言警句的积累。
(1)书写时要注意“柳”“漠”“故”“岸”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流”的正确写法。
积累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