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综合特训卷(四)(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重(zhuó) 投奔(bēn) 传记(zhuàn) 三更半夜(ɡēnɡ)
B.差事(chāi) 龟裂(jūn) 试卷(juàn) 悄然无声(qiāo)
C.方便(biàn) 待会儿(dāi) 冠军(ɡuàn) 日积月累(léi)
D.田间(jiān) 划归(huà) 削弱(xuē) 强颜欢笑(qiǎnɡ)
2.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安理得 内忧外患 不可计数 衷鸿遍野
B.应接不瑕 亭台楼阁 流离失所 丰衣足食
C.津津有味 政通人和 大显身手 太平盛世
D.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举世闻明 心旷神怡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变化多端( )
A.端正 B.东西的一头 C.方面;项目 D.用手很平地拿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B.我们班上的乌合之众战胜了六(2)班,取得了胜利。
C.所以说,党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D.这个人为人两面三刀,你和他打交道可要当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因为“粒粒皆辛苦”。
B.“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C.我终于拥有了这本书——塞尔玛 拉格洛芙的《骑鹅旅行记》。
D.腊八粥里有小米、花生仁、枣、栗等食材。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B.一场春雨后,大家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C.我估计她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D.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和扩大。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开学那天,chán míng ( )环绕,xǐ què ( )欢唱,我们又见到了我们dé gāo wàng zhòng ( )的校长。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忍耐——( ) 勇猛——( )
模糊——( ) 熄灭——( )
隐蔽——( ) 伪装——( )
9.补全下列成语
闷闷( ) 身强( ) ( )待发 ( )采烈
疲惫( ) 满面( ) ( )低眉 ( )大厦
四面( ) 彬彬( ) ( )饮血 ( )日丽
草木( ) 摇头( ) ( )之地 ( )力尽
喋喋( ) 喃喃( ) ( )莫测 ( )不绝
10.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2)春节眨眼就到了。( )
(3)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
(4)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
11.经典诗文默写。
(1)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石灰吟》)
(2)日暮汉宫传蜡烛, 。(韩翃《寒食》)
(3)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4)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根据“温和”的两种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形容气候:
形容性格:
(2)松鼠好像似乎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修改病句)
(3)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猎人。(缩写句子)
(4)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为转述句)
13.口语交际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落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但父母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表达爱的,你是怎么做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四、诗词曲鉴赏
古诗阅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渚”读作 ,意思是 。
15.这是一首即景生情的佳作,它描绘了建德江边 时分恬静清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16.本诗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景色,对这两个作品的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1) 前者表现了诗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寂愁苦之情,而后者表达的是词人的喜悦之情。 ( )
(2)都是借景抒情,都是寄情于月亮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7.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句中“茫茫然”的意思是: 。
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 )
A.作者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察觉 B.作者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办法
③在选文中找出一句同样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
18.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 、 、 等寻常的小事中,形象地写出了 。
19.选文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20.选文朗读时的感情基调是( )
A.豪迈 B.坚定 C.感慨 D.悲痛
拓展阅读。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难忘那年的大年夜
①爸爸是个战斗在油田第一线的采油工程师,他时时刻刻挂念着油田的建设。
②记得四十年前的那个大年夜,宿舍区灯火通明,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不光我们这些小朋友快乐地跑来跑去,就连那些叔叔伯伯也和我们一起玩耍。我和妹妹兴奋地跑回家,推开大门迫不及待地喊着:“爸爸,爸爸,咱们也去放烟花呀!”没想到,爸爸竟然没在家。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说:“你爸爸又到井站去了!”我和妹妹嘀咕着:“爸爸大年夜去井站做什么?不回来谁陪我们放烟花呀?”于是,我们拿起手电筒,冒着严寒,踩着厚厚的积雪,去井站找爸爸。
③来到井站,仔细一看,发现爸爸站在仪表前。我和妹妹大步走过去,大声叫起来:“爸爸!”爸爸闻声抬起头,笑着问:“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和妹妹一起说:“找您呗!今天是大年三十,您答应带我们放烟花。”爸爸拍了一下头,一脸歉意地说:“这事怪我。本来我想转一圈就回家,可一到井站就把别的事全忘了。” 接着,爸爸又和颜悦色地问:“孩子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我和妹妹愣了一下,说:“除了风声什么也没听到。”“不,我可听到了!我听见石油咕嘟咕嘟往外冒,顺着井站的输油管流到祖国各地去了!”说着,爸爸用手指着附近一座井架说:“你们看那些坚持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本来也该回家过年的,但是为了我国的油田建设,为了咱们的国家,他们都毫无怨言地在加班加点。”
④寒风一个劲儿地呼啸着、狂奔着。我望着爸爸,想起那些和他一样坚持工作的叔叔阿姨,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天上的烟花还在一闪一闪地放着光芒,我们拉起爸爸那双冻得冰冷的大手,一起往家走去。
⑤四十年前的那个大年夜一直镌刻在我们全家人的记忆中。如今爸爸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一说起当年建设油田的故事,他就会打开话匣子如数家珍地说个不停。他说的那些故事不仅是我们,连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我们会把这个难以忘怀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2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洋溢:
(2)迫不及待:
22.请概括第②—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3.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文章内容,体会这些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4.第④自然段中“我”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是因为( )
A.爸爸带着我们去放烟火让我们感到惊讶
B.天上那一闪一闪的烟火让我们十分陶醉
C.叔叔阿姨为祖国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D.爸爸的那双大手给予我们很强的安全感
25.文中的“爸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六、书面表达
26.习作。
生活中有很多灾害和伤害,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火害,欺诈、交通事故等人为伤害……可是。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应珍视生命。要珍视生命,就得学会自我保护,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关于自我保护的事情。
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发表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判断注音是否正确即可。
A:投奔(bēn)——bèn。
奔是一个多音字。
[ bēn ]1.奔走;急跑:狂~。~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命。~丧。3.逃跑:~逃。东~西窜。4.姓。
[ bèn ]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直~工地。他顺着小道直~那山头。~向小康。2.朝;向:~这边看。渔轮~渔场开去。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
B:悄然无声(qiāo)——qiǎo。
悄是一个多音字。
[ qiāo ]1.〔悄悄〕2.没有声响或声音很低:静~。3.偷偷;(行动)不让人知道。
[ qiǎo ]1.忧愁。2.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然无声。低声~语。
C:日积月累(léi)——lěi。
累是一个多音字。
[ lèi ]1.疲乏,过劳:劳~。~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着。
[ lěi ]1.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3.连及,连带:~及。牵~。拖~。
[ léi ]1.〔~~〕a.连续成串,如“果实~~”;b.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2.〔~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赘”均读轻声)。
2.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
A错误。“衷鸿遍野”应为“哀鸿遍野”。
B错误。“应接不瑕”应为“应接不暇”。
C正确。
D错误。“举世闻明”应为“举世闻名”。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端:方面,项目。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正确。万象更新: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本句指春回大地,一切事物都有了新气象。
B.错误。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本句写我们班取得胜利,用“乌合之众”错误。
C.正确。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本句写党中央提出的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的政策,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
D.正确。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本句写这个人居心不良,两面派,和他打交道需要小心。
5.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呢”带有疑问语气,问号要放在引号内。句子改为:“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故选B。
6.B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A项语序不当,应先指出才能纠正。应改为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C项前后矛盾,“估计”表示猜测,“一定”表示肯定,去掉“一定”。
D项搭配不当,写作能力不能扩大,去掉“和扩大”。
7. 蝉鸣 喜鹊 德高望重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蝉、喜、鹊、德、望”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忍受 勇敢 蒙眬 扑灭 遮蔽 假装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忍耐的近义词:容忍、忍受、隐忍等。
勇猛的近义词:勇敢、英勇等。
模糊的近义词:含混、隐约、混沌、惺忪等。
熄灭的近义词:灭火、扑灭等。
隐蔽的近义词:暗藏、潜伏、荫蔽、隐藏等。
伪装的近义词:假装、装作、假充、假冒等。
9. 不乐 力壮 整装 兴高 不堪 春风 颔首 高楼 楚歌 有礼 茹毛 风和 皆兵 晃脑 用武 筋疲 不休 自语 神秘 滔滔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成语的意思来记忆。
10. 比喻 夸张
排比 反问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粥”比作“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2)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眨眼的时间非常短,说春节眨眼就到了,夸大了时间的短暂。
(3)从三个“我歌唱”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新世界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4)从整个句子的语气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11. 烈火焚烧若等闲 轻烟散入五侯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 阳春布德泽 或轻于鸿毛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
(1)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唐代韩翃的《寒食》,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3)清代郑燮的《竹石》,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4)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原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5)《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原文: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2. 昆明一年四季气候温和。 妈妈的性格很温和。 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海力布是猎人。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详解】(1)本题考查了造句的能力。
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在句尾加上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本题考查用“温和”的不同意思造句。
根据“温和”的两种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即可。示例:形容气候:今天天气温和,适宜外出郊游。形容性格:他的脾气温和,使人感到亲切。
(2)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好像”“似乎”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3)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海力布”,谓语是“是”,宾语是“猎人”。
(4)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把引号里的“我”改为“他”,去掉引号,冒号变逗号。即: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13.风雨中,父母为我撑起一把大伞。迷茫中,父母为我指明走向成功的道路;灯光下,父母为我讲解这一道道习题;桌子前,父母为我讲述了一桩桩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一个个生动励志的故事。而我则是父母在劳累时为他们按摩;在父母忙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详解】考查口语交际。
解答本题要结合题目中的相应要求进行解答,即按照题目中的“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表达爱的,你是怎么做的?”的两个问题进行回答,答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验,注意语言的生动和用词的妥帖。
例如:每天早上的一句“早安”,晚上的一句温暖的“晚安”,还有出其不意的来个“我爱你”。
14. zhǔ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15. 日暮 孤寂愁苦 16. √ ×
【解析】14.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和意思的掌握。
“渚”读音为zhǔ,意思是:水中的小块陆地。可组词:江渚。
15.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建德江边日暮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抒发了诗人孤寂愁苦的心情。
1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表现了诗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寂愁苦之情,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的是丰收年景带给人的喜悦,题干表述正确。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表达的是丰收年景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不是思乡之情,题干表述错误。
17. 形容人迷茫、若有所思的样子 B 示例: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18. 排比 洗手 吃饭 默默 时间在生活中的匆匆流逝 19.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匆匆的流逝。 20.C
【解析】17.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和对拟人句子的认识。
第①句中“茫茫然”的本义是“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的样子”,这里体现了作者在看到太阳挪移时,内心迷茫、若有所思的样子。
第②题,这句话中,从“轻轻悄悄地挪移”和“茫茫然”可知,这里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办法。
第③题,从题目中可知要画出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也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的句子,如: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18.本题考查对排比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画破浪线的部分由三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分句组成的,因此这部分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个排比句,我们能找到作者写的三件小事,这三件寻常的小事形象地写出了时间在生活中地匆匆流逝。
19.本题考查品词析句的能力。
仔细品读句子可知,句中“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时间匆匆而过。
20.本题考查朗读能力。
要先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本文作者朱自清用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所以答案选C。
21. 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2.大年夜,爸爸因为忙着去井站值班,把答应我和妹妹放烟花的事情忘记了。到井站找爸爸时,我们感受到工作者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23.这句话使用了语言、动作描写,描写出了一位慈爱、敬业、工作认真负责的父亲形象。 24.C 25.文中的“爸爸”在大年夜依旧值班工作,他认真负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孩子的提问,爸爸都能耐心解答,这也是一位非常慈爱、有耐心的爸爸。
【解析】2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记得四十年前的那个大年夜,宿舍区灯火通明,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可知大年夜宿舍区灯火通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气氛非常欢乐,因此洋溢的意思是: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2)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我和妹妹兴奋地跑回家,推开大门迫不及待地喊着”可知我和妹妹迫切的推开大门,因此迫不及待的意思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我和妹妹嘀咕着:‘爸爸大年夜去井站做什么?不回来谁陪我们放烟花呀?’”可知大年夜,父亲去了井站,忘记了带我们放烟花的事情;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说着,爸爸用手指着附近一座井架说:‘你们看那些坚持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本来也该回家过年的,但是为了我国的油田建设,为了咱们的国家,他们都毫无怨言地在加班加点。’”可知我和妹妹去井站找爸爸,感受到了坚持工作的叔叔阿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第③自然段句子“爸爸拍了一下头,一脸歉意地说”“说着,爸爸用手指着附近一座井架说”可知描写了爸爸的语言和动作,是对“爸爸”的语言、动作描写,从爸爸站在仪表前和爸爸的语言“这事怪我。本来我想转一圈就回家,可一到井站就把别的事全忘了。”可知这是一位工作认真敬业负责的父亲,从父亲对孩子的道歉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慈爱、可爱的父亲。从爸爸的动作和语言中能感受到父亲的形象。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我望着爸爸,想起那些和他一样坚持工作的叔叔阿姨,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可知叔叔阿姨为祖国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故选C。
2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来到井站,仔细一看,发现爸爸站在仪表前。”,大年夜,父亲仍然坚持工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工作的认真负责,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你们看那些坚持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本来也该回家过年的,但是为了我国的油田建设,为了咱们的国家,他们都毫无怨言地在加班加点。”可知父亲像那些叔叔阿姨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爸爸拍了一下头,一脸歉意”“爸爸又和颜悦色地问”可以看出爸爸对我和妹妹耐心十足,是一个慈爱的父亲。
26.范文:
自我保护
因为大家长大后会离开父母,或是遇到突发情况,所以人都要学会自我保护,自我生存。而我也遇到过比较严重的突发情况,同时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
这是在20xx年,我正在读三年级的时候,这一天,姑姑正好来我家玩,奶奶激动得赶紧从二楼“跑”到四楼。
奶奶在37岁那年患了严重的病毒脑,是二级残废,舌头不灵活,话讲得再多外人也一句都听不懂,腿脚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了电视都没下床去及时关掉。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聊天,好热闹!
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响声把我们吓得惊心胆战。爸爸冲我回了挥手,说:“你下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怀着一颗不安的心下了楼。到了二楼,我发现奶奶房间竟然在冒烟!我吓坏了,赶紧进去看个究竟,没想到奶奶房间的电视机居然着火了,全都缩成一团,我吓坏了,马上叫爸爸妈妈下来。
爸爸妈妈像箭一般“飞”了下来,看了一眼正在“吐烟”的房间后,就找来家中的大桶小桶,一桶接着一桶盛满水,开始了“接力大比拼”,姑姑也下来“凑热闹”,我在一旁看着手忙脚乱的他们,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一旁的邻居见了也纷纷过来帮忙,爸爸累得汗流浃背,我急忙去哪了一条毛巾,给爸爸擦汗,这时,我发现爸爸的脸全都被烟熏黑了。
终于,在大伙儿的帮忙下,大火被扑灭了,这也验证了一句话:“人多力量大啊!”望着被熏黑的墙壁,看着被烧焦的窗帘,还有缩成一团的电视、烤焦了的许许多多用品。还好当时没有人在场啊,看来我们以后也不能再这样做了!
经历了这件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遇到了突发情况,如:地震、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等,自我保护是最重要的!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表达。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下自己经历的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学会生存、具有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
思路: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
中间:着重对事件进行叙述,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结尾:谈一谈启发或者感想,首尾呼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