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突破:课文背记与默写(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乡村和城市生活有所不同,描写乡村生活的词语分别有 、 ,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分别有 、 。
(2)《塞下曲》的作者是 ,是一首 诗,诗中描写敌军溃逃的句子分别是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赞美之情。
(3)诗人王昌龄送别朋友时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 。李白看见敬亭山,写下了“ ,只有敬亭山”的诗句。你了解的古代文人还有 、 。
(4)《海上日出》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文章结尾用反问句“ ”做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奇观的 之情。
(5)《蜂》中的名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 ?
(6)天行健, 。——《周易》
(7) ,只要迈步总不迟。
(8)胜人者有力, 。——《老子》
2.古诗文及国学名句填空。
(1)王昌龄《从军行》一诗里,最能表现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2)父母教育我们,学会做事前要先学会做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就要有恻隐之心,正如《孟子》中说的“ , ”;不要做坏事,否则就会像《左传》中所说的那样“ , 。”
(3)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咱们咸菜烧豆腐—— ,如果你期末考试没考好,就像去年一样在家里学习,减少外出活动。”我嘀咕着:“这不是外甥打灯笼—— ?”
3.我会根据本期所学内容填空。
(1)诗词中蕴含着无数的美,范成大写出了农村初夏时节的色彩之美:“梅子 ,麦花 ”。辛弃疾写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之美:“最喜 ,溪头 ”。王昌龄写出了志向和品格之美:“洛阳 ,一片 ”。
(2)诗是强烈感情的 ,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句“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母亲的膝上”,饱含着冰心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与赞颂。
(3)爱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与“书山 ,学海 ”都告诉我们要想将来有所成就,勤奋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课文中以我国古代晋朝人车胤为主人公的《 》以及以大诗人李白为主人公的《 》都说明学习离不开勤奋。
(4)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或许像老舍眼中的猫一样 ,也如老舍笔下的母鸡一样 ,有时又是丰子恺眼里那只 的白鹅。
(5)童话故事里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赞美与歌颂,《巨人的花园》里“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 。”告诉我们孩子的纯真、善良、充满活力让 的巨人变得 。
4.课文内容大放送。
(1)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一首词,“卜算子”是 ,“咏梅”是 ,以从词的最后一句中的“ ”字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 的品格。“ , 。”结尾,写出了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2)诗中有趣,杨万里的诗句“ , 。”让我们看到黄蝶飞舞、儿童竞逐的场景;诗中有志,王昌龄的诗句“ , 。”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诗中有乐,杜甫的诗句“ , 。”表达了诗人在欣赏桃花时的愉悦心情。
5.结合所学,再现经典。
(1)乡村是无数人向往的美好,有“童孙未解供耕织, ”的童趣;也有“ ,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自由自在;更有“绿遍山原白满川, ”的宁静、淳朴。
(2)“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与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如“ ,小人喻于利。”“ ,小人长戚戚。”
(3)写人物可以用正面描写,也可以用侧面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正面描写表现了车夫 的生命力,而《刷子李》则是通过 侧面反映出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6.我会根据本期所学内容填空。
(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它的演变过程是: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从《鸟鸣涧》的“ ,夜静春山空”中,我读出了空灵闲静;从《乡村四月》的“乡村四月闲人少, ”中,我读出了劳动繁忙。
(3)读《自相矛盾》,我知道“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夫不可陷之盾与 ,不可同世而立”,我明白了 的道理。
(4)“谁言寸草心, ”,我在母亲节贺卡上写下这句话,传递感动。怡然自乐,其乐无穷,我从杨万里写的“ ,彩丝穿取当银铮”中,体会童年之趣。黄河奔腾,塞上孤城,我从王之涣写的“ ,一片孤城万仞山”中,感受哀怨乡愁。奇伟壮丽,坚强不屈,我从陆游写的“ ,五千仞岳上摩天”中,品味爱国情怀。
(5)《月是故乡明》用 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由此,我想到其它思乡的诗句是:
7.积累与情景运用。
(1)文有奇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
(2)文有对比。“人固有一死,或 ,或 。”
(3)文有主旨。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有 的李大钊。我们还领悟到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学弈》告诉我们 。
(4)诗有相遇。诵读古诗词,与王安石相遇,感受他“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情思;与王维相遇,感悟他“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情谊;与苏轼相遇,理解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的情怀。
8.日积月累,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1)昼出耘田夜绩麻, 。
(2) ,短笛无腔信口吹。
(3)黄沙百战穿金甲, 。
(4)多行不义, 。
(5)人闲桂花落, 。
9.日积月累填一填。
(1) ,脉脉不得语。
(2)千磨万击还坚劲, 。
(3) ,西出阳关无故人。
(4)我们经常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 ”来赞美老师对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育。
(5)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我们依然要忆苦思甜,不能忘记以前苦难的日子,正所谓“ ,莫把无时当有时”。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中的乡村景色多姿多彩:“ ,子规声里雨如烟。”写出了乡村四月明丽动人、细雨如烟的景色;“童孙未解供耕织, 。”写出了农村儿童对田间活动耳濡目染,学起大人种瓜的情景。
(2)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正如《论语》中所讲“ ,小人长戚戚”。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恰如《左传》中所说“ , 。”
11.古诗文名言积累欣赏。
(1)“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诗句出自《 》。诗中写的是 的传说。“盈盈”的意思是“ ,像这样诗中多次出现 这一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他们 的真挚情感,为了纪念他们相会,我国古代女孩会在农历 晚上穿针乞巧,表达美好愿望,俗称乞巧节。
(2)《诗经·小雅·采薇》中“ ,雨雪霏霏!”与杜甫的“ ,当春乃发生。”都是写降水(雨或雪),表达的情感却完全不同,《诗经》描绘的是 的雪;杜甫传达的是
的雨;古代诗文中还有景象壮观的急雨,如:“ , 。”
(3)《 》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因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思 而射之。”
12.回顾语文学习生活,认真领悟学习内容并填空。
①《为人民服务》一课中,“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文段的中心观点是 ;论述观点的方法是:直接论述、 。
②你读过的科幻小说或者神话故事有《 》《 》,让你感到最惊奇的是: ;故事的主人公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 。(至少写两种表现方法)
③写一对成语,意思相反,两个成语中至少含有一个相同的汉字。
13.诗句我会填。
(1)中华诗词魅力无穷。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浣溪沙》中的“ ? ”来劝慰;“ , ”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遭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 , ”于谦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 , ”郑板桥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父母陪我们长大,我陪父母变老,选择陪伴来表达我们的爱,不要等到“ ”。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此不为 ?”(《两小儿辩日》)
14.根据积累填空。
(1)中华诗词包罗万象,写景抒情托物言志无所不有。诗中有“月”:王建通过“ ,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王安石则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 ”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有“雨”:韩愈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王维用“ ,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了渭城雨后清新明丽的景色。词中有“情”,黄庭坚通过“春无踪迹谁知? ”写出了自己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之情。诗中有“志”,郑燮用“ , ”一句写出了自己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 年后,才回到英国。
(3)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就到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 (写出两个)。
参考答案:
1.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川流不息 灯火辉煌 卢纶 边塞诗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精神 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看两不厌 杜甫 杜牧 时间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热爱和赞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习不怕根底浅 自胜者强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描写乡村生活的词语有:依山傍水、鸡犬相闻、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有: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灯红酒绿。
(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诗词理解。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意思是: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这是一首边塞诗,其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描写的是敌军溃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冰”“壶”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相”“厌”的正确写法;
写出你了解的古代文人的名字,如:苏轼、陶渊明、柳宗元、刘禹锡等。
(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海上日出》是按照太阳升起的时间顺序写的,文中作者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用了反问的手法,这句话意在强调这就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由衷赞叹的思想感情。
(5)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谁”“甜”的正确写法。
(6)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强”“息”的正确写法。
(7)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根”“浅”的正确写法。
(8)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胜”“强”的正确写法。
2.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多行不义 必自毙 有言(盐)在先 照旧(舅)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及名言俗语的积累。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此句描写了战斗的艰苦激烈,体现了将士的报国壮志愈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歌颂了沉雄而伟大的时代精神。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意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告诉我们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和善良本性,应该发扬人性的美好,关心他人的疾苦,追求道德和善良的生活。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意为: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告诉我们应保持正义,不做坏事,否则必会自我毁灭。
(3)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表示有话说在前面,指事先打了招呼。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指与原来一样,按原计划进行,没有变化。
3. 金黄杏子肥 雪白菜花稀 小儿亡赖 卧剥莲蓬 亲友如相问 冰心在玉壶 自然流露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子 有路勤为径 无涯苦作舟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淘气、可爱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高傲 最美丽的花 自私、冷酷 和善、无私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句的默写与运用。
(1)注意“稀、莲、蓬、壶”的正确书写。
(2)注意“然、露、藤、萝”的正确书写。
(3)《囊萤夜读》讲述了晋朝人车胤勤学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好好读书,经常偷偷溜出去玩。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婆婆正在磨一根舂米用的铁杵,婆婆告诉他,只要有毅力,就没有难事,她要将这根铁杵磨成一口绣花针。
注意“勤、囊、萤、杵”的书写。
(4)老舍的《猫》描写了猫老实与贪玩、黏人与孤傲、胆小与勇敢三种矛盾的行为性格,将猫的古怪性格鲜活的地展现出来,完成了猫的丰满形象的塑造,透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母鸡》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只媚俗、懦弱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勇敢、勤苦、慈爱,呵护鸡雏,从而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最终由“讨厌”升华为尊敬。
《白鹅》通过刻画白鹅“郑重严肃”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5)《巨人的花园》讲述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童的再度来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
4. 词牌名 题目 笑 竖贞不屈,乐观豪迈 待到山花烂漫时 它在丛中笑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默写与积累。
(1)《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创作的咏物词。其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结合词作最后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笑”是人的动作,写花则是赋予梅花人的动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当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之时,梅花却隐身掩映在百花丛中,展露出安详而又欣慰的微笑,展现了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朝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如果洛阳的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盛唐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5.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 子规声里雨如烟 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健壮旺盛 徒弟观察师傅刷墙的表现
【详解】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课文的理解能力。
(1)注意“傍”“横”“规”的正确书写。
(2)注意“喻”“坦”“荡”的正确书写。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君子通晓的是道义,小人通晓利益。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而轻利,道德败坏的小人重利而轻义,以此作为衡量君子和小人的标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此句是儒家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应当拥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胸怀广阔,心地坦荡。
(3)《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描写了祥子的外貌和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的梦想,表现了祥子乐观坚定的精神。
《刷子李》以曹小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线索,具体描写“刷子李”是怎样粉刷墙壁的,增强了说服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从侧面印证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名不虚传。
6. 甲骨文 人闲桂花落 才了蚕桑又插田 无不陷之矛 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 报得三春晖 稚子金盆脱晓冰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三万里河东入海 故乡的月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1)本题考查汉字演变相关知识。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演变而来。
(2)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桂”“落”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桑”“插”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陷”的正确写法;《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矛盾,不能超出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夸下海口,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报”“晖”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稚”“脱”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黄”“间”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河”“海”的正确写法。
(5)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
《月是故乡明》以衬托的手法,将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挚爱以及深切的思乡、恋乡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7. 微风吹散了 初阳蒸融了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忠于革命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出阳关无故人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微”“散”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初”“蒸” “融”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重”“泰”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轻”“鸿” 的正确写法;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在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文中的李大钊是个忠于革命、镇定从容、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人。 《学弈》文中的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围棋,由于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一样,所以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告诉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
(4)书写时注意“明”“照”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西”“关”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休”“黄”的正确写法;
8. 村庄儿女各当家 牧童归去横牛背 不破楼兰终不还 必自毙 夜静春山空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村”“家”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童”“横”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楼”“终”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毙”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静”“春”的正确写法。
9. 盈盈一水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 润物细无声 常将有日思无日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和名言警句的默写。
(1)书写时要注意“盈”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尔”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要注意“酒”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要注意“润”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要注意“将”“思”的正确写法。
10. 绿遍山原白满川 也傍桑阴学种瓜 君子坦荡荡 多行不义 必自毙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名言警句的默写。
(1)书写时要注意“遍”“满”“桑”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荡”“毙”的正确写法。
11. 河汉清且浅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牛郎织女 清澈的样子 叠词 相互思念却又不得相见 七月初七 今我来思 好雨知时节 伤悲 喜庆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学弈 非然也 将至 援弓缴
【详解】本题考查了古诗文的积累。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虽然只相隔了一条清浅的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他们相互思念却又不得相见的真挚情感。
乞巧,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又叫“乞巧节”“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描绘的是伤悲的雪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杜甫传达的是喜庆 的雨
写一句描写景象壮观的急雨的诗。
如: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意思是:疾风驱使着骤雨瞬间洒落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地仿佛都在震动。
(3)《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注意“弈”“援”“缴”的正确书写。
12. 所以 只要 就 改正错的 为人民服务我们不怕批评 举例论述 女娲补天 开天辟地 天地是盘古打开的 勇敢 拟人 比喻 心怀坦白 心怀叵测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默写和理解。
①由选文“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可知,要注意背诵和默写。
由文段的中心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可知,文段围绕着“为人民服务,就不怕别人批评”的论点展开。
由文段中“‘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可知,举例了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事例,这是举例论证。
②写出你读过的科幻小说或者神话故事,再根据其故事特点作答即可。
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让我感到最惊奇的是炎帝之女精卫死后变成了一只鸟;由《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他们都拥有坚韧的人格特点;由“他拿着手杖去追赶太阳,他翻过许多座山,渡过很多江河,累得精疲力尽也没有赶上太阳。”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由“女娃死后变为彩首、白喙、赤足的小鸟,随神农狩猎,绕飞林中,悲鸣声"精卫"”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③根据题干要求,写出意思相反,两个成语中至少含有一个相同的汉字的成语即可。
示例:风起云涌 风平浪静;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13.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探汤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默写。
(1)书写时注意“络脑”“踏”“欲”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探”“热”的正确写法。
14.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街小雨润如酥 渭城朝雨浥轻尘 除非问取黄鹂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丹尼尔·笛福 28 屈原 划龙舟、插艾叶
【详解】本题考试节日习俗、作家作品、诗词名句和名著阅读的理解记忆能力。
(1)书写时要注意“夜、望、谁、家、照、酥、浥、黄鹂、磨”容易写错。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委婉动人。文中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通俗而有新意,虚实结合,情景相生,饶有理趣。
表达诗人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3)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拴五色丝线、饮雄黄酒赛、龙舟、悬艾叶菖蒲、打马球、吃咸鸭蛋、佩香囊、吃打糕、踏青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