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常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常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6 16: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常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另一根用去米,剩下的铁丝(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2.3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
A. B.米 C. D.米
3.第( )幅图表示。
A. B. C.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 )。
A.等于1 B.比1小 C.比1大 D.无法确定
5.一堆煤重3吨,平均每天用去它的,4天用去3吨煤的( )。
A. B. C. D.
6.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 )。
A.1 B. C.
二、填空题
7.时=( )时( )分;5千克30克=( )千克。
8.( )的倒数是;0.5和( )互为倒数。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0.8,0.88,0.888,( ),( )。
(2),,,( ),( )。
10.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则等于( )。
12.下图中的长方形表示“1”,根据图中的黑色部分写乘法算式。
×=
三、判断题
13.1千克的和8千克的一样重。( )
14.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9米,甲绳用去米,乙绳用去,则甲绳剩下的多。( )
15.4米增加它的后再减少1米,结果是4米。 ( )
16.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倒数的,乙数等于1.( )
17. (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68+42= 0.270.9= 1.253.70.8= 0.750.75=
1-+= () = =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4×25      ×20   ×
86××   ××  ××
五、解答题
20.王大伯家今年收获吨白菜,收的萝卜比白菜少。王大伯家收的萝卜比白菜少多少吨?
21.爷爷是捏小面人的高手,捏一个“孙悟空”要用250 g面团,捏一个“猪八戒”需要的面团比捏一个“孙悟空”多,捏一个“猪八戒”需要多少克面团?
2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车行了全程的,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3.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
24.做早操时,朵朵这一队有12个人,她前面的同学占。从前往后数,朵朵是第几个?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于不知道两根铁丝的具体长度,所以可分情况讨论:
如果两根铁丝同长1米,则第一根的,为1×=米,即两根铁丝用去的同样长,则剩下的一样长;
如果两根铁丝长大于1米,则第一根的大于米,即第一根用去的长,则第二根剩下的长;
如果两根铁丝长大于1米,则第一根的小于米,即第二根用去的长,则第一根剩下的长;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由于不知道两根铁丝的具体长度,所以无法确定哪根铁丝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D。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题目中的两个分数的不同,第一个表示具体数量,第二个表示占全长的分率。
2.C
【分析】将3米长的钢管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4段则每段时全场的;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3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C
【点睛】平均截成4段,则每段占全长的,与具体多长无关。
3.B
【分析】整幅图表示单位“1”,先表示出,再表示出的 。
【详解】表示的 ;
A.表示的是的,错误;
B.表示的是的,正确;
C.表示的是的,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在画图表示分数乘分数时,要注意哪一部分作为单位“1”。
4.C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有一个数大于或等于1,再加上另一个小于或等于1的数,它们的和一定比1大。
【详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比1大。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倒数的运算,根据倒数的意义即可解答。
5.C
【解析】把这堆煤看作单位“1”,平均每天用去它的分率×天数即为4天用去3吨煤的几分之几。
【详解】×4=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6.C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再把ab=1代入算式进行计算。
【详解】ab=1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倒数的定义,根据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7. 3 20 5.03
【分析】1时=60分;1千克=1000克;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详解】时=3时20分
5千克30克=5.03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互换,关键是熟记进率。
8. 2
【分析】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需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详解】的倒数是
0.5=,的倒数是2,所以0.5和2互为倒数。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和求法,一个数的倒数可以通过1除以这个数来求得,注意: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
9. 0.8888 0.88888
【分析】(1)整数部分相同,后一个数在前一个数小数部分末尾增加一个8,据此求解;
(2),,可以看成是分子都是、×、××…,每增加一个分数,在它前面分数的基础上乘,由此求解。
【详解】(1)0.8,0.88,0.888,0.8888,0.88888
(2),,,,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注意观察总结出规律后再进行解答。
10.18.84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半径,半径的平方是8,虽然求不出半径,但整体考虑,可以求出圆的面积,进而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3.14×8×
=3.14×6
=18.84(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相等,边长×边长=半径×半径=8平方厘米。
11.30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B,即原式:A÷B×=5,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6,即原式:A÷B=5×6=3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即A÷B==30
【详解】A×=B×5
A÷B×=B×5÷B
A÷B××6=5×6
=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
12.;;
【分析】可以先看灰色部分,如果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那么灰色部分(包括黑色部分)应该用表示,然后把灰色部分看作单位“1”,那么黑色部分占灰色部分应该要用表示,所以表示黑色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用×=。
【详解】×=
【点睛】此题主要先仔细观察图形,并且对分数意义的掌握,之后再根据题意列式子。
13.√
【解析】略
14.√
【解析】略
15.√
【分析】解答关键是找准单位“1”的量,确定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计算;如果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除法计算。4米增加它的,是把4米看作单位“1”;再减少1米,由此列式解答后再做判断。
【详解】4×(1+)=5米,5-1=4米。
故答案为正确。
16.×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210 0.3 3.7
81 10
【详解】略
19.237 12  
  
【详解】略
20.吨
【分析】收的萝卜比白菜少,表示萝卜比白菜少的吨数是白菜吨数的。求收的萝卜比白菜少多少吨,就是求白菜吨数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吨)
答:王大伯家收的萝卜比白菜少吨。
【点睛】理解“收的萝卜比白菜少”是解题的关键。
21.350g
【详解】250×(1+)=350(g)
22.225千米
【分析】把两地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先求出5小时后,两车行驶的路程和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再求出5小时行驶的距离比两地间的距离多的分率,最后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
【详解】540×(+﹣1),
=540×(﹣1),
=540×,
=225(千米);
答:这时两车相距225千米。
【点睛】分数乘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5小时行驶的距离比两地间的距离多的分率。
23.米
【分析】求28米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28×=(米)
答:这个人的身高是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4.5个
【分析】把全部人看作单位“1”,先算出她前面有多少人,再加1即为朵朵从前往后数排第几。
【详解】12×+1
=4+1
=5(人)
答:从前往后数,朵朵是第5个。
【点睛】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