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第四单元第13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上第四单元第13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7 19: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3课 全民族抗战开始众志成城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上下跪忏悔呢?想一想一、七七事变 二、南京大屠杀一、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
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经过:P82
(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
影响: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注意: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事变七七事变日军为什么要首先进攻卢沟桥呢?七七事变 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
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界群众投入抗战。因此,无论从战争的范围,还是从涉及的群众面来说,抗日战争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转化为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
2、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态度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共产党通电全国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2、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态度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一 致抗日
国民党: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3、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凇沪会战八一三事件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上海失守西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时间:二、南京大屠杀达30万人1937年12月3、死亡人数:2、罪行:4、性质: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教训:
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靖国神社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它建于1869年(明治维新第二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到了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它把在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其中多为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靖国神社坐落在日本东京九段北,占地10万多平方米,大门两侧各竖一座塔,塔身上的浮雕是为日本侵华战争树碑立传的内容。陈列馆里有当年侵华日军的武器、战利品、遗物、遗书和照片。神社里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历次对外战争中246万多战死者的牌位。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余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也被移进这个神社。 小知识靖国神社2004年元旦上午,正当人们辞旧迎新之际,小泉第四次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了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情感升华―――注目现实、展望未来 材料  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把日军“侵略华北”改为“进入华北”,把“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改成“全面进攻”等。1986年,日本教科书将侵华战争说成是日军“被迫应战”,有意掩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更有甚者,日本右翼势力竟然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篡改史实,居心何在?右翼势力妄想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向青少年灌输虚假的历史知识,从而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招魂,敌视社会主义的中国,破坏中日人民友好关系. 近年,新加坡已经决定,把过去从初一开始的历史教育,提前到小学四年级进行,重点讲授“日本占领时期的历史”,并在新的教科书中增加日本侵略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国防意识。启示 对我们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日本右翼分子
对历史的歪曲,而是我们自己对历史的遗忘。本课学习要点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共产党军队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