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特训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的战争,交战的双方是( )
A.前秦和东晋 B.前秦和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2.下列成语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草木皆兵 ⑤破釜沉舟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3.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当时北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B.是否要迁都
C.怎样加强王室权威 D.如何统一全国
4.下图是史明辨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宋王安石变法
5.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巩固统治 C.接受汉族文化 D.保证粮食供应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建康
7.北魏孝文帝在旧都时,为政举措多受百官掣肘。“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以上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A.加快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B.对旧贵族进行清洗
C.推行了汉化措施 D.遇到来自旧贵族的阻力
8.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 )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长安 B.禁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
C.创立科举任用汉族官员 D.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
9.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10.《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11.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建的。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祖右肩式装,而是身着宽袍大袖袈裟。这一崖壁上的艺术最能证明北魏时期( )
A.统治者的地位高 B.鲜卑贵族的南迁
C.石窟艺术的高超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2.下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
A.画像砖主要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B.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
C.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
1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的历史事件及措施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请将下图反映的内容与相应的历史史实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北魏陶俑 ③城濮之战
a.政治动荡 b.经济交流 c.民族交融
A.①c②a③b B.①a②b③c C.①b②c③a D.①c②b③a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特点( )
①政权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多
③江南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④民族融合形成高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图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综合题
16.【民族间的联络和交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 盛乐时期①(258—398年) 平城时期(398—494年) 洛阳时期(494—534年)
北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代表
出土地址 呼和浩特鲜卑墓 大同深井墓 河南偃师染华墓
解释 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 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 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揉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现象。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材料三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时期服饰发展所体现的趋势。以上材料分别属于哪种史料?不同类型的史料应该如何配合使用?请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可以佐证和研究哪些方面的社会历史?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
——据《中国历史》朝代表编制
材料二:北方移民大量南下给江南经济开发增添了生力军,他们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南方的山越等少数民族逐渐加快和汉族的融合过程,也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开发。魏晋以来,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而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社会安定,南方政权也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对于孔儒文化都是非常尊崇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思想的传播扩散可以进一步增加北魏的中央集权。北魏对于权利的控制更加集中,对于北魏政权的稳定也是更加有利的。而且对于孔儒文化的尊崇对于后世很多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据材料一,指出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并归纳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
(2)据材料二,分析魏晋以来南方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尊崇孔儒文化的作用。
【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C B A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B
1.【答案】A
【精析】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前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故选A项;西晋317年已经灭亡,而淝水之战是383年,因此B项错误,排除B项;北齐存在时间是550—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排除D项。
2.【答案】A
【精析】②三顾茅庐出自东汉末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③纸上谈兵出自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⑤破釜沉舟出自秦末农民战争时期的巨鹿之战,因此选A。
3.【答案】A
【精析】根据材料信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接受先进的文化"可得出,作者认为北魏在中原建立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继续保持拓拔氏旧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惯,还是学习先进文化,进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在中原建立后,由于鲜卑族拓拔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北方各族人民困难重重,故北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故选A项;题干中并未设涉及迁都、加强王室权威和统一全国的问题。排除B、C、D三项。
4.【答案】C
【精析】据“鲜卑族”“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可知,其主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主要汉化措施,故选C项;齐国管仲改革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生育水平,排除A项;秦国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授田于百姓;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排除B项;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排除D项。
5.【答案】B
【精析】本题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增加财政收入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排除A项;接受汉族文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保证粮食供应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排除D项。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并通过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强化鲜卑贵族的统治,故答案为B项。
6.【答案】A
【精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该措施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和汉化进程,故选A项;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而不是长安、北京和建康,排除B、C、D三项。
7.【答案】D
【精析】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遇到来自旧贵族的阻力,大臣不愿南迁,思恋故土。
8.【答案】D
【精析】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等,D符合题意。迁都、任用汉族官员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A.C;禁用北方民族语言有利于学习汉族,排除B。故选D。
9.【答案】C
【精析】提取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分析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交融,故选C项;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非完成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具体信息说明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君主专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突出反映了孝文帝改革促进各民族感情的日益沟通,促进了民族交融,没有体现增强了北魏实力,排除D项。
10.【答案】C
【精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举行祭奠由按照本土旧俗到按华夏礼治,这一变化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民族交融,也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故选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表述错误,排除A项;北魏只是统一了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北,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举行祭奠的变化,不能反映提升官员政治素养,排除D项。
11.【答案】D
【精析】根据材料“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身着宽袍大袖袈裟”结合所学可知,出现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迁都,采取改穿汉族服饰等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交融,没有体现统治者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交融,没有体现鲜卑贵族的南迁,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交融,没有体现石窟艺术高超,排除C项。
12.【答案】B
【精析】据“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可知,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各民族杂居共处,而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也印证了“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故选B项;此题中画像砖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生产,而非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排除A项;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的发展状况并未提及,且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分裂时期,并非大一统王朝时期,故而,丝绸之路实质上是阻断的,但这些均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的确加速了政权封建化,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单从一块壁画中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D项。
13.【答案】C
【精析】根据所学可知,①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丝绸之路对应的应是经济交流;②北魏时期出现了孝文帝改革,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所以北魏陶俑对应的应是民族交融;③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政局动荡,争霸战争不断,所以城濮之战对应的应是政治动荡。故选C项。
14.【答案】D
【精析】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权更迭频繁,①正确;除西晋是大一统王朝外,北方民族政权之间多战乱,②正确;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江南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③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④正确。可见,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故选D项;其余各选项均未完全包含正确说法,排除A项、B项、C项。
15.【答案】B
【精析】根据所学分析笔记可知,三国鼎立反映了当时政权分立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由此可知,这些笔记可以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故选B项;早期国家指的是夏商西周三个早期奴隶制王朝,社会变革表现在经济上铁器牛耕出现并推广,政治上诸侯争霸、纷纷变法,思想上百家争鸣,与笔记内容不符,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而笔记内容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排除C、D两项。
二、综合题
16.【答案】
(1)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发展壮大(“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也可)。(任答一点)
(2)趋势:民族交融。价值:材料二的出土文物属于实物史料(一手史料)。材料一、三属于文献史料(二手史料)。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可用于研究北魏服饰发展,以及民族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精析】
(1)根据“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可得出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发展壮大。
(2)趋势:根据“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可得出体现了民族交融。价值:结合材料中的史料可得出材料二的出土文物属于实物史料(一手史料)。材料一、三属于文献史料(二手史料)。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可用于研究北魏服饰发展,以及民族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7.【答案】
(1)从平城迁到洛阳。(完整表述变化过程给;若答“平城洛阳”“迁都洛阳”给;只答“洛阳”给1分;只答“平城”不给分)
(2)原因: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或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
意义: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3)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精析】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可知,北魏都城地点发生了变化:从平城迁到洛阳。北魏时期,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迁都的原因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或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孝文帝迁都后,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概括可知,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18.【答案】
(1)西晋;政权分立。
(2)北方移民南下增添了劳动力与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的推动;南方政府采取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3)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加强了北魏中央集权;有利北魏政权的稳定;影响了后世王朝对孔儒文化尊崇作用的认知。
【精析】
(1)朝代:据材料“三国鼎立局面--魏蜀吴--西晋”可知,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统一。
政治特征: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政权分立。
(2)据材料“北方移民大量南下给江南经济开发增添了生力军,他们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知,北方移民南下增添了劳动力与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据材料“南方的山越等少数民族逐渐加快和汉族的融合过程,也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可知,南方民族融合的推动;据材料“魏晋以来,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而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社会安定,南方政权也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可知,南方政府采取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3)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对于孔儒文化都是非常尊崇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思想的传播扩散可以进一步增加北魏的中央集权”可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加强了北魏中央集权;据材料“北魏对于权利的控制更加集中,对于北魏政权的稳定也是更加有利的”可知,有利北魏政权的稳定;据材料“而且对于孔儒文化的尊崇对于后世很多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可知,影响了后世王朝对孔儒文化尊崇作用的认知。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