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 认识时间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 认识时间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07: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认识时间
课题 认识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钟面学具,钟表图等。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每天到校的时间有明确规定,上课时间也有明确规定。上课铃声一响,大家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了(教师指挂在黑板正上方的钟表),现在是什么时间?学生:8:00。教师:你是怎么看的?学生: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是8时。教师:大家对钟表非常熟悉。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课题)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1)课件出示例1。教师:钟表上显示的是什么时间呢?你们会读吗?学生尝试认读。课堂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认,有的学生可能不会认。(2)认识钟面。教师:要认识这样的时刻,首先要进一步了解钟面。(课件出示钟面模型和表格)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钟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1:除了有时针、分针,还有1、2、3……12这十二个数字。学生2:有12个大格,1个大格中间有些小格。教师:你能数出有几个小格吗?学生1:4个。学生2:5个。教师:到底是几个小格呢?我们一起数一数(课件动态显示,从12开始,数到1为止,学生1格1格地数出5个小格)。请你任意选择1个大格数出里面有几个小格。学生1:我从5数到6,中间有5个小格。学生2:我从7数到8,中间有5个小格。教师: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我发现每一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教师:你真行!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学生1:我1大格1大格地数,5个、10个、15个、20个、25个、30个……60个,一共有60个小格。学生2:我是这样想的:1个大格是5个小格,2个大格是10个小格,10、20、30、40、50、60。学生3:我1小格1小格地数,1、2、3、4……60,共有60个小格。学生4:我从12开始看,一个半圈是30个小格,所以一圈是60个小格。(3)认识“分”。教师:同学们已经数出了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前面我们认识整时的时候,发现时针与大格有关;那小格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1:时针。学生2:分针。教师:对!小格与时针和分针都有关,前面我们认识整时,既要看时针,又要看分针。那小格究竟与什么针的关系最好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从第90页中找找答案。学生:小格与分针最好。书上说的,分针走1小格是1分。教师:好!老师把这句话记录下来,并齐读三遍(课件出示:分针走1小格是1分)。同学们,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是几分?走1大格呢?学生:分针走2小格是2分,走3小格是3分,走1大格是5分。教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走过这些大格时是多少分呢?请你填一填教科书第90页的这幅钟面图。教师:分针从12开始走一圈又回到12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分?学生:60分。(4)时与分的关系。教师:我们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时和分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请看大屏幕,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是指向几?是几时?(课件出示12时的画面)学生:12时。教师:再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你有什么发现?(课件播放时针和分针转动的画面)学生:时针和分针同时转动,分针转得快,时针转得慢。教师:它们同时转,也就是说时针和分针走的时间相同。时针走了1大格的一半就是半时,分针从12开始走到6是30分,时针走1大格的一半,同时分针走一圈的一半,所以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教师:请大家猜一猜,如果分针继续转,时针会怎样?学生:同时转动。教师:如果分针转到12,时针走到几?学生:走到1。教师:仔细思考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教师:对!分针走一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和时针用的时间怎样?学生:相同。教师:观察得真仔细!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大格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分针走一圈是( )分,时针走1大格是( )时(板书:1时,60分),那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学生:相等。教师:1时=60分。(板书并齐读。) 2.学习例2.(1)课件出示例2。教师:刚才大家认识了钟面上的小格和分针的关系,下面就请大家认一认下面几个钟面上的时刻,仔细观察,看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学生:4时5分。(2)认识几时几分。教师:你怎么知道是4时5分的呢?学生:时针指着4,分针指着1是5小格,所以是4时5分。教师:时针正指着4吗?学生:不是,过了4。教师:那应该怎样说最准确呢?学生:时针刚走过4,分针指着1是5小格,所以是4时5分。教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认一认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吗?谁来说说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学生1:4时30分。学生2:4时半。教师:都是正确的!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呢?学生:4时45分。教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时针都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3)记时方法。教师:同学们都认识时间了,你能用两种写法记录这些时刻吗?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完成。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4时5分这位同学写对了吗?为什么要在5前面加个0?学生:分钟数没满10,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个0。教师:同学们真棒!分钟数没满10,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个0。(设计意图:充分解读教材,确定了科学的教学顺序:认识钟面——理解1分——时分关系——几时几分——两种写法,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真分析学情,确定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了动静结合、学练相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学的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要告诉小伙伴的吗?学生1:我学会了怎样认几时几分,先认时针,再认分针,时针认大格,分针数小格。学生2:我想提醒小伙伴,在认识6时55分时,不要认成了7时55分,要把时针认清楚。学生3:在用两种记时方法时,不满10分的,写成“几:零几”。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教科书P91“做一做”。(1)第一行呈现连续变化的时间,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进一步深化学生读出时间的方法。(2)明确要读出一个时间,应由 时针、分针的位置共同来确定。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时与分的关系,认识了几时几分,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93页练习二十三1-3题。 分针走一圈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几遍,使学生真正明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钟面: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1时=60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间就是几时几分。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主要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运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获得对抽象概念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轴,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的时间就是几分,分针走一圈的时间就是60分,同时观察分针、时针走动的方向,得出时间单位的进率:1时=60分,进而认识几时几分。再让学生拨钟面,说时刻,教师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