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2 表内乘法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2 表内乘法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07:5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表内乘法
课题 表内乘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观察和比较,促进对乘法口诀的正确记忆与熟练应用。2.经历对表内乘法知识的整理过程,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记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复习口算,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能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出下面的得数吗?(课件出示算式)9×5= 8×7= 7×6= 4×9=3×6= 5×7= 4×8= 3×4=6×8= 4×7= 9×9= 8×5=3×7= 4×5= 5×6= 8×9=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表内乘法)二、分类复习,建构网络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出示下图)○ ○ ○ ○ ○ ○ ○ ○○ ○ ○ ○○ ○ ○ ○ ○ ○ ○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1:列加法算式为5+5+5+5=20(个)学生2:列乘法算式为5×4=20(个)教师:你能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 5 × 4 = 20乘数 乘号 乘数 积教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1)教师: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请同学们完成教科书P101第2题。(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填写,教师任意指一个积,学生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2)教师:仔细观察每行或者每列的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1:积所在的表格从左数第1列依次是1,2,3,4,5,6,7,8,9,相差1;第2列2,4,6,8,10,12,14,16,18,相差2…… 学生2:积所在的表格从上往下数第一行填1,2,3,4,5,6,7,8,9,依次相差1;第二行2,4,6,8,10,12,14,16,18,依次相差2……(设计意图:通过填一填、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借助发现的规律巩固对表内乘法的记忆,领悟数学的奇妙)(3)教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那么下面表格是截取的上表中的一部分,你会填吗?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对照表完成,也有的可能经过简单的推理后完成。(设计意图: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既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相关知识,又增加了复习过程的探究性、深刻性,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目的)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3第4题。(1)补充乘法口诀。(2)利用乘法口诀直接写积。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3第5题。(1)第一组填写运算符号,后三组均填关系符号。(2)既巩固相关的计算,又使学生感受到数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算直觉。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对学过的“表内乘法”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4页练习二十五6-8题。 这里可以让学生观察表的对角线两边的数,渗透“大九九”“小九九”的关系,渗透数学史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1) 5 × 4 = 20乘数 乘号 乘数 积(2)背诵1—9的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 复习课的一大功能就是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但巩固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在布置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时,既要有针对性地对“乘法意义”做重点复习,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既开放又综合。教学时立足于解决贴近学生所熟知的现实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