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07: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课题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下面的图形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教师:说说它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学生:和角的初步认识有关。教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学生:厘米和米。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动手操作,梳理知识 1.复习米和厘米。(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比画,教师巡视指导并点名汇报。学生1:我两臂伸直的距离大约是1米。学生2:我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教师: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学生:一块地板砖大约长1米,一枚订书针大约长1厘米。(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教师: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1米;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厘米)学生:1米=100厘米。(板书)(3)量、画线段。教师:你能先估一估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课堂预设: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测,只要合理即可。学生1:第一条线段大约长4厘米;学生2:第二条线段大约长8厘米。教师: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预设:量线段时,学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有的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量出正确长度就行,重在让学生体会“用厘米量”的思想。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教师: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发现的角。学生1:黑板上有角,流动红旗上也有角……学生2: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2)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学习画直角。教师: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学生: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教师: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怎样画一个直角?学生1: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学生2:用三角尺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教师:你能说出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吗?(课件出示)学生:分别是钝角、锐角、直角。(3)动手操作。(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教师: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学生:图形里有4个角,左边的2个角是直角。教师:请你们在图形中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设计意图:复习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回顾梳理角的知识后辨别并数角,同时自主创造规定数目的直角。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能力)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对学过的“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课本第102页6题,104-105页练习二十五9、11题。 在复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注意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1.测量物体的长度:(1)物体的一端对齐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从整刻度开始量,两个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3.角的判断: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教后反思 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科书,又注重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