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列代数式列代数式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内容说明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整式的加减》中的第一节 “列代数式” 的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 《3.1列代数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由数到式,承前启后,是研究函数与方程的基础。本课是列代数式的第三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进一步了解代数式,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课标要求能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教学重点:
列代数式。(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的概念,对代数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需要克服小学阶段只关注计算结果的思维惯性,逐步向关注表达式过渡。 初一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喜好完全凭借兴趣,如果课堂上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进而感受和体验数学带给他的快乐和享受, 但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特别是复杂的文字叙述和情境中,对究竟如何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着困惑。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三)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式的意义,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结合所列出的代数式,初步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和技巧。
3.在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具体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用代数式表示相关的数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有一般性。从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完善和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手段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采用剪刀、卡纸、刻度尺、计算器等学具,让学生进行操作确认、探索实践,合作交流。(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与回顾
例1 设某数为x,用代数式表示:
(1)比某数的2倍大1的数;
(2)比某数大10%的数;
(3)某数与2的和的3倍;
(4)某数的倒数与5的差.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a、b两数的平方和减去它 们乘积的2倍;
(2)a、b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它们的差的平方;
(3)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乘积;
(4)奇数,偶数.活动二、思考与交流:
通过以上两个练习,你发现在列代数式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活动三、应用与提高 小明的爸爸想用长为5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一边靠墙(墙长8米)。小明很爱动脑筋,他在帮爸爸的同时想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果设长方形花圃垂直于墙的一边为x米,那么
(1)花圃的平行于墙的一边该怎样用 代数式表示呢?
(2)花圃的面积该怎样表示呢?
小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 爸爸夸奖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你愿意与小明比比智慧吗?活动四、小结与收获
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
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
我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 …
作业:
必做p 93—4、5题选做(探究升级)思考题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