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课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从情境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小棒,我们一起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吧!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摆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强调:正方形的边不能重合)教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课堂预设: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教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3主题图。(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课堂预设:跳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跳棋的4倍。教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预设:学生1: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学生2:象棋的价钱比跳棋贵多少元?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考虑,有建设性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课件出示其中一个问题。(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课堂预设:学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跳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跳棋的4倍,就要摆出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学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跳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跳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3)用线段图表示。教师: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跳棋的价钱(课件展示),那象棋的价钱怎么表示?课堂预设:学生1:画出的表示象棋价钱的线段长度与跳棋的一样长。学生2:画出一条比表示跳棋价钱的线段长的线段,但数量关系不明。学生3:与跳棋的价钱并排画或接着画。学生4:画出的线段能明确表示出象棋价钱是跳棋的4倍。不管上台板演的学生展示的是哪种画法,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都要及时指出,并把学生往标准画法上引导。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段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课堂预设: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跳棋的价钱(8元),再根据“象棋的价钱是跳棋的4倍”,画出连续的4条线段(每一段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来表示象棋的价钱。教师追问:为什么把跳棋的价钱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样看出哪条线段表示的是跳棋的价钱?怎样清晰地看出象棋的价钱是跳棋的4倍呢?问题怎样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呢?师生共同回复:在图的前端用文字说明;1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有序画出图形,并引导学生说出这样画的原因。(4)分析题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4=32(元)。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教师板书:8的4倍是多少?4个8是多少?8×4=32(元)(5)回顾反思教师: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呢?学生根据自己想法,说一说如何验证。教师出示课件:课堂小结:教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个数×倍数=几倍数。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材第52“做一做”。(1)组织学生画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2)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汇报。2.课件出示教材第53“做一做”。(1)组织学生画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板演)(2)全班汇报。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4页练习十一5题、6题、7题、8题。 其他有关倍数的游戏均可只要学生用图示表示出了倍的关系,教师就要给与鼓励时间允许也可以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尽量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倍数关系给学生强调、区分为什么求几倍的时候不带单位,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时候带单位
板书设计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8×4=32(元)一个数×倍数=几倍数。
教后反思 “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依据“有几份”和“几个几”扩展而来的,是通过两个事物的比较,让学生明确:谁和谁比,以谁为一份,谁有谁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谁就是谁的几倍。本节课学习先通过实物图比较,再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方法辅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学生会读线段图,但是画线段图却有困难,以至于在后期不愿意去使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学生理解线段图的用处后,后期的练习放手让学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