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0.1 量与计量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0.1 量与计量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09: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量与计量
课题 量与计量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8~110页总复习第一部分:度量。
教学目标 1.对本册教学内容中的“时、分、秒”“测量”“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2.通过“计量”“计数”“计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的过程。3.初步感受先确定计量(计数)单位,再数计量(计数)单位的个数的过程,感知计量(计数)单位与计量计数)单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计量(计数)需要先确定计量(计数)单位,计数的是计量(计数)单位的个数。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认识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会数数吗?除了“数”可以数,还有什么也可以数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质量、长度的多少也是通过“数”计量单位得到的。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时间单位。(1)“数”时间,感知计量时间需要先确定时间的计量单位。教师:让我们先来“数”时间,谁愿意来数一数?(出示钟面)课堂预设:预设1:利用钟面上的秒针可以1秒、1秒的数时间,秒针转过1小格就是1秒,转1图圈就是60秒即1分;利用分针可以1分、1分的数,分针转过1小格就是1分,转1圈就是60分即1时;利用时针可以1小时、1小时的数,时针转过1大格(5小格)就是1小时,转1圈就是12小时。预设2:我们学过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板书)可以这样数:1秒、2秒、3秒……1分、2分、3分…1时、2时、3时……教师:这些计数时间的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预设:1时=60分,1分=60秒。(板书)(2)应用时间单位解决问题。出示教科书第109页第1(2)题的情景图。教师:这位叔叔说的是什么意思?飞机是什么时间起飞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到哪里?学生汇报交流,并独立完成。课堂小结:教师:时间是可以数出来的,我们学习过的数时间的单位从大到小有时、分、秒。钟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2.质量单位。(1)“数”质量,感知计量质量需要先确定质量的计量单位。教师:“秤”是计量质量的工具。你知道这些秤的种类吗?(出示各种秤)课堂预设:预设1:有弹簧秤、盘秤,还有电子秤。预设2:它们能称出的最大质量和精度都不同。教师:你能“数”出它们表示的质量的吗?课堂预设:预设1:在看盘秤和弹簧秤的表盘的时候,要先弄清每一格表示多少,再数出有几格就可以了。例如,①号最大的称重量是3千克;整个盘面被分成了6大份,每一大份是500克;每一大份,又被分成了10小份,每一小格是50克。③号秤是体重秤,最大的称重量是150千克,每一小格是500克。如果指针在某一小格中间,不能准确判断是多少克。不过称体重的时候,我们知道大约是多少千克就可以了,没必要精确到克。预设2:④号秤是电子体重秤,表明体重是58.2千克=58千克+0.2千克。我不知道0.2千克是多少克。(教师:0.2千克是200克,今后我们会学到这个知识。)预设3:要根据物体的轻重选择合适的秤。例如,称体重时,就不能用①号秤,而要用③或④号秤。课堂小结:教师:大家刚才提到了哪些质量单位?课堂预设:我们学过的计量质量的单位有:克、千克、吨。(板书)可以这样数:1克、2克、3克……1千克、2千克、3千克……1吨、2吨、3吨……教师:这些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预设: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板书)教师:质量也是可以“数”出来的,我们学习过的计数质量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吨、千克、克。秤是计量质量的工具。3.长度单位。(1)“数”长度,感知计量长度需要先确定长度的计量单位。教师:“尺子”是计量长度的工具。你认识这些尺子吗?(出示各种“尺子”。)课堂预设:预设1:①号尺子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尺,最长是20厘米,1大格是1厘米,1大格又被分成10小格,1小格是1毫米。预设2:②号尺子是软皮尺,最长是150厘米,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预设3:③号尺子是卷尺,最长是5米,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教师:大家刚才提到了哪些长度单位?课堂预设:我们学过的计量长度的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板书)可以这样数:1毫米、2毫米、3花米……1厘米、2厘米、3厘米……1分米、2分米、3分米……1米、2米、3米……1千米、2千米、3千米……教师: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预设: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板书)课堂小结:教师:长度也是可以数出来的,我们学习过的计数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尺子是计数长度的工具。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2题。(1)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2)先询问学生考查到了哪些知识,再询问你是怎么思考的。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四第3题。(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的有效信息。(2)鼓励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经过的时间问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复习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量的相关知识。关于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或时间单位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为学生搜集相关题目,设置导学案。(如下图)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注意控制课堂秩序教师设置的课件,钟表最好是可以走字的,不要只是一张图片尊重学生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表达对这些不同的秤的理解。教师注意板书,这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便于分析问题,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测量工具的认知
板书设计 量与计量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质量、长度、时间都是可以“数”出来的。
教后反思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学生学起来兴致不高。本节课在设置的时候注意有针对性地复习,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把同类型的知识用例题串联,然后统一模式,把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学生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更是去体会知识深层次的联系与关联的地方。这也会给学生以后学习同类型内容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类比思考上有很大的进步。
◎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