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质点 参考系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相同
D.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2.在摄影中有一种拍摄手法为“追拍法”。如图所示是“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和运动员同步运动,在摄影师眼中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运动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摄影师 D.地面上的景物
3.奥运会上在评判下列比赛中运动员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A.马拉松比赛 B. 跳水比赛
C. 击剑比赛 D. 体操比赛
4.2021年10月16日我国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并与天和核心舱实施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最终实现在2022年前后完成载人空间站的全部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过程,可将它们视为质点
B.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考系,“神舟十三号”飞船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站是静止的
D.载人空间站建成后,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5.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11胜0负的傲人战绩成功卫冕本届世界杯。下列关于女排比赛中的研究对象,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女排比赛中选手扣球的动作时
B.确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
C.研究运动员比赛中发出的旋转球时
D.确定排球是否落在边界线内时
6.003号航母“福建舰”已经正式下水,服役后我国可在紧急时刻组成三支航母战斗群。如图所示是舰载机在“辽宁舰”上起飞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舰载机为参考系,“辽宁舰”是静止的
B.选舰载机为参考系,舰载机驾驶员是运动的
C.选“辽宁舰”为参考系,舰载机是运动的
D.选舰载机驾驶员为参考系,“辽宁舰”是静止的
7.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间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
B.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
C.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8.甲、乙、丙3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甲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甲>v乙,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甲C.甲、乙匀速下降,v甲v甲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选题
9.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旗杆”为参考系的
10.甲、乙、丙三人各自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三、填空题
11.在某些条件下,忽略物体的 ,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种简化体现了物理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
1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楚人认为他的剑相对于记号是 的,而事实上,剑相对于记号是 的;(以上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他最终没有捞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没弄懂运动和静止是 。
13.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 和 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14.小明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 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选填“东”“南”“西”或“北”)风,风速是 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参考系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运动的物体也可做参考系,选项A错误;
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B错误;
C.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
D.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大小可忽略,可视为质点,选项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由于在“追拍法”中运动员和摄影记者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背景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由于运动员和摄影记者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运动员作为参考系,记者是静止的,故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像机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运动员或摄影师自己。
故选C。
3.A
【详解】A.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运动员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A正确;
B.跳水时,评委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错误;
C.击剑时评委需要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C错误;
D.体操比赛时,评委主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进行评分,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过程,它们大小形状不可忽略,不可将它们视为质点,故A错误;
B.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考系,“神舟十三号”飞船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站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载人空间站建成后,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空间站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能够作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研究问题而言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关于女排比赛中的研究对象,确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可以视为质点。
故选B。
6.C
【详解】A.选舰载机为参考系,“辽宁舰”是运动的。故A错误;
B.选舰载机为参考系,舰载机驾驶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选“辽宁舰”为参考系,舰载机在“辽宁舰”上起飞过程,舰载机是运动的。故C正确;
D.选舰载机驾驶员为参考系,“辽宁舰”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A.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间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地球看成质点,故A正确;
B.很长的火车在研究问题中,如果长度可以忽略不计,则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体积大的物体在研究问题中,如果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
D.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运动员的动作细节不能忽略,裁判们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则可知甲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在匀速下降,且有v甲故选B。
9.CD
【详解】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研究对象是“飞流”,参考系不是“飞流”本身,故A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研究对象是“潮水”,参考系不是“潮水”本身,而是以观众自己为参考系,故B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研究对象是“轻舟”,参考系是“万重山”本身,故C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研究对象是“国旗”,由于旗杆和上升的国旗二者位置发生改变,则观察者可以以“旗杆”为参考系,故D正确。
故选CD。
10.ABC
【详解】A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故AB正确;
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故选ABC。
11. 形状和大小 理想模型
【详解】[1][2]在某些条件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物体影响很小,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种简化体现了物理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即理想模型法。
12. 静止 运动 相对的
【详解】[1][2][3]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楚人认为他的剑相对于记号是静止的,而事实上,剑相对于记号是运动的。他最终没有捞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没弄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3. 形状 大小
【详解】[1][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关,取决于所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则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14. 西 5
【详解】[1][2]以地面为参照物,人由西向东运动,以他自己为参照物雨滴竖直下落,雨滴与他保持相对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雨滴向东运动,所以风向东刮,即刮西风;风速与车速相同,即18km/h= 5m/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