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 四首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 四首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09: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4 古代诗歌四首
1.给加点的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xiāo sè
càn làn
枯藤
(4)牧民来到水草fēng mào( )的地方扎下毡包,竖起风力发电机,准备在这里放牧一段时间。
丰茂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古道/ 西风/ 瘦马
D.杨花落尽/ 子规啼,闻道龙标/ 过五溪
B
导析:B 正确的节奏划分应是:客路/ 青山/外,行舟/绿水/ 前。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东汉末政治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C
导析:C 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不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
4.直接默写。
(1)   ,洪波涌起。
(2)(2022哈尔滨)树木丛生,   。
(3)(2022绥化)   ,闻道龙标过五溪。
(4)(2022江汉、潜江、天门、仙桃)   ,行舟绿水前。
(5)(2022湘潭)   ,风正一帆悬。
(6)乡书何处达     。
(7)(2022抚顺)枯藤老树昏鸦,   。
秋风萧瑟
百草丰茂
杨花落尽子规啼
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归雁洛阳边
小桥流水人家
5.理解默写。
(1)(2022乐山)美景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向往之情。如曹操《观沧海》中“   ,   ”,描写草木充满勃勃生机。
(2)(2022昆明)曹操的《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
(3)(2022云南)观看宇航员们的“太空画展”,不由得使我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星辰景象的诗句:   ,   。
(4)(2022广东)诗人常在诗词中借明月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用“    ,
   ”表达对友人的挂念。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5)(2022昆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
(6)(2022衡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阅读《观沧海》一诗,完成6—7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下面的诗句描写了沧海的景象,有静有动,试简要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答案:这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诗人阔达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赏析诗歌语言
【常见题型】①试从炼字的角度,对诗中的某个句子进行赏析。②简要赏析诗中某个句子。③诗中某个句子写得好,请自选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做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首先根据句子特点确定赏析的角度,赏析角度一般包括修辞手法、用词、句式、写作手法、景物描写等;然后结合修辞手法或用词等分析其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情态;最后指出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答题模板】①遣词用语:这句话中“××”等词语,从……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②修辞手法: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③思想感情:诗句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意象 渲染了怎样的 气氛
答案: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9.诗人为什么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案:借此抒发对友人的担心、思念和关切之情。(意思对即可)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0.“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诗人借   的典故,表达
   的感情。
鸿雁传书
思念故乡
▲1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示例一)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潮平两岸阔”这一诗句写得恢宏阔大;“风正一帆悬”这一诗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示例二)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诗句对仗精准,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12—13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来,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A
导析:A  A项,结合“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可知本曲抒发的是羁旅游子的愁苦,“秋思”应是“秋天的思念”之意。
1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之苦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一)(2022江汉、潜江、天门、仙桃改编)古诗赏析。(4分)
秋霁①寄远
杜 牧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平芜:平旷原野。
▲14.本诗写“烟”着一“横”字,请简析这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横”写出了“烟”的范围之广,化抽象为具体,渲染了缥缈朦胧的氛围。
15.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2023山东济南高新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6—17题。
(6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笔下的西湖,荷花盛开,香气盈湖,烟雾茫茫,风景优美。
B.词的上片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实写了词人泛舟西湖时骤雨打篷的 情景。
C.本词最后运用比喻,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表现了雨珠的晶莹剔透。
D.本词构思巧妙,把梦境与现实对照来写,词人赏景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B
导析:B  泛舟西湖,骤雨打篷是梦中情景,不是实写。
▲17.赏析“却是池荷跳雨”中“跳”字的妙处。(3分)
答案:“跳”是“跳动,跳跃”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的情景,衬托了雨势之急,表现了词人对雨打荷叶之景的喜爱之情。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