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09:0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积累常见文言字词,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学习过程:
【检查预习】
1.走进作者(填空)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临川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给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fù) 柳絮(xù) 谢道韫(yùn) 撒盐(sǎ) 雪骤(zhòu) 无奕(yì) 差可拟(nǐ)
3.解释下列文言加点词语。
(1)俄而雪骤(急)
(2)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4) 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
4.把握古今异义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 指儿子和女儿。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古义:家里人;今义:跟“外”相对。
(3)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内容探究】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案: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答案: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
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答案:(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课堂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C.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
D. 俄而雪骤(急)
导析:C “儿女”应为“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 白雪纷纷/何所似 D.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导析:A 正确的划分应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3.阅读《咏雪》全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
答案:①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什么 ③相比④乘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大笑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还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②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3)从谢安“大笑乐”的神态来看,他更欣赏哪句话呢 这句话从修辞的角度来看又好在哪里
答案:更欣赏“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飘飞的柳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美丽,更具有春天的气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积累常见文言字词,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与方正。
学习过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尊君在不(fǒu)非人哉(zāi) 友人惭(cán)相委而去(wěi) 入门不顾(gù) 待君(dài)
2.解释加点词语
(1)太丘舍去(舍弃)
(2)去后乃至(才)
(3)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4)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3.解释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表疑问)
4.把握古今异义词
(1)期日中 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3)门外戏 古义:玩耍;今义:戏曲。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古义:讲信用; 今义:书信。
(5)友人惭,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内容探究】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答案: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答案: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他懂礼识义。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答案:(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课堂达标】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 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与群臣饮酒( )
(3)而天雨( )
(4)命驾将适野( )
答案:(1)约定(2)这(3)下雨(4)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2)(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
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附【译文】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就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