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10: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题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2.能用简便的竖式正确地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口算题。15×40= 202×6= 93×8=360×5= 70×80= 9×301=(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大家是怎么口算这些题的,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口算过程。课堂预设:学生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后面添上0。学生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我先将多位数进行分解,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教师:同学们,上面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如果将算式中因数的位数进一步增加,大家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2(1)。(1)课件出示例2(1)。(2)明确探究内容教师: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课堂预设:学生1:我用口算的方法,先口算出16×3=48,再在48的末尾添上两个0,结果是4800。学生2:我列竖式计算。 学生3:我也列竖式计算。教师:大家对比一下,三位同学谁的计算方法最简便?课堂预设:第一位同学的算法最简便。教师:为什么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课堂预设:如果添上一个0表示160×3或16×30的积。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所以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3)方法总结教师: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因数末尾有0,应该怎样计算?课堂预设: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教师适时板书)2.学习例2(2)。(1)课件出示例2(2)。(2)明确探究内容教师:这道算式因数的末尾和中间都有0,大家还会算吗?试一试。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堂预设:教师:106×30是在算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课堂预设:只有因数末尾的0没有参与运算,直接在积的后面添上去,因数中间的0要参与运算,不能添在积的后面。教师:因数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课堂预设:0与3相乘得0,这个过程不能省略,0也要参与运算。教师:积的百位上的1是怎么得来的?课堂预设:积的百位上的1,是由3×0得0,再加上进位上来的1得到的。(3)跟进练习教师:算式105×62又该怎么计算呢?课堂预设:(4)方法总结教师: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因数中间有0,应该怎样计算?课堂预设: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的数,要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的数,要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后,大家能说一说这样的算式该如何计算或有哪些要注意的吗?课堂预设:学生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学生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参与运算,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的数,要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的数,要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教师适时板书)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上台展示计算过程。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48页做一做第2题,练习八第3-5题。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将已经掌握的方法和经验迁移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中。重点关注如何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引导学生注意竖式简便计算的书写及积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重点关注因数中间的0时怎样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计算多位数乘法时,尤其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再笔算。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究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新课程标准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