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动物笑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动物笑谈》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09: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动物笑谈
学习目标: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国籍)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给加点字注音。
嗔怪(chēn) 哺乳(bǔ) 羞怯(qiè) 匍匐(fú) 温驯(xùn) 敛翅(liǎn) 俯冲(fǔ)
孵卵(fū) 怪诞 (dàn) 余晖(huī) 柠檬(ménɡ) 鹦鹉(yīng wǔ) 禁锢(gù)
滑翔(xiáng) 蹒跚(pán shān) 虐待(nuè) 咒骂(zhòu) 神采奕奕(yì)
3.把握词语。
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需索:索取,求取。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现实生活中的猖狂凶恶。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自主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答案: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妙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答案:第一部分(1):总写。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
第二部分(2-9):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二)深层探究
1.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答案: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
2.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答案:“我”专注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其实“我”的疯正好体现了“我”对动物研究的疯狂、执著与忘我的精神。
3.作者和小鸭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答案:示例:小鸭出壳后,我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这些小鸭子就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4.可可的“恶作剧”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⑴把父亲衣服上的扣子全咬掉了,并且分类排放。表现了可可的可爱与聪明,让人忍俊不禁。
⑵模仿母亲织毛衣的样子把毛线缠绕在柠檬树上。再次表现了可可的聪明。
喜爱与赞美。
可可的恶作剧也反映了它和作者一家的关系很亲密,可可给一家人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描写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三)品味语言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再读课文,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1.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赏析: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2.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赏析: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3.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赏析:“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与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读来忍俊不禁。
4.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赏析:“弯”“蹒跚”“抓”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他的可笑之状。
5.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赏析:“咬住”“飞”“打开”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叼着毛线飞的情景。
(四)探究主旨
1.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答案: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的精神,献身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答案:作者通过叙写自己与水鸭子、鹦鹉打成一片的相关趣事,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忘我的科学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3.你从作者身上发现了什么?你又受到了哪些启发?
答案: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的“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他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
由此看来,科学工作者不但要承受科学研究的艰苦劳动,还要能忍受人们的误解,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地方。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工作的艰辛,认识到打破世俗观念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一切需要热爱与爱心,洒脱与旷达的胸怀才能实现。
【课堂达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 )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式。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象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 )不舒服。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匍( )匐 颇( )不舒服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答案:(1)pú pō (2)式——势 象——像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羞怯 原故 迟疑 哺乳动物
B.嗔怪 麝香 秃鹰 怪涎不经
C.清晰 雏凫 蹒跚 暗自得意
D.禁固 滑翔 咒骂 恋恋不舍
导析:C A项“原”应为“缘”;B项“涎”应为“诞”;D项“固”应为“锢”。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B. 记者拍摄到正在林中嬉戏打闹的金丝猴,成年雄性金丝猴毛色金黄,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霸气十足。
C. 夕阳洒在她满头银发上,使她显得神采奕奕。
D. 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师生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导析:D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显然,该句使用“天伦之乐”一词,错用对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活动。
B.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C. 党史就是党带领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奋斗不断前进的历史。
D.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导析:C A项“促进”与“特色”不搭配;B项成分残缺,“动物行为”应添加“研究”;D项关联词搭配不当 应为:即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