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7 19: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辛亥革命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领导我们苏醒了 “辛亥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概念鉴定一、国难当头——辛亥革命的原因背景二、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的准备及爆发三、确立共和—— 中华民国成立及
《临时约法》颁布四、彪炳史册——辛亥革命的功绩意义一、国难当头——辛亥革命的原因背景【自主建构】1、帝国主义:义和团运动后,加紧控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2、清 政 府:内外交困,通过新政来挽救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4、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根本原因)。
二、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的准备及爆发1、革命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2)思想问题: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分别对应十六字纲领中的什么内容?三民主义的核心又是什么?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核心)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差异 孙中山的 “平均地权”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都是一种空想,都不可能实现。但孙中山的 “平均地权”,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主张进行社会革命,是资产阶级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张。
而《天朝田亩制度》则提出“有田同耕”“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分配”,它是农民对土地实施的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其本质仍是维持封建落后的土地制度,而没有任何创新。
2、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经过:1911年;熊秉坤、金兆龙
意义:震撼了清政府统治,清政府在全国统治土崩瓦解。(3)军事意义:打击;鼓舞败因:缺乏建立根据地
思想和统一指挥一系列
军事起义二、武昌首义 1、概况:_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_ 、________率先发难。
2、结果:成立_________, 推举_______为
都督;定国号 _______。
3、影响:19111010熊秉坤金兆龙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中华民国使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三、确立共和——
中华民国成立及《临时约法》颁布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2、《临时约法》颁布内容:平等、自由;内阁制和三权分立地位: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思考:《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些原则在反封建方面有什么具体意义?君权神授主权在民君主专制三权分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三、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1)原因
2)过程: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军事威胁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施压
革命阵营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各抒已见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为什么?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胜利失败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四、彪炳史册——辛亥革命的功绩意义1、性质: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3、思想: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共和国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2、多角度全面体会辛亥革命的意义与隐患第一组材料 论文节选 : 辛亥革命不僅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而且破天荒地在我國建立了新型的民主共和制度。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巨變。如果沒有这次里程碑式巨變,我國目前的現代化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第一组材料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临时政府发布的命令
南京临时政府在存在的三个月间,颁布了不少关于社会改革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等命令。 第二组材料 中国的资本主义企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经济近现代化。第三组材料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推动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四组材料辫子的命运“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 ——剪辫告示中山装取代长袍马褂民国时期的结婚照林徽茵宋庆龄女学生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民国3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自己“中华民国人也”。老农“神态困惑,似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第五组材料20世纪初中国之现状
意义: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历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近现代化历程;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生活习俗的近现代化。弊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在农村的影响十分有限,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需要一个过程。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先生
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
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共和制度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B 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 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 )
A.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

B.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革命党人策划周密完善
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政治文明历程的演变曾国藩【课堂小结】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
《时报》的《新陈代谢》我为《新陈代谢》写续【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