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 8页,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5 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
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域,分别是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林草恢复封育区、黄河滩涂湿地保护区、黄泛平原
农田生态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中心城城市生态区(图 1)。读图 1 完成 1-3 小题。
图 1
1.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的原因有( )
①区域成土年幼 ②石油开采污染 ③退养还滩工程 ④风暴潮侵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 1 页 共 8 页
2.在中心城外围规划构建环城绿带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城市绿地环境 B.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限制城市过度扩张 D.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3.对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意义有( )
A.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 B.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C.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D.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海岸线是海岸带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江
苏中部海岸 1979~2019 年海岸线变化特点,发现近 40 年来江苏中部海岸线变化具有明显的
时空不对称性。图 2为 1979~2019 年江苏中部海岸线范围变化图。读图 2 完成 4-5 题。
图 2
4.关于江苏中部海岸线变化速率的推断正确的是( )
A.1989-1999 年大丰港段推进速率较快
B.1999-2009 年射阳河口附近推进速率快
C.2009-2019 年方塘河口北推进速率最慢
B.洋口港段整体推进速率 40 年来逐渐变大
5.近 40 年的时间尺度内江苏中部海岸线推进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岸围填海 B.海平面上升
C.河流淤积强 D.海平面下降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草原有效利用率低。为防止大量牧草腐烂给环境带来不利影
响,该国牧民有秋季放火“烧荒”的习惯,有时大火还会向我国边境地区蔓延。与此同
时,我国边境地区草场资源有限,限制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此完成 6-7 题。
6.推测哈萨克斯坦牧民“烧荒”的主要动机是( )
A.减少草原病害虫害 B.促进来年新草生长
C.维持土壤养分均衡 D.减轻低温冻害威胁
7.秉持丝绸之路精神,我国可采取的“互利共赢”措施是( )
A.鼓励牧民越境放牧 B.设置防火隔离区域
C.开展共同巡边预警 D.按需进口新鲜牧草
第 2 页 共 8 页
我国甘蔗糖占食糖产量的 85%以上,由于受气象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甘蔗产量波动
频繁,严重威胁我国食糖安全。广西甘蔗 9~11 月进入糖分转化积累关键期,12 月以后集
中进入收获压榨期,至翌年 2 月底大部分完成收获。经对 2009~2021 年广西 32 个甘蔗主产
县气象站历年平均蔗糖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高糖榨季(榨季蔗糖分≥14.0%)和低糖榨季(榨
季蔗糖分≤13.5%)的年份及气象因素(表 1)。结合表 1完成 8-9 小题。
平均蔗糖分 平均气温日较差(℃) 平均无雨日数(天)
榨季
含量(%) 9~11月 12月~翌年 2月 9~11月 12月~翌年 2月
2009-2010年 14.30 8.5 6.5 66.9 62.1
2015-2016年 13.21 7.4 7.1 53.9 66.6
2018-2019年 13.28 7.8 6.5 57.2 65.0
2019-2020年 14.83 8.9 5.6 70.4 51.0
2020-2021年 14.45 7.1 7.7 57.3 63.7
表 1
8.2020-2021 年为高糖榨季的原因是( )
A.9 月~11 月的气温日较差小 B.收获压榨期无雨日数较多
C.12 月~翌年 2 月气温日较差小 D.糖分转化期无雨日数较多
9.推动我国糖料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 )
①加快选育新优良种 ②激活市场购买力 ③进行产区调整布局 ④大量进口加工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
技术。图 3 为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微污染水处理示意图。读图 3
完成 10-11 题。
图 3
10.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不受季节变化影响,减轻洪涝灾害
B.加快污水的处理速度,提供水资源
C.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碳汇,实现区域碳中和目标
11.在水生态综合修复中,合理的途径是 ( )
A.引进外来优势物种,扩大滩涂种植面积
B.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水域面积
C.栽种多层次的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
D.安装监测水量设备,进行河道整治清淤
暑期一地理研学小组到我国某地研学时,拍摄到一组碇步桥和廊桥的景观照片(图 4)。
碇步桥是用大小砾石或较整齐的条石在水中筑起石磴,连接后形成的堤梁式石桥。在沟谷纵
横、溪流交错之地,过溪涉水,多靠碇步桥。廊桥是路亭和桥梁的结合体,桥上建造缓坡屋
檐,起到风雨亭的作用。读图 4 完成 12-13 题。
第 3 页 共 8 页
碇步桥 廊桥
图 4
12.推测该研学小组研学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浙闽丘陵
C.阴山山脉 D.横断山区
13.关于廊桥设有缓坡屋檐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增加美观度,降低施工难度
B.坡度平缓,可减少风沙侵蚀
C.便于联系,加强与外界往来
D.可以为桥梁增重,稳固桥身
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随着传统能源价格的不断上
涨,美国核工业界一直寻求在阿拉斯加地区建造一种模块化的地下小型核电站。读图 5 完成
14-15 题。
图 5
14.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多架空建在地面之上,并在管道两侧设有“热桩”。推测“热桩”
的作用是( )
A.提高输油管温度
B.降低石油的温度
C.提高表土的温度
D.稳定冻土层温度
15.美国核工业界寻求在阿拉斯加地区建造地下小型核电站,主要目的是( )
A.扩展生存空间,增加国土面积
B.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C.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恐怖袭击
D.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建站成本
第 4 页 共 8 页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德国第一大港汉堡港位于易北河下游,港区延伸到宽阔的易北河口,航道水深十多米,
是欧洲重要的中转海港,也是中欧货运班列的终点站之一。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港口经济
陷入萎缩,老港区的土地闲置。1997 年起,汉堡启动全欧洲最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工程,在
港口新城,规划建设住宅、写字楼、餐饮和零售、休闲设施等,将产业区与生活区融合在一
起。经过改造,老港区活力四射。
大闸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喜掘穴而居。1912 年,德国官方首次报告称,易北河发
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自此,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在欧陆江河横行,成为德
国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
图 6
(1)试分析德国汉堡港成为欧洲重要中转海港的原因。(6 分)
(2)简述港口新城建设中将生活区与产业区融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4 分)
(3)说明大闸蟹大量繁殖可能对德国生态造成的威胁。(4 分)
第 5 页 共 8 页
17.(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钙华的形成是由于水中的CO2的消耗或水的蒸发,导致碳酸钙过饱和并发生沉积的结果。
白水台景区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东南约 100km 处的三坝乡白地村,景区的地势高差较大,
泉水流过栎林灌木后形成色彩斑斓的藻滩、泉华瀑和梯田状的泉华彩池,是我国迄今发现的
规模最大的冷泉型淡水碳酸盐泉华台地,吸引了愈来愈多的游客和研究者。图 7 为白水台位
置图及地质剖面图。
图 7
(1)推测白水台钙华梯田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过度的旅游开发对钙华池景观的影响。(6分)
第 6 页 共 8 页
18.(15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镍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动力电池、电镀等行业,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印度尼西亚镍
矿储量占世界镍总储量的 52%,以红土镍矿为主,多储存于地表,可露天开采,但红土镍矿
含镍量较低,共、伴生矿多,对冶炼工艺和处理技术要求高,其开发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我国镍矿企业在生产冶炼技术、工艺装备、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
势。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镍资源消费国,但 90%以上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供应安全问
题较为突出。图 8 示意印度尼西亚镍资源分布,图 9示意镍的冶炼工艺流程。
图 8
图 9
(1)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镍精矿企业和镍板、镍豆企业区位选择的差异。(4 分)
(2)简述我国镍矿企业的技术优势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6分)
(3)说出我国保障镍矿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5分)
第 7 页 共 8 页
19.(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西部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图 10),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区内现有盐碱化湿地 100 万 hm ,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 1.4%的速度扩展,生态环
境日趋恶化。盐碱化湿地由盐碱化湖泡和盐碱化沼泽组成。为了治理盐碱化湿地,科技人员
研发了“稻-苇-鱼”系统(图 11)。该系统中,稻田排水是苇田水源,水中的浮游生物为
鱼类提供了饵料,湖泡底泥还田,提高了稻田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稻田的恒定水
层具有抑制盐分集聚,淋盐洗盐的作用。盐碱化较重的沼泽区,种植芦苇,吸收盐分。
图 10 图 11
(1)“种稻改碱”是开发治理盐碱化湿地的有效途径之一,你认为在该地区大规模“种
稻改碱”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6 分)
(2)论述该地盐碱地治理与环境改善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8分)
(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第 8 页 共 8 页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A A D B B C
11 12 13 14 15
C B D D B
二、非选择题
16.(1)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河流径流量丰富且全年稳定,河流不结冰,
保证全年通航;位于易北河下游,港阔水深,河海联运,利于航行和停泊;中欧货运班列的
终点,海陆联运的交通枢纽;欧洲西部中心,经济发达,航运需求大。(每一个要点 2分,
任意答出三个要点得 6 分)
(2)港口新城产业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环境污染小,对生活区的干扰小(2 分);融合
布局有利就业,利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便于居民上下班及休闲消费(2分)。
(3)大闸蟹体型大,食性杂,会导致德国本土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物种灭绝(2分);
大闸蟹喜掘穴而居,会破坏河堤、水坝等基础设施(2分)。
17.(1)区域内裂隙发育,大气降水和积雪融水沿裂隙下渗接受深源 CO2,并溶解其周
围的石灰岩(2 分),后在断层处以泉水的形式出露地表,泉水流经藻滩时藻类的光合作用
消耗水中 CO2,加上水分的蒸发从而产生碳酸钙沉积(2 分),在地形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如
梯田一般的钙华池(2分)。
(2)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使泥沙进入钙华体,破坏泉华彩池景观(2分);森
林蓄水能力降低,泉水流量减少造成钙华景观的退化(2 分);大量游客进入钙化池,人为
踩踏破坏钙华景观(2分)。
18.(1)镍矿石品位低,原料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镍精矿企业布局接近原料供应地
(2 分);电解镍精矿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生产镍板、镍豆,镍板、镍豆企业布局接近能源供
应地(2分)。
(2)我国镍矿企业开采技术先进,减少对热带雨林大面积的破坏(2 分);选冶分离技
术成熟,利于提高镍矿资源利用率,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分);生产过程中废气、废
水、废渣排放量大大减少,实现产业绿色生产与发展(2 分)。
(3)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潜在的合作渠道,使进口渠道多元化(1 分);加大海
外投资镍资源矿业项目的力度(1分);加大国内勘查力度,降低对外依存度(1分);不断
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镍资源利用率(1 分);建立健全相应的资源储备制度,应对各
种不确定性风险(1 分)。
19.(1)可行: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土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缓解土地盐碱化,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或答不可行:盐碱地种植水稻,产量不高,品质较差;脱碱洗盐耗水量大,田间管理成
本高;水田废水排放可能对河湖水体造成污染;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每一个要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2)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2分);通过改良土壤,增加土
地面积,保障国家耕地资源安全(2 分);改善粮食种植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
安全(2分);构建绿色价值链,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