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一单元 3《桂花雨》(第8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一单元 3《桂花雨》(第8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15: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时
课题:桂花雨
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母亲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情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1.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和借助资料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2. 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热爱、思念家乡的感情。
重、难点:重点:能体会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美好的回忆。难点:能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图片导入,感知课文
一、图片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记忆里有哪些对童年美好的事情,请与大家分享?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课件出示桂花图片,学生观察桂花图片。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作者描写桂花、摇桂花和直接抒发母亲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句段,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批注。1.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相机引导。(1)描写桂花的句段。生: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生: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生: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2)描写摇桂花的句段。生: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生: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3)直接抒发母亲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句段。生: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生: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3.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师生共同评价,指导学生读好以上标示的句段。 1、学生自由回答问题。读课题《桂花雨》2.交流语句 3.小组派代表发言4.朗读进一步体会其中感情。
活动意图:在朗读中批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环节二:深入其中,体会感情
一、细读课文,深入品味(一)交流讨论,感受桂花的香1.学生朗读课文中描写桂花的句段,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2.小组长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生: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作者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重要的地位。出示桂花树开花与不开花时的图片师: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请学生代表简要分析。生:作者从开花时和不开花时的两种状态来说明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表达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师“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从哪里还能看出来?生: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师:正是“桂子花开香飘十里”让作者对桂花喜爱有加,作者喜欢桂花还有其他的原因吗?生: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美好的回忆。(二)品味文章语句,体会“摇花乐”1.谈话过渡:在童年的记忆里,让作者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不是)你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摇花乐”“桂花雨”)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2.学生品读课文描写“摇花乐”“桂花雨”的句段,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读后的感受,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3.小组长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1)出示摇桂花的图片师: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①师:这就是作者摇桂花的乐趣,这就是奇妙的桂花雨。同学们,你们想读读这些句子吗?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生:用“抱”“摇”动词写出作者小时候,帮助家人摇桂花时内心的快乐之情。生:“真像下雨”是说桂花飘落下来的样子就像下雨,给人一种美的感受。生:“好香的雨啊!”是说桂花带着浓郁的香味,这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对桂花的赞美,流露出了作者此时开心、快乐的心情。师范读这段话,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其中的美丽和作者的感情。(三)品读语言,体悟母亲思乡的情怀师:作者喜欢桂花,仅仅是因为桂花的香、摇桂花的快乐和桂花雨的美丽吗?你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生:是因为母亲与家乡的桂花之间发生过很多感人的小故事,在这些小故事中隐藏着母亲与家乡的一片深情。……学生朗读,读出母亲对家乡桂花浓厚的感情。1.谈话过渡:母亲的语言和对桂花的感情深深地影响了作者,感染了作者,于是作者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生: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互相交流: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她又一次想起。生:可以感受出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思念之情2.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对于自己故乡和童年生活还是无比怀念,让我们自由朗读课后“阅读链接”体会作者感情。(1)拓展资料,理解思乡情。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垅”的地方,种满了桂花,香气浓郁。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2)联系“阅读链接”和拓展资料,说说你对句子的体会。生: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杭州的桂花多,而且香飘十里,但母亲喜欢的不是花香的浓淡,而是对于家乡的感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着的却是故乡和亲人。小结:桂花是美丽的,寄托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妙。 小组交流,要求要具体。交流时,要积极发言。汇报的时候,只做补充,不讲重复的。品析句子时,可以适当借助工具书。读书的时候,要边读边思考。师范读时,学生要集中精神去感受。6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活动意图:从读到感,以读促悟,到最后作业的写,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大循环。
作业:1.试着画一幅桂花的图片。 2.写写自己童年中或高兴或难过的事吧!也可以写一件让你感受颇深的事物。
板书 桂花——香桂花雨 摇花乐——童年的欢乐 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爱桂花——母亲和我
课时评价量表
表现性任务 优秀 良好 合格
1.朗读课文,画出作者描写与桂花有关的重点句段,在旁边写下批注。
2.深入阅读,交流讨论,感受桂花的香。
3.品味文章语句,体会“摇花乐”。
4.品读语言,联系“阅读链接”和拓展资料,体悟母亲思乡的情怀。
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