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一单元 2《落花生》(第6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一单元 2《落花生》(第6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15: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时
课题:落花生
内容分析:本文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学习目标: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的方法。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重、难点:重点:能从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难点:能仿照课文写花生的写法,运用借物喻人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生的特点(好处),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生:花生的特点: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师:平时工作繁忙的父亲来过收获节,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读懂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特殊的感情。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2.请同学说
活动意图:回顾旧知的方法来导入本课,巩固知识点作用,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环节二:感知花生特点,领悟其中道理
(一)探究一:学习第10段,对比发现花生的可贵之处。1.通过对比,发现花生与其他水果的不同。师:请同学们朗读第10自然段,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单表格,并思考:父亲说花生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和苹果?比较对象桃子、石榴、苹果花生生长位置外表给人的印象(小组内合作完成,选代表发言。)2.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师:通过阅读,花生的可贵之处究竟是什么了呢?请同学读读这段话,注意揣摩花生的不同的地方。生:默默无闻 生:朴实无华 生:不计较名利师: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一样都有用,但是花生,是把自己埋在地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这就是花生最可贵的地方。(二)探究二:学习第11~15自然段,理解做人的道理。1.从父亲说话中理解的人的道理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师:原来花生有这么可贵的品质啊!那么,父亲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品质呢?生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生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相机点拨: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什么是“体面”,并说一说生活中比较体面有哪些人。预设:有身份,有面子的人;衣着光鲜,样子好看的人……相机点拨:理解什么是“好处”,并说一说生活中对别人有“好处”是哪些人。预设:消防员、建筑工人、边疆战士……(容易忽视,被人关注较少,但一直默默地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的那类人)2.小组讨论,深入理解道理。师:现在有个小问题,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思考一下。父亲为什么希望“我们”做花生那样的人?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内组长组织进行讨论,积极自由发表看法说明原因。老师巡回观察,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交流分享:生1:桃子、石榴和苹果代表着外表光鲜的人或事物,我们在生活中更容易被外表光鲜的人或事物所吸引。而那些像花生的人也做了很多贡献却经常被我们忽视,他们默默奉献、毫无怨言,这样的人更令人敬佩。生2:父亲这样说,其实是因为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关注外表条件,而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师:父亲把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放在一起比较,是要突出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较名利的精神品质。补充链接资料。父亲之所以如此教育孩子,是和父亲自身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的。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位爱国诗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苦抗争。战争失败之后,他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当亡国奴。正是因为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许地山以“落花生”为笔名,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整日奔波,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四十八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那样可贵品质的人。 1、学生小组完成表格,推荐代表发言。比较对象桃子、石榴、苹果花生生长位置高高地挂在枝上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外表鲜红嫩绿不好看给人的印象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很有用多读课文,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通过写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对比,体会花生最可贵的地方。 4、拓展阅读资料,理解父亲的话。
设计意图:领悟父亲借花生说明的人生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精读重点语段,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才能深刻理解“落花生”的品格之珍贵。
环节三:领悟文章写法,读写结合
一、朗读对话,了解写法。这篇文章写的是花生,其实也是在说做人的道理啊!花生的品格就是许地山的品格,像这样借助某个事物的特点来写人的品格的方法叫借物喻人。师:讨论作者借落花生讲出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生动、形象、易懂……2.迁移写法:选择花生其中一个品质,仿照《落花生》的写法写一写。例:竹子:谦虚、坚韧不拔……梅花:百折不挠、坚贞不屈……蜜蜂:勤劳、奉献……路灯:照明,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1)先说说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试着运用对比的手法,抓住它们的特点写具体。我喜欢_________,它的好处很多,比如_________。它虽然没有_________,但可贵的是 ____。生:竹子——外形特点:翠绿,笔直而有节,中空。能让我们想到那些充满活力、正直、品格高尚、虚心向上的人,例如教师、警察、建设者等。(2)学生练笔,教师适时指导。3.学生展示、交流、评价作品,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在屏幕上。小结:这篇课文借物喻人,让我们了解到了花生的特点和品质。花生最可贵的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虽然平凡但对社会有贡献。作者许地山就是这样的人,许地山的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希望我们也是这样的人! 1.多读课文对话迁移写法,选择其中的一种事物。小练笔时注意写字姿势。4、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每位同学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通过现了学以致用,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扩展了这堂课的空间。
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2.制作花生的信息记录卡。
板书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 略 一个有用的人吃花生 议花生 详
课时评价量表
表现性任务 优秀 良好 合格
1.复习回顾,课文内容。
2.深入阅读,通过花生与其他水果的不同,感知花生特点。
3.朗读对话,体会做人的道理。
4.学以致用,运用小练笔描写某个事物的特点。
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填写)
小组讨论交流注意事项:
1.声音洪亮
2.语言通顺:父亲希望“我们”做花生那样的人的原因是 。
3.仪态大方,态度自然
4.手势动作无干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