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
摘要:《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学生认识钟表的起始课,这节课主要认识钟面和整时,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一、设计思想
(一)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不是在一片空白或完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的,他的已有知识经验、信念、个性、情感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学习不仅是个体的活动,而且也是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地,是一种与他人互助合作的社会活动.所以,建构主义不仅强调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真实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多元性.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也昭示了教育的生活意义.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故事出发,让学生感知钟表的重要性.此外,结合教材第84、85页中“小红起床”和“小明的一天”,来认识整时。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这是低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的认识钟表,包括认识钟面(数、分针、时针、刻度、大格)以及认识整时,为以后学习认识半时做准备。本节课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的情景题材,教材在这一情景中根据小朋友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安排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会认读整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的习惯。
学情分析: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在入学之前,已经积累了看钟表上的时间的经验,但是很多孩子都没有仔细观察过钟面,有部分孩子认识整时,但是对于辨认整时的方法还是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时就不能把认识钟表、整时作为全新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本科的教学应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具加强观察、比较及操作活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四、重点难点
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动手操作法、探究学习法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师:在图图过生日的时候,图图的妈妈送给图图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能告诉图图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吃饭。你们猜猜这份礼物是什么?
生:钟表
师:你们真的太聪明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板书)。
(二)新授
1.认识表盘。
师:老师这有一个钟面,请你观察,上面都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有多少个数字?(12个数字)哪12个数?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除了数字,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中心点等。
生:刻度
师:哦,那是刻度。师指着两个刻度。两个刻度之间是一个大格,那到底有几个大格呢?请拿出你的小狗钟表,自己不发出声音的数一数。
师:谁想到前面来数一数。
师:你数的真准确!大家看清楚他是怎么数的了吗?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那么钟面上还有什么呢?
生:时针和分针。(如有学生说到秒针,先表扬,然后说这节课我们只研究时针和分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秒针。)
师:指着细长的说这是分针,指着胖短的说这是时针,那谁能说一说分针的特点,时针的特点?(师板书特点,帮助孩子记忆。)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分针是什么样子的,时针是什么样子的,你想到了吗?
师让孩子着重读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师指着7点表:这是几时?
生:7点、7点钟、7点整.......
师:在数学中,我们叫它7时。师板书,生跟师一起描空时间的时字。
一起来读读。(生跟读)我们一起观察,你是怎么看出是7时的?
生:因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强调直直的指向12)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认识整时。
我们学习了很多数字,像1 2 3 4 5 6 7这样的数叫做整数。今天我们学习1时、2时……7时、8时这样的正时。
师:你7时时在做什么?
(提示:在这一环节,生可能会出现早上7时和晚上7时的冲突,如果出现教师要及时把这一知识点点给学生,如果没有出现,此问题留待练习处解决。)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7时时在做什么?(ppt出主题图,小红起床了)如果小红说,我想再睡一会儿,你觉得好吗?不好,这样上学就迟到了,要养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
师:请你仔细观察,在小红的卧室里除了有钟表,你还能在哪看到7时?
生指出来:商场、广场、学校......。
师:这叫做电子表。中间两点叫做冒号,冒号右边是两个0,左边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比如:师出示电子表的图片。
其实啊,记录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刚刚学习的文字表示法,先写7,再写时;另一种是电子表示法,先写7,接着在7右边写冒号,然后写两个“0”。它们都读作7时。
师:生活中的表是像现在这样静止不动的吗?那它是怎么动的?谁能上来演示一下。这样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
师:按照刚刚的方向,7时再过一小时是几时?谁能举手说一说?
让学生单独说说是几时,此时师出8时表,师问此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谁能记录这个时刻呢?生汇报其两种表示,师板书。
3.规律生成。
师:请你拿出你的小狗钟表,平放在桌面上,我说你拨。师用活动表拨整时示范,让学生尝试,并一一说明: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是5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1,是11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时;
师放下表,让孩子们说,
9时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4时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也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带读规律。生跟读。
师:你们学的可真快!
4.巩固认读钟表。
师(出示小明一天做的事情的几幅图):这是小明的一天,他什么时候在做什么?谁想说一说,他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师:谁能说说他9时在做什么?
师:9时时,如果小明说他还想玩一会儿,他做的对吗?不对,因为晚睡第二天就没有精神,所以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为什么同样是9时,他做的事情却不一样呢?
(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师(分别出示6时和12时的钟表),让孩子认读。
快到几时了和几时过一点儿
出示7时、快到7时和7时过一点儿的三个钟面,产生对比,说出。(练习85页的第6题的,照样子说一说。)
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欣赏《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嗒嗒嗒向前走,不回头,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要求:如你在几时起床,就应在对应的钟面上画出起床时刻的分针和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