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压强。(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__________。(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
2、液体由于受到________而对容器底及浸在液体内部的物体产生压强,由于液体还具有________性,所以对侧壁也产生压强。
3、图14-2-1所示的各图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是( )
4、图中A是小华家的厨房,B是卫生间,A、B两地之间有墙,相互看不到,但是小华家在装修时必须搞清楚;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哪个高?高度相差多少?为此,小华设计了一个测量方法,他利用一根透明的塑料管,在里面灌满一些水,水管两端各固定在一个木块钉成的支架上,如图14-2-15,请你根据这张示意图,说一说小华测量的方法,并同时说明这种方法所应用的物理原理。
5、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这为开发利用水能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修建水库是开发利用水能的基础建设。
(1)水库大坝总是建成下宽上窄的梯形,其横截面积如图14-2-16所示,试说明建成这种形状的物理道理。
(2)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历经近十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2003年6月1日下闸蓄水,6月16日水位将达到海拔135米,此时坝前水位将抬高55米,求:此次蓄水,水对坝底所增加的压强。(g取10 N/kg)
(3)一艘轮船的船底在过三峡船闸时不小心被撞了一个洞,洞口的面积为10 cm2,用来堵洞的堵塞物受到的水压力为25 N,求洞口在水下的深度。(g取10 N/kg)
1、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下面的说法哪一种是对的( )
A.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B.物体在液体内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C.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D.在液体内部,液体向下的压强总比向上的压强大
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________pb________pc(填“<”“=”或“>”);(2)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__________ρc__________ρb;(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______pB___________pC。
3、如图盛有某液体,pA、 pB、pC分别表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 )
A.pA=pB=pC B.pA=pC>pB
C.pA>pC>pB D.pA=pB
4、如图所示,将一盛有水的试管倾斜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液体不流出)(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一个装满煤的油桶高2 m,在距底0.5 m处有一点M,则M点的压强为(已知ρ油=0.8×10 3 kg/m3,g取10 N/kg)( )
A.1.6×104 Pa B.1.2×104 Pa
C.0.8×104 Pa D.0.4×104 Pa
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3、潜水员潜入水中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这与潜水员能承受的压强大小有关。若某位潜水员能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为4.0×105 Pa,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m),则该潜水员在水中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 )
A.4 m B.40 m
C.400 m D.60 m
4、1648年的一天,一群好奇的观众围着一个年轻人,看他做着有趣的实验,他把一个木桶装满水用盖子封住,在桶盖上面是一根细长的管子并把它插入桶中,然后让人站在高处往细管中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木桶就压裂了,水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对此感到震惊。这个年轻人就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中,一桶水不足以使桶破裂,而加上几杯水,桶就会压破。为什么?
(2)液体对容器产生的压力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吗?
1、在盛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2、有4种不同年代的潜水装置,它们潜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图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3、如图所示,半球形容器中都装满水,在水对容器壁的压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4、.比较A、B、C三点的压强pA__________pB__________pC__________。如图所示,三容器中是同一种液体。
课件3张PPT。液体压强的特点:当倒入水时,橡皮膜向下凸出。没有水时,橡皮膜平坦。液体有向下(容器底 )的压强。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结论:液体有向下的压强吗?倒入水时,水从侧壁的小孔喷出。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结论: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侧壁有压强吗?液体有向上的压强。从刚才的几个小实验中可以看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喷泉的水柱能向上喷出。液体有向上的压强吗?结论:课件2张PPT。1、某水坝高30 m,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
23 m,求距离坝底7 m 处A点水的压强是
___________Pa。分析: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23m,A点距坝底7m,则A点距水面16米,故1.6×2、如图5-2-14所示,是两个容积相等,高度相同,底面积不相等的容器(SA>S B),装满同种液体,对于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D《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用“理想液柱法” 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学生了解它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会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
(2) 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
(3) 通过对帕斯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教学难点:
(1) 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3) 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
(4)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仪器材料:
微小压强计、适量的水、盐水、在两侧有开口直玻璃管、橡皮膜、盛水的方形玻璃鱼缸、电脑。
板书设计:
§8-2 液体压强的计算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推导:
在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要计算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可在液体中取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一个圆柱体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液体静止时,这个液柱液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柱底面积所受的竖直向上的压力一定为此液柱所受的重力
即:G=F
因此有:ρS h g = pS,所以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
p = ρgh
2.公式:p = ρgh
例题1:计算水面下50 cm处水的压强?
例题2: 如图1容器中盛有某液体,pA,pB, pC分别表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
A. pA=pB=pC; B. pA=pC>pB;
C. pA>pC>pB; D. pA=pB教学过程: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放在同学桌面的铅笔盒受重力作用,对制成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那么装在杯里的水对杯底会不会有压强?
做教材图8-6左图的演示实验证实学生想法.然后将少量水到在玻璃板上并提问:“水不同于固体的是它还具有流动性,那么水对阻碍它流动的杯壁有没有压强?” 做教材图8-6右图的演示实验,证明“有”。
讲授:液体中有不同的位置,这些点到液面的距离称作:“深度”。
提问:“随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怎样变化呢?”做教材图8-28的演示实验,提问:“橡皮膜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左右两图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观察现象得到初步结论。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探究实验的步骤、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给每组学生一个微小压强计,让学生自学教材的微小压强计介绍,并让每个小组动手探索,向学生提出问题:“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液体中那一部分受到的压强?微小压强计时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安排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按以下思路设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步骤,①.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的关系;②.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变化的关系.③.不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压强大小的关系。
安排学生设计表格,进行指导给出正确的表格形式。强调及时记录数据。
2.完成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时,按上述思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到结论。
在得出规律后,用它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例如: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上经常会看到人潜入海中去观看美丽的海底世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海水下面各种新奇的景色的同时,也看到在不同深度的潜水员穿着不同有潜水服。这是因为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深水中工作必须有特殊的保护装备,以防压坏身体。
介绍帕斯卡实验,要求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提问:“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该怎样计算呢?” 引出液体压强的计算。
三、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补充演示实验:在上端开口、下端贴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定深度红色的水,橡皮膜将向外凸出,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方形玻璃鱼缸中,直到管内外水面向平,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引导学生用公式来解释上面探究实验总结出来的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结合公式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补充演示实验:用微小压强计测粗细不同但装水深度相同的两个容器底部压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
教学反馈:
研究科学探究活动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成为物理课程的改革关键,本节课安排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另外,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补充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能够使学生的思路由形象过渡到抽象,使学生先有一个实际感受,再进行抽象,搭一个台阶,能够有效地降低知识难度。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验探究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教学重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辅助手段:
多媒体、压强计、自制“可乐瓶”、自制“各个侧面都铺有橡皮膜的立方体”、水、 盐水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游泳池里只要穿上游泳衣就可以尽情嬉戏,到较深海里探险一般要穿上潜水服,而到更深海里去的话则一定要穿上特制的潜水服才行,这是为什么呢?学了今天的课我们就知道原因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液体的压强,对液体的压强你想知道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力,我们把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液体受不受重力?那么液体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是否有压力有压强?
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体验液体对容器底部力的作用。
(学生实验)
现象:倒水前自制“可乐瓶”瓶底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下凸出。
结论: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液本由于具有流动性,将水倒入杯中时,会不会对阻碍其流动的侧壁有力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体验液体对容器侧壁力的作用。
实验演示:
侧壁开口的塑料圆筒扎上橡皮膜,并向该容器内倒水。
现象: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学生实验)
将自制“可乐瓶”侧过来观察现象。
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结论:液体由于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
实验1.将一端包有橡皮膜的瓶子放入水,会向里凹。
结论:液体内部有压强。
有橡皮膜的瓶子放入水中,会向上凹,说明液体有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其它方向有没有压强?
【演示】
展示“立方体”,并介绍立方体,并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放入水前各侧面橡皮膜是平的,放入水中后立方体任一表面,都向里凹。
结论:液体内部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师:生活还有哪些现象说明液体是有压强的?
生:思考、作答
感受液体内部压强活动
液体内部有压强己是不容质疑的事实了,那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规律?
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介绍压强计,
(1)作用: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2)构造:一侧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即探头、橡皮管、U形玻璃管(内装着色液体)、刻度板、底座。
(3)测量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用手轻按橡皮膜,观察高度变化)。
(4)注意: 压强计可以转动,可以比较水内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
压强计的夹子可固定压强计的位置不变。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器材:
(2)实验方案:
(3)实验步骤: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小结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相等。
3、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展示问题:
1.潜入海底不同深度为何要穿不同的潜水服?
2.水库大坝的形状上窄下宽。为什么?
演示实验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一.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受重力和流动性;
二.液体特点:
1、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液体由于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在同一深度,压强大小与方向无关;
6、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教学重点:
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我们有不少同学会游泳,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觉?(感觉像有东西压在胸口上。)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吗?我们知道,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持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要受重力作用,而且还有流动性,是否对支持它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新课教学
观察实验
A.观察注入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请学生回答。
B.将水逐渐注入玻璃管中,请同学注意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向玻璃管内注入水后,橡皮膜向下凸起,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越来越大,说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观察实验
侧壁的容器,在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向容器中注入水,观察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请同学回答看到的现象及说明的问题。
水对侧壁也有压强,水越深压强越大。
结论: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一)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测:
1、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水的深度有关;
2、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
3、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水的数量有关;
4、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密度有关;
(二)检验论证
1、介绍压强计
由老师介绍压强计,介绍过程中用手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让学生观察U型管外边液面出现高度差,用力越大,高度差越大,因此,U型管外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的大小。
2、实验步骤
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学生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生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既然液体也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它一定符合压强的定义及定义式,它的单位也是Pa。因此我们可以用p=F/S 来计算液体压强,当知道液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时,就可求出液体的压强值了。
对于液体压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是p=ρgh,p是压强,单位是Pa,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是液体中我们要研究的那一点离液面的竖直距离。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的压强,认识了液体压强的规律,在对液体压强规律的认识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同一液体,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找来一个大木桶,装满水,盖上盖,封闭好。他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水桶压破了,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一下,为什么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胀破了?
《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能利用液体的压强特点来解释简单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本节从液体的流动性和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和特点,又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定性计算。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压强,他有什么物理意义?
(2)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压强主要是固体的压强,那液体有无压强呢?
3、推进新课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
仪器介绍:塑料瓶。
现象描述: 液体从容器的侧面流出,越往下液体喷的越远。
现象分析:有水珠从侧面喷出。
教师:液体喷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引导得出结论: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其流动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教师:我请一些同学来举例生活中可以说明液体有压强的例子。
学生:塑料袋中装水 ,瘪了的矿泉水瓶中装水会鼓起。
学生:压入水底的木块会浮起来。
(2)液体压强的特征
教师: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底端的液体喷的比较远,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
仪器介绍:橡皮膜,橡皮管,水桶,微小气压计
实验原理:液体有压强会使橡皮膜发生形变,从而使橡皮管中的气体流动,导致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压强越大,液面差越大。
观察现象:
1、在同一高度,将探头分别转向四个方向,橡皮膜发生形变但形变程度一样。
2、将探头再深入水中橡皮膜形变越大。
3、将水换成盐水后在同一深度橡皮膜形变较大。
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2、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越大。
3、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深度的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
教师:我们说液体的压强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那对于某一密度已知深度已知的液体中压强多大呢?
学生:能不能使用上节课学过的压强公式呢?
教师: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压强公式是压强的定义式,所有的压强都可用它来计算,液体压强也可以。不过我们计算液体压强时经常使用它推到出来的一个公式:P=ρgh。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我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由于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算出由于重力产生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课件37张PPT。第八章第二节液体内部的压强新课引入:帕斯卡实验 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找来一个大木桶,装满水,盖上盖,封闭好.他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水桶压破了
温故知新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如何定义?10帕表示什么含义?
演示实验倒水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思考讨论(1)橡皮膜为什么会向外凸出?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怎样产生 的?液体为什么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如果你是一粒大米……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分子组成的,液体我们可看成由许多能流动的固体小颗粒组成,比如像一袋大米,那么假如你是这袋大米中的一粒大米,说说你的感受。
大胆猜想液体内部 可以向各个方向施加压强;
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液面高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质量(重力)及容器底面积有关。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压强计的U型管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越大。
探究实验1研究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
实验步骤: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下一定深度,改 变橡皮膜的朝向,分别记录橡皮朝上、下和侧面时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改变金属盒在水下的深度再做两次。 实验表格:
探究实验2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把金属盒分别放入三种液体(盐水、水和酒精)中,记录U形管高度差,改变深度在做两次。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由探究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由探究实验2可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 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
h1
如何理解深度h1和h2哪个是图中红点处液体的深度?h1
演示实验保持装置内水的多少不变,增大水面高度,观察橡皮膜的变化情况。 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大小,与液体质量(重力)、容器底面积、容器形状等无关反馈练习1、如图所示的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比较p1、p2的大小,则 ( )
A.p1>p2 B.p1<p2
C.p1=p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3.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P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a < Pc B.Pa = Pd C.Pb > Pc D.Pb = Pd4.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
( )
A.PA=PB B.PA>PB C.PA(2)?????? 拦河坝为什么总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 有一种“深水炸弹”只有下沉到海面下一定深度才会自动爆炸,这是为什么?
(4)?????? 为什么捕捞上岸的带鱼都死 了?(带鱼生活在深海区)
课堂小结 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又具有流动性,故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强计可用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第二课时:
液体压强的计算新课引入: “库尔斯克”号失事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意外失事沉没在108米的水底,俄罗斯海军,英国和挪威的潜艇救援人员已经连续八天八夜奋战在现场,希望奇迹能够发生,救出幸存者。然而,随着挪威潜水员21日清晨成功打开“库尔斯克”号潜艇后部外舱,并且发现舱内全是海水那刻起,就等于正式宣布“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118名官兵无一幸免于难! 世界上下潜最深的潜水艇失踪 2004年 6月30日,日本官员证实了一条令海洋科学界震惊的消息:曾创下世界潜水深度纪录的“海沟号”无人驾驶潜艇在太平洋水域神秘失踪。令人奇怪的是,迄今为止这艇高度自动化的无人驾驶潜艇没有向母船发出任何联络讯号,日本科学界也无法确定其失踪的准确位置。如果“海沟号”真的无法找回来,所造成的损失类似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对世界航天界的损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很难再制造出一艘与“海沟号”性能相媲美的无人驾驶潜艇。“海沟号”曾经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大约10975米的位置。演示实验插入水中的玻璃管,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情况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压强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假想液柱产生的压强:液体公式的理解和应用P——液体在任一深度的压强 (Pa)
ρ——液体的密度 (Kg/m3)
g——常数 9.8N/kg
h——深度 液体内部某一位置到上面自由 液面的竖直距离 (m)
反馈练习1、某同学测得家用保温瓶深度为30cm,装满开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Pa(g=10N/kg);若将开水全部倒入脸盆后,则水对盆 底的压强______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 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
(ρ水银=13.6×103 kg/m3,g=10 N/kg)。3、某水坝高30 m,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
23 m,求距离坝底7 m 处A点水的压强是
___________Pa。4、杯子中装有120g水,水深10cm,当
杯子底面积为10cm2时,杯子底受到压
强为多少?杯子底受到压力为多少?
课堂小结课件14张PPT。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固体的木块放在桌面上会对桌子产生压强,放在杯子中的水会对杯子产生压强吗?橡皮膜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面都产生了压强。液体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所以对阻止它散开的容器壁和底部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对下方和侧面有压强作用,有向上的压强作用吗?你认为液体内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验证你的看法?实验探究探究方法
探测同种液体不同深度的压强,验证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探测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验证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何不同;
探测不同容积的同种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验证压强与水面的面积有何关系;
探测不同密度的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是否相等,验证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探究仪器
微小压强计。压强作用于橡皮膜后,小圆盒内的空气受挤压沿橡胶软管进入U形管,推动左侧玻璃管中的红色液体下降,右侧玻璃管中的液体上升,通过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可以比较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U形玻璃管,内有红墨水染红的水橡胶软管没底儿的小圆盒,底儿上蒙着橡皮膜橡皮膜标尺操纵杆,可以调整小圆盒的深度和橡皮膜的朝向步骤1.将探头(蒙橡皮膜的小圆盒)放入水中较浅处(深度5 cm),改变探头的方向,记录该深度各个方向水中的压强情况,即U形玻璃管两侧的液面差。2.将探头(蒙橡皮膜的小圆盒)放入水中较深处(深度10 cm),改变探头的方向,记录该深度各个方向水中的压强情况,即U形玻璃管两侧的液面差。3.把水换成食盐水,重复上述步骤。分析与结论1.液体内部 各个方向的压强。 2.在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 。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液体内部的压强p为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内部的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9.8 N/kg。一个深2 m的水池底部有一个面积为170 cm2的排水孔盖,水池注满水后,排水孔盖受到的液体压强有多大?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2 m处的压强为排水孔盖受到的压力为人类在海洋中下潜最深的深度为10000 m,在这个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大约是多少?用水的密度近似替代海水的密度,10000 m处的压强约为相当与1000个标准大气压。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但是在这样的阳光无法到达的、压强超高的深海,仍然有生物存在,向我们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开动脑筋水杯的侧面有一个小洞,导致杯中的水外流,给你一小片纸,你能制止水外流吗?你打算如何做?小结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课件29张PPT。 第二节液体内部的压强复习1.什么是压力?
方向如何?
2.压强的物理意义?
如何定义?
3.10帕表示什么含义?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复习增大压强的办法压力一定时,减 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办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复习1.坦克装上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来 压强
2.写字时不要太用力以免划破纸张为了 来 压强
3.书包背带做的扁而宽通过 来 压强
4.刀、斧的刃很锋利是通过 来 压强
5.劈柴时用力砍才能劈开是通过 来 压强
6.滑冰时冰刀很锋利是通过 来 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减小压力减小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增大压力增大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1.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能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规律?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3.学会建立物理模型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方法. 人体在潜水时,需要承受水的压力,如果潜得较深,压力过大可以造成耳膜破裂,胸部受压塌陷,并最终导致死亡。 要想潜至更深的海底,则需穿上厚厚的抗压潜水服。潜水艇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演示实验观察倒水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思考讨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大胆猜想:1.液体内部在什么方向上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液体深度
液面高度
液体密度
液体质量(重力、体积)
容器底面积
… …
金属盒(带橡皮膜)橡皮管U形管微小压强计工作原理:微小压强计的U型管内液柱高度差越大,说明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越大。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研究方法:控制变量相同深度不同方向不同深度探究实验1研究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同种液体中相同深度,不同方向时,液体压强相等。
不同深度,压强不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探究实验2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步骤:相同深度的不同种液体中 水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液体内部向 各个 方向都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
方向的压强大小 相等 。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
4、液体内部压强还与 液体密度 有关,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
越大,液体的压强 越大 。总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设想在一玻璃容器内的
水中有一深为h,截面
为s的水柱,试计算这
段水柱产生的压强,
即为水深为h处的压强.水柱的体积为v=sh水的密度为ρ水柱的质量为m=ρv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力为F=mg=ρvg=ρshg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强为
P=F/s=ρshg/s=ρgh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1)h 指的是深度。即从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直距离。
(2)使用时单位要统一
(3)只适用于液体产生的压强
S液体压强公式hA区分深度和高度深度:液面到液体内某点的竖直距离。高度:液体内某点到容器底的竖直距离。理解深度2. h1和h2哪个是图中A点处液体的深度?A1.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小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又具有流动性,故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液体压强特点:(测量仪器:微小压强计)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
3.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练习1、如图所示的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则 ( )
A.p1>p2
B.p1<p2
C.p1=p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Ap1 p22.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C3.甲、乙两个容器都盛有水,两个容器的横截面积不同,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P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a < Pc
B.Pa = Pd
C.Pb > Pc
D.Pb = PdC4.如图四个容器内都装有水,且液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怎样( )
A.(1)最大
B.(2)最大
C.(3)最大
D.(4)最大
E. 一样大E5.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
( )
A.PA=PB
B.PA>PB
C.PA D.无法确定 C6.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Pa < Pb < Pc液体压强的应用(1)不同的潜水艇所能下潜到海面下的深度是不同的,一般的潜水艇最多只能下潜到300m,这是为什么?
(2)有一种“深水炸弹”只有下沉到海面下一定深度才会自动爆炸,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捕捞上岸的深海带鱼都死了?
(4)为什么水库大坝的
底部做得比上部宽厚?下宽:为了防止水的压力过大(水越深压强越大)
而冲垮大坝。
上窄: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课件13张PPT。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问题: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吗?如何证明?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液体对容器的压强(1) 由于液体重力的作用,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问题: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如何证明?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液体内部的压强(1) 液体内部有压强
a.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密度大的压强大
二、液体内部的压强(2) 液体压强的特点
a.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四、练习1、在以下各图中比较a、b、c各点的压强大小
?a?b?ca??ba??a?b?b酒精水(2)(1)(3)(4)四、练习2、如图:在U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在左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
塑料片将 。
盐水水a.静止不动 b.向左边移动 c.向右边移动四、练习3、 人能否在水中无限下潜?
4、 深海的鱼被捕上来后,放在盛海水的容器中会很快死去,这是为什么?四、练习6、 有一容器,如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1,如把它倒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2 ,则P1 P2 。
(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