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认识并读写课文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划分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学习目标:
张秋生,天津静海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
主要作品:儿童诗集《三个胡大刚的故事》、《校园里的蔷薇花》、《“啄木鸟”小队》,童话诗集《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等。
作者简介
认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想一想:“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金色”除了指叶子的颜色,还代表了什么?
金色巴掌
梧桐树叶
它还代表了秋天。
铺满 水泥道 亮晶晶 水洼
紧紧 院墙 印着 排列
规则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迟到 小雨靴
wā
yìn
línɡ
zēnɡ
zōnɡ
xuē
铺满 水泥道 亮晶晶 水洼
紧紧 院墙 印着 排列
规则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迟到 小雨靴
字词学习
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理解含义。
1、“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文中是指“水泥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2、“铺”是个多音字,注意积累学习。
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读后大家分组交流。
读一读课文5—1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一部分。
2、说一说,读了这一部分,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提示:我知道了水泥道上的“金色巴掌”其实就是梧桐树的叶子。
认真阅读课文第11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说明作者十分喜欢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而且十分恋恋不舍的心情。
学习文章第12—13自然段
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和第一、二自然段对比一下。(首尾照应,点明门前的水泥道的美丽。)
本文之所以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作简要分析。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解析:这里把水泥道上的“落叶”比作“彩色的地毯”,写出了落叶很多、很厚,并且颜色鲜艳、美丽。
我 时,天开始 ,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 ,就像铺上了一块 。
放晴
梧桐树叶
彩色的地毯
背着书包去上学
多么美的水泥道啊!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的?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仔细
愉快
小心
文章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文章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头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你发现了什么?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课文开头描写了什么?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问题:课文一开始描写秋风秋雨有什么作用呢?
说明了秋风秋雨存在的时间长,为下文路上铺满金色的梧桐叶埋下伏笔。
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啊! 多么明朗的天空。
想一想: 1、找出这段话中的感叹句。
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雨后晴空的喜爱与赞美。
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你能用几句话写下来吗?
课后练习
一、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词读给父母听听。
二、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站在一个小学生的角度,记录了作者在一场秋雨后,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梧桐树叶铺满水泥道的迷人景色,抒发了作者内心对美丽秋景的喜爱、赞叹之情。
结束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