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2.甲、乙两圆柱体轻放在相同的水平沙地上,然后把它们取走,沙地上留下深浅、大小不同的印痕,如图所示。则( )
A.甲对沙地压强比乙的小
B.甲所受的重力比乙的大
C.甲对沙地的压力比乙的小
D.单位面积上,甲对沙地的压力比乙的大
3.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 茶壶 B. 水池下的回水弯管
C. 活塞式抽水 D. 船闸
4.如图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容器底部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
A.pA>pB B.pA
C.pA=pB D.无法确定
5.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利用高压锅煮饭
B.用胶头滴管从烧杯中吸取药液
C.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6.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 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流, 是因为A口上方比B 口上方( )
A.风速大,气压大 B.风速大,气压小
C.风速小,气压大 D.风速小,气压小
7.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B.若水柱高度h变大,说明大气压强变大
C.若h太小不易观察,可以从细玻璃管口用力“吸”一下
D.若将该装置从山脚拿到山顶(不计温度影响),水柱高度h变大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题图所示是三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形状不同的实心柱体,放在同一个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的关系 B.压强的关系
C.压力的关系 D.重力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9.如图所示,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对于这两个经典动作“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 , (均选填“<”“=”或“>”)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的密度和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ρ甲 ρ乙、p甲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p乙。
11.如图是一种纸盒包装的饮料,饮用时先将吸管插入饮料盒。吸管插入饮料的一端做成尖形,其作用是 管尖对封孔膜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小明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到口中主要是利用了 。饮料被吸出的过程中饮料盒底部受到饮料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是养鸡场房顶安装的无动力风帽,凸起的球状体为涡轮,在自然风推动下,快速旋转,能有效将室内气体向外抽出的通风设施。风帽转动时使其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 ,其室内的污浊气体在 作用下被排出。水平方向的风,从不同方位吹来,风帽的转动方向不变。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3.如图所示,被弹簧弹出后的木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画出木块对斜面作用力的示意图。
14.如图为盛有水的金属容器,A、B是容器侧壁上两块面积相等的玻璃窗,请画出A、B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15.如图所示,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 图甲中小桌子放在海绵上, 图乙中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 图丙中桌面朝下, 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
(1)(转换法)甲、乙、丙三图所示的实验中,都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
(2)(控制变量法)比较 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某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如图丁所示,他发现物体B的两部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6.小明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使用压强计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指轻压探头橡皮膜,观察U形管的 ;
(2)小明把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水中一定深度,把探头分别朝侧面、朝下、朝上(如图A、B、C),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 的压强都相等;
(3)小明根据图D和E实验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4)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大小,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大小,应用了转换法。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在使用压强计时,待探究液体与U形管中液体的密度差越 (选填“大”或“小”),实验现象越明显。
17.登山活动中,小明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物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要分析研究的对象是 (填“针筒”或“活塞”);
(2)实验时小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的空气无法排尽,这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实验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既可以使活塞的密封性好又可以 ;
(4)若小明用图乙中的B注射器测量时,发现测力计被拉到5N时,活塞仍未滑动,这时可换用图乙中的 (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
五、综合应用题(第18小题9分,第19小题9分,共18分)
1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质量为600kg,履带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0.4m2。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求:
(1)机器人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大小;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
(3)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则所装载装备的质量。
19.有一横截面积为5cm2、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壁厚不计),用薄塑料片(质量不计)挡住其下端管口,然后插入杯中水面下20厘米处,如图所示,求:(ρ水=1×103kg/m3,g=10N/kg)
(1)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大小F,并在图中画出F的示意图;
(3)若向管内缓慢注入某液体,直到薄塑料片刚好下落,求注入液体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C
7.D
8.B
9.= >
10.大于 大于
11.增大 大气压 变小
12.小 大气压
13.
14.
15.凹陷程度 B 乙、丙 将丙中的砝码取走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16.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液体各个方向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弹簧测力计 大
17.活塞 偏小 减小摩擦 C
18.(1)600N;(2)1.5×104Pa;(3)1.08×103kg
19.(1)2000Pa;(2)1N ;(3)0.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