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分层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分层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15:4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分层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N2 B.NO C.NO2 D.NH3
2、近日,国内外各大媒体曝光:山东潍坊峡山区生姜种植户,在种植内销的生姜时使用了一种叫“神农丹”的剧毒农药、“神农丹”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C7H14N2O2S,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该物质燃烧时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硫
C.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
3、对公共场所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一、已知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并容易分解:2C2H4O3=2X+O2↑,则X为(  )
A.C4H8O4 B.C4H8O C.C2H4O4 D.C2H4O2
4、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a时刻时,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不一定是甲=乙+丙
C.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D.b时刻时反应结束
5、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其中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气
6、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出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37.0 B.95.0 C.18.5 D.58.5
7、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
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8、氧气制取的实验课上,某同学出于好奇,将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气泡,为解释这一现象,他查阅资料发现: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 )
A.Mn B.K2MnO4 C.MnO2 D.MnO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下列图中所涉及到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源客车 B.太阳能路灯 C.风能发电 D.石油钻井平台
11、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若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分别为6 g、24 g,生成D的质量为9 g。则生成C、D的质量比为 (  )
A.10∶3   B.7∶3   C.5∶3   D.2∶3
12、火药的配制和使用发生了反应,则化学计量数x的是( )
A.1 B.2 C.3 D.4
13、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反应:X+3O22CO2+3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C.X中C的质量分数为75%
D.反应中,X与O2的质量比为23:48
14、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能说明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的是( )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5、CO2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16、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哪些物质是反应物,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二、填空题。
17、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_____克D物质,这是根据_____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18、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
(5)加热15.8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____氧气?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牡丹江市也在积极行动中。
(1)12公里“绿色长廊”扮靓牡丹江畔。绿色植物不仅通过_____作用形成“天然氧吧”,还吸附空气中的某些固体颗粒物,有效预防粉尘污染。
(2)实现清洁能源进万家。改造和安装天然气管道正在进行中。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为了防止天然气管道生锈受损,人们进行了防锈处理。生活中你知道的铁制品防锈方法有_____。(写出一条)
(3)三溪一河,护堤保绿。 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动放弃沿岸“小开荒”,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还能避免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_____。
21、某同学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________,镁条燃烧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反应时测得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用m1和m2表示),该反应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2、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
(2)锥形瓶口在红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为是______ 。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个瘪气球的目的是:
______ 。
(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红磷过量,为了防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原因是______ 。
24、佛堂镇中八年级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环保,因为两装置都能防止产生的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
(2)在以上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均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 ;
(3)图3装置中的___ 处(用“a、b、c”表示)的现象,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四、计算题。
25、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分层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N2 B.NO C.NO2 D.NH3
【答案】D
2、近日,国内外各大媒体曝光:山东潍坊峡山区生姜种植户,在种植内销的生姜时使用了一种叫“神农丹”的剧毒农药、“神农丹”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C7H14N2O2S,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该物质燃烧时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硫
C.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
【答案】A
3、对公共场所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一、已知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并容易分解:2C2H4O3=2X+O2↑,则X为(  )
A.C4H8O4 B.C4H8O C.C2H4O4 D.C2H4O2
【答案】D
4、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a时刻时,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不一定是甲=乙+丙
C.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D.b时刻时反应结束
【答案】C
5、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其中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气
【答案】A
6、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出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37.0 B.95.0 C.18.5 D.58.5
【答案】C
7、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
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答案】D 
8、氧气制取的实验课上,某同学出于好奇,将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气泡,为解释这一现象,他查阅资料发现: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 )
A.Mn B.K2MnO4 C.MnO2 D.MnO
【答案】C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A
10、下列图中所涉及到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源客车 B.太阳能路灯 C.风能发电 D.石油钻井平台
【答案】D
11、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若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分别为6 g、24 g,生成D的质量为9 g。则生成C、D的质量比为 (  )
A.10∶3   B.7∶3   C.5∶3   D.2∶3
【答案】B 
12、火药的配制和使用发生了反应,则化学计量数x的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13、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反应:X+3O22CO2+3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C.X中C的质量分数为75%
D.反应中,X与O2的质量比为23:48
【答案】D
14、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能说明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的是( )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15、CO2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答案】A 
16、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哪些物质是反应物,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答案】B
二、填空题。
17、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_____克D物质,这是根据_____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答案】6 质量守恒
18、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4 1 (2)没有 CO CO+H2OCO2+H2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
(5)加热15.8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____氧气?
【答案】(1)试管 集气瓶 B (2)
(3)AC或AD (4)氧气不易溶于水 (5)1.6g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牡丹江市也在积极行动中。
(1)12公里“绿色长廊”扮靓牡丹江畔。绿色植物不仅通过_____作用形成“天然氧吧”,还吸附空气中的某些固体颗粒物,有效预防粉尘污染。
(2)实现清洁能源进万家。改造和安装天然气管道正在进行中。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为了防止天然气管道生锈受损,人们进行了防锈处理。生活中你知道的铁制品防锈方法有_____。(写出一条)
(3)三溪一河,护堤保绿。 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动放弃沿岸“小开荒”,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还能避免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_____。
【答案】光合 刷漆 水体污染
21、某同学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________,镁条燃烧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反应时测得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用m1和m2表示),该反应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 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和污垢
(2) m2-m1 遵守
22、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C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
(2)锥形瓶口在红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为是______ 。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个瘪气球的目的是:
______ 。
(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红磷过量,为了防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原因是______ 。
【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开始时气球胀大,冷却后缩小
(2)防止瓶内气体与空气交换(或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 (3)起缓冲作用,防止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使瓶塞被弹起(或为了减压,防止瓶塞被弹起)
(4)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
24、佛堂镇中八年级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环保,因为两装置都能防止产生的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
(2)在以上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均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 ;
(3)图3装置中的___ 处(用“a、b、c”表示)的现象,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答案】P2O5 控制变量法 c
四、计算题。
25、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答案】4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