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20-22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 第 1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新知铺垫二、探究新知三、练习应用四、小结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1)出示例1主题图小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白兔一共有几只?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鸡呢?这两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2、试一试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1、初步认识乘法出示例2主题图你是怎么知道的?6张桌子呢,8张呢,10张呢,100张呢?师介绍: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介绍读法,领生读师介绍乘号、乘数、积问: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2、试一试出示小鸡图。3、回顾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1、“想想做做”第1题2、 “想想做做”第2题第(1)题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指生读、说。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生观察。生提问题。2+2+2=6(只)3个2相加得6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同桌交流。加数都相同。生摆小棒2+2+2+2+2=105个2相加得10。生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4个2相加。2+2+2+2=8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生读生认一认生说一说。4个2相加。生说一说图意并列式。交流算式。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生理解图意后再列式。交流,集体订正。生摆,同桌检查摆得对不对。说一说怎样摆好。生列式,交流。生摆,交流。列式,再交流。同桌互相读和说生独立完成。交流。交流。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2+2+2=6(只) 2+2+2+2=83个2相加得6 4个2相加2+2+2+2+2=10 4 × 2= 8或2 × 4 = 85个2相加得10。 乘数 乘数 积 乘数 乘数 积
教学反思
教学案
课题:乘加乘减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31-32页,例7,想想做做 第 7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经历列不同的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选择合适的算式的好处,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算式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一、导入二、新课三、练习四、小结 出示例7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可以怎样算?2、全班交流。4+4+4+4+1=13(条)3×4+1=13(条)师介绍乘加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还有其它列式吗?如果把第四个鱼缸里的金鱼看成4条少3条呢?4×4表示什么?为什么减3?4、介绍乘减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5、第31页 试一试1、想想做做 第1题2、想想做做 第2题3、想想做做 第3题第一组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得数相同?你能用口诀来说一说吗?二五一十,再加一个五,就是三五十五。第二三组你有什么发现?4、想想做做 第4题你知道了什么?按规律再画5个,这5个圆分别是什么颜色?5、想想做做 第5题第一二组第三组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生观察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生交流。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说说是几个几相加,再加几。生列加法算式和乘加算式。生口述计算过程。小组讨论。生说一说。4×4-3生明确每一步的意思。生口算。生说运算顺序齐练,交流。生观察,说说图意列式,交流,说说是几个几再加多少。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口头练习。生齐练。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生说说其中的道理。生齐练。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生说说得数相同的原因。生观察已经画好的圆。题中的圆每5个为一组,每组中前面两个都是红色的圆,后面3个都是蓝色的圆。生画图,交流。生列式,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口算。齐练,说说自己的发现。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 第2题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4+4+4+4+1=13(条)3×4+1=13(条)4×4-3=13(条)
教学反思
教学案
课题:练习六(一)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33页,练习六1-5 第 8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仔细辨析的习惯,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二、练习三、小结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对口令3、口算卡片1×3 2×4 3×4 5×2 2×5 5×3 5×1 3×34×4 1×5 4×5 5×51、练习六 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2、练习六 第3题3、练习六 第4题师评错题4、练习六 第5题3×2是几个3,再加上3是几个3?3×2+3还可以写成几乘几?4×3-4呢?2×4+2呢?5×2-2呢?第三列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生手势表示结果。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小组之间玩游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时间约为2分钟。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说说计算顺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交流。3个4减去1个4还剩下2个4,也就是2×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练习六 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3×2+3=3×34×3-4=2×42×4+2=3×45×2-2=1×5
教学反思
教学案
课题:练习六(一)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33页,练习六1-5 第 9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仔细辨析的习惯,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二、练习三、小结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对口令3、口算卡片1×3 2×4 3×4 5×2 2×5 5×3 5×1 3×34×4 1×5 4×5 5×51、练习六 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2、练习六 第3题3、练习六 第4题师评错题4、练习六 第5题3×2是几个3,再加上3是几个3?3×2+3还可以写成几乘几?4×3-4呢?2×4+2呢?5×2-2呢?第三列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生手势表示结果。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小组之间玩游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时间约为2分钟。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说说计算顺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交流。3个4减去1个4还剩下2个4,也就是2×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练习六 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3×2+3=3×34×3-4=2×42×4+2=3×45×2-2=1×5
教学反思
教学案
课题:练习六(一)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33页,练习六1-5 第 10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仔细辨析的习惯,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二、练习三、小结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对口令3、口算卡片1×3 2×4 3×4 5×2 2×5 5×3 5×1 3×34×4 1×5 4×5 5×51、练习六 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2、练习六 第3题3、练习六 第4题师评错题4、练习六 第5题3×2是几个3,再加上3是几个3?3×2+3还可以写成几乘几?4×3-4呢?2×4+2呢?5×2-2呢?第三列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生手势表示结果。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小组之间玩游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时间约为2分钟。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说说计算顺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交流。3个4减去1个4还剩下2个4,也就是2×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练习六 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3×2+3=3×34×3-4=2×42×4+2=3×45×2-2=1×5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案
课题:练习七(一)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37-38页,练习七1-7题 第 11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学生在游戏与练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了兴趣。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机的把1~6的乘法口诀揉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一、导入二、计算练习。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进行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1、口诀练习。背6的乘法口诀。 “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三六十八”呢?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3、练习七 第2题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5分别乘4、5、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4、练习七 第3题6×4和4×6,你们是计算后才知道它们得数相等吗?4×3和6×2为什么相等?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5、练习七 第4题。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比较得数的大小。下面几题,有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还有其它方法吗?完成后,可以通过计算进行检查。6、练习七 第5题师评错题7、练习七 第6、7题我们将容易错的口诀再读一读,背一背。 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生口答生列式生口答并列式。生手势表示结果。指生说说用了哪句口诀。反复练习后,生集体口算一遍。同桌用2、3、4、6分别乘4、5、6,说算式得数,。生理解题意,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用同一句口诀。乘数都是4和6.口诀不同,得数相同二三得六,一六得六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生齐练。说说自己的方法。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生齐练说说自己的想法。
作业设计 3×6= 6×4= 2+6= 5×6= 5-2=5+3= 6×2= 6×6= 4+4= 3×4=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案
课题:练习七(二)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书第38页,练习七8-11题 第 12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加法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解答。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一、导入二、综合练习。四、小结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1、练习乘法计算:出示乘法口诀卡片3×6 6×4 2×64×5 1×6 5×36×6 4×4 4×35×6 6×2 5×2二六( ) 五六( ) 四六( ) 二( )十二三( )十二 四四( ) 三三( ) 十八 ( )六十二四五( ) ( )六三十 2、练习七 第8题3、练习七 第9题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地方不同?左边一题可以怎么解决?右边一题呢?4、练习七 第10题第一问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第二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5、练习七 第11题A、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6、补充练习。(1)做一套校服用2米步,做2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生说口诀生用手势摆得数生说口诀生齐练,交流,读口诀。生独解决。生说一说。生说说两边的差别。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只可以用加法。生齐练。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生说说为什么。生齐练。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生说一说。生数一数。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生齐练。生用三句话口答。生齐练后交流。
作业设计 4×()=12 ()×2=8 ()×6=18 ()×4=124×()=16 6×()=12 ()×1=2 3+()=6
板书设计 练习七(2)2个5相加2×5 5×2 5+54与5相加 4+52个6相加2×6 6×2 6+65与6相加 5+6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