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例6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经历迁移、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合作意识及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迁移、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合作意识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37-25+43 95÷(64-45) 33×60÷15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同学们回想一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课堂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6。(1)课件出示例6。(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你能得到哪些条件?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课堂预设:可以得到的条件有:长方形画框长 m,宽 m。(3)动手列式,分组讨论。教师: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并列出算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下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的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书)课堂预设:学生1:+++(板书)学生2:(板书)学生3:(板书)课堂小结:
教师: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5)计算探究,分组讨论教师:同学们能说一说每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分别是什么吗?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计算过程,然后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6)结果汇报教师:刚才看到同学们都解决了,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指名学生上台板书)课堂预设:学生1:先通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m)(板书)学生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2=(m)(板书)学生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1=(m)(板书)教师:通过这三个算式,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课堂预设: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课堂小结:
教师:上面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我们可以得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第二种方法更简便。(板书)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教科书P10“练习二”第5题。(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对错,并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页练习二6题、7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尽可能让学生多讨论,学生自己完善)引导学生将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类比,自主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内容属于学生熟悉的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的进行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为下一节的运算律做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