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20:4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长喙(yuán)嗜好(shì)筛子(shāi) 酿酒(niàng)
B.依偎(wēi)执拗(niù) 剔透(tī) 凛冽(l n)
C.嫉妒(jì)发酵(jiào)馈赠(kuì) 呻吟(shēn)
D.窠里(gu )腼腆(di n)苔藓(xiān) 履行(lǚ)
2.下列各项词语中不是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繁茂 茂盛 茂密
B.美好 美妙 奇妙
C.适宜 适当 合适
D.居然 竟然 果然
3.下列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B.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C.不得不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D.白鹭本身根本不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
A.没有变质; B.没有枯萎; C.(空气)经常流通,不污浊; D.少见的;罕见的。
5.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 D.月出钓船稀
6.下列说法得体的是( )
A.假如你已经交了作业,小组长仍在追要,你对小组长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
B.对一位因学习好而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向我介绍介绍你的学习方法好吗?”
C.同学邀你到他家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对深夜仍在大声说话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想休息了。”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bái hè xián qì jìng kuàng ēn huì
( ) ( ) ( ) ( )
pào chá liáng tíng gāo b ng kǒu shào
( ) ( ) ( ) ( )
8.用“爱”字组词,恰当地填在下面句中的括号里。
(1)鲁迅先生受到许多人的( )。
(2)校园里的花草人人都要( )。
(3)我们从小就要养成( )粮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小弟弟在家里得到好多长辈的( )。
9.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歌 ( )的果实 ( )地摇
( )的鸣叫 ( )的绿蔓 ( )地挂
10.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2)形容十分得意、骄傲的样子。
(3)没有负担,不紧张,自由,不受约束。
11.按要求查字典。
“疾”是 结构的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拼音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疾”在字典里有以下解释:①病;②痛恨;③快、迅速;④痛苦。在“眼疾手快”中“疾”应选第 种解释;在“积劳成疾”中“疾”应选第 种解释;在“痛心疾首”中“疾”应选第 种解释。
12.课文综合回顾。
《白鹭》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 。课文首先指出白鹭是“ ”;再从 、 两方面描写白鹭的精巧;接着描绘了“ 、 、 ”三幅画面,体现了白鹭的韵味;最后总结全文,点明白鹭是“ ”。
三、句子训练
13.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成的笼子里。(改成“被”字句)
(2)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缩句)
(3)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改为陈述句)
(4)吊兰长得很茂盛。(写成比喻句)
(5)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文段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 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_____你们要像花生,它_____不好看,_____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4.这段话选自课文 ,它的作者是 ,本文详细写了 的经过。
15.请在文中“_____”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6.文中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 ,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 、 、 进行对比。
17.联系上下文,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B.不能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
C.做人不能只讲体面。 D.人可以讲体面,更重要的是对别人有好处。
18.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款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窃读记(节选)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酷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合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9.短文第一自然段画“________”的句子中,用 、 、 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书店里的顾客 ,更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第六自然段把 和 进行对比,突出
了“我” 。
20.作者是在哪里“窃读”的?她为什么要这样“窃读”?
21.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22.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你们要长大,就要吃饭,长大了才好读书。
B.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C.你们吃饭满足了身体成长的物质需求,而读书则满足了知识与智慧增长的需求,只有知识与智慧同身体一同增长,才是健康的人。
D.读书使人长高,吃饭让人长胖。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表达。
留心平常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引起人的思考,给人以启示。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得到的启示说明白。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识。
A、长喙(yuán)错误,应改为长喙(huì);意为:长嘴。比喻说空话或搬弄是非。
B、完全正确。
C、嫉妒(jì)错误,应改为嫉妒(jí);意为: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或者情感表达。
D、窠里(gu )错误,应改为窠里(kē);意为:昆虫、鸟兽的巢穴,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还可指文章所依据的老套子,陈旧的格调。
腼腆(di n)错误,应改为腼腆(ti n);意为:因羞涩或胆怯而神色不自然的样子。
苔藓(xiān)错误,应改为苔藓(xiǎn);意为:苔和藓同属隐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有很多种,大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一般不细加分别,统称苔藓。
故答案选B。
2.D
【详解】考查近义词。
A 繁茂,繁密茂盛。
茂盛,植物生长得繁多而茁壮。
茂密,草木旺盛而繁多。互为近义词。
B 美好,多指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使人愉快或称心。
美妙,非常美好,令人喜悦的。
奇妙,一指稀奇神妙、美妙;二形容奇特、精彩。互为近义词。
C 适宜,合适;相宜。
适当,适合;恰当。指符合。
合适,偶然相合;适宜。互为近义词。
D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
3.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选项A、B与C意思相同,都是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选项D则不相同,意思是说“白鹭本身不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B为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的词,或者是将否定词改为肯定的词;接着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什么、怎么等)去掉;最后将句末表示疑问的词语(吗,呀)去掉,将问号改为句号。
C为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的转换:首先去掉表示双重否定的词“不得不”,接着添加表示肯定的词即可,最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4.B
【详解】新鲜的词义:
(1)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
(2)稀罕的,新奇的
(3)崭新华美
(4)清新的
题中的主语是挂花,说花朵新鲜是指其没有枯萎。
故答案为B。
5.D
【详解】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竹深”对“月出”,“村路”对“钓船”,“远”对“稀”。
6.B
【详解】A.说法太过强硬,“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可改为“我已经交过了。”
C.“光临寒舍”应是自己对来访的客人所说,此处搭配不当。
D.语气太过强硬,“不要讲话了,我们想休息了”可改为“可不可以小声一些,我们都准备休息了。”
7. 白鹤 嫌弃 镜框 恩惠 泡茶 凉亭 糕饼 口哨
【解析】略
8. 爱戴 爱护 爱惜 关爱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1)本题可给“爱”组词为“爱戴”,意思是敬爱并且拥护。用来形容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敬爱。
(2)本题可给“爱”组词为“爱护”,意思是爱惜并保护,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护。用来形容人人都要爱惜并保护校园里的花草。
(3)本题可给“爱”组词为“爱惜”,意思是爱护珍惜。用来形容要爱护珍惜粮食。
(4)本题可给“爱”组词为“关爱”,意思是关心爱护。用来形容小弟弟得到好多长辈的关心爱护。
9. 优美 鲜红 使劲 尖细 繁茂 高高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偏正短语的理解,“的”前的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地”前的修饰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故答案为:优美;鲜红;使劲;尖细;繁茂;高高。
10. 不动声色 神气十足 轻松自在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异常镇静沉着。
(2)神气十足:神气: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的样子。十足:十分充足。形容摆出一副非常了不起的样子。
(3)轻松自在:指心里很轻松,很自在。
11. 半包围 J jí 疒 5 ③ ① ④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12. 郭沫若 散文 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钓鱼 望哨 低飞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练习。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可知作者是郭沫若。通读全文,根据写作方式能判断出课文的文体是散文。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可知,作者是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方面来写白鹭的精巧的。从第六到第八自然段可以知道,作者描绘了钓鱼图、“望哨”图和低飞图,这三幅图写出了白鹭的韵味。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知道,课文是以“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来总结白鹭的。
13. 它们被我养在一个竹条编成的笼子里。 小嘴伸出来 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吊兰长得很茂盛,阳光下好似一串翡翠。 虽然花生不好看,但它很有用。
【解析】略
14. 《落花生》 许地山 议花生 15.所以 虽然 可是 16. 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 桃子 石榴 苹果 17.C 18.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犹如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教师等,他们是默默为别人带去好处,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分析】14.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15.此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你们要像花生”与前面构成因果关系,所以要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所以”,句子“它不好看”与句子“很有用”构成转折关系,因此我们要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因此用“虽然 ”“但是”,或者“虽然”“可是”都行。
16.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知,文中花生的特点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
17.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们可知,做人可以讲体面,但更重要的是对别人有好处。
18.此题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联系实际,例: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犹如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教师等,他们是默默为别人带去好处,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19. 跨 踮 挤 特别多 迫切读书 “我”的幻想 现实 热爱读书 20.在书店里“窃读”。因为她渴望读书,却无钱购买,所以只能这样“窃读”。 21.因为阅读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智慧,所以“我”很快乐,又因为“我”只读不买,害怕被老板或店员发现而遭到训斥和驱赶,所以很惧怕。 22.C
【解析】19.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 从第一自然段画“”的句子中可以提取出表示作者的动作的词语是“跨.踮、挤”.通过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书店里人很多以及作者迫切读书的心理。第六自然段中“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写的是作者的幻想,“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写的是作者读书时的现实情况.这样一对比,更能突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答案为:跨 踮 挤 特别多 迫切读书 “我”的幻想 现实 热爱读书。
20.考查对短 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先默读短文,边读边勾画出重点词句。从“店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这些词句。可以判断出.“我"进入的是一家书店。至于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就要联系下文“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来理解。从“白日梦”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我”经济结据,但是又禁不住书中知识的诱惑,所以只有用“窃读”这个方法实现读书的愿望了。答案为:在书店里“窃读”。因为她渴望读书,却无钱购买,所以只能这样“窃读”。
21.考查对 文中重点句的理解。短文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是对“窃读”感受的集中概括,说明"窃读”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的。“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老板或店员发现,遭到训斥和驱赶,这种在书中世界的陶醉与沉迷,在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答案为:因为阅读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智慧,所以“我”很快乐,又因为“我”只读不买,害怕被老板或店员发现而遭到训斥和驱赶,所以很惧怕。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理解这个句子要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吃饭长大”,一个是"读书.长大”。联系生活实际可知,吃饭能让身体成长,而读书能让精神成长,所以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成长不但要吃饭,还要读书,只有身体和精神都成长才叫健康成长。答案为:C。
23.范文:
团结就是力量
以前我总是认为蚂蚁非常的弱小,于是我便想捉弄他一下,但是用过今天这件事情却让我对蚂蚁刮目相看。
今天上午,我闲着没事可干,就在小区里走着,无意当中,发现了一个蚂蚁洞。我想看一看蚂蚁洞里到底是什么样字的,可惜的是蚂蚁洞太小了,我怎么看也看不到,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一座豪华的宫殿,还是一件狭窄的小屋。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一只蚂蚁从洞里爬了出来,在东张西望。我那时正在吃饼干,饼干渣掉在了地上,只见那只蚂蚁看见了饼干渣,于是赶快赶回洞口,以经不像刚才那样慢了,而是发挥出了全身所有的力量向前冲。我又等了一会儿,只见一只只蚂蚁陆陆续续地出来了,一会儿就把面包渣包围了,一点一点的往回搬,不一会儿就搬到了洞里面去。
我见了之后很不服气,于是便把一小块饼干扔在了洞口,见那些蚂蚁搬不动我便开心极了。这时,有一只蚂蚁急急忙忙的回到了洞里,不一会儿蚂蚁又陆陆续续的出来了。他们有的驮、有的扛、有的推。饼干上全部都是蚂蚁,可是过了很长时间饼干还是在原地没有动。最后,蚂蚁们全体出动才把饼干搬到了洞里。
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很多蚂蚁的力量聚在一起就是强大的。从这件事当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很多人的力量聚在一起就变得强大起来了。
【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留心平常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引起人的思考,给人以启示。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提纲:
1.开头:直接点明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激发读者的兴趣。
2.中间:说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点明自己受到的启示。注意条理要清楚,层次要清晰。
3.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情,升华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