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研学案
学校: 设计教师: 设计时间:
【课题】
《引言》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堂展示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自然的求知欲,初步感受自然现象的奇妙。
通过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意识,继而产生追根究底的探究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观察现象”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通过设计有趣的观察实验,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锻炼学生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教学方法】
观察法、活动体验法、对话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教学器材】
教具:密封玻璃罩(或大烧杯和玻璃板)、长短不同的蜡烛、火柴、相同高脚酒杯若干、水(烧瓶、金鱼、酒精灯)
学具:粗细均匀的玻璃杯、水、条形磁体、玻璃板、铁板、铝板、塑料板、回形针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图片的观察与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本质,让老师初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基础。
图片1:蓝天白云和日落夕阳的对比照片
问题:说出图片中有哪些色彩,你认为这些色彩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2:闪电的照片
问题:说出图片中自然现象的名称,请你谈谈这种自然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图片3:龙卷风的照片
问题:说出图片中自然现象的名称,请你说说这种自然现象有何危害。
图片4:水面上的轮船
问题:说出图片中事物的名称,请你讲讲为什么这个庞然大物没有沉处水中。
这些现象和事物普遍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司空见惯的它们意识不到要进行思考与研究。而正因为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才更说明其背后必然隐含一定的规律。物理学的本质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等手段寻找这些规律。
新课教学
活动一: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两支蜡烛谁先灭?
猜一猜: (选“长”或“短”)蜡烛先灭
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看一看:(教师做演示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支蜡烛的亮灭情况。
议一议:可能有什么因素决定了蜡烛熄灭的先后次序。
杯子会说话吗?
说一说:你有什么方法让杯子“说话”?
试一试:可以只用一只杯子,也可以同时使用多只杯子。
(充分展示学生猜想的可能性)
金鱼会受伤吗?
本实验虽然存在争议,但正确的实验操作并不会伤害金鱼,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教育,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做与不做的选择。
操作注意点:一是选择瓶颈较长的烧瓶;二是水尽量加到瓶口;三是对瓶颈部分进行加热,并时刻关注金鱼的活动情况。
活动二:动手做一做
1. 通过盛水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实验:教师在这过程中来回巡视,一方面注意学生采用什么方式和角度进行观察,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
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观察的?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谁?
学生猜想:
学生实验:学生用条形磁体去靠近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自己身边的物品,将能够吸引和不能够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磁体能够吸引的物体 磁体不能吸引的物体
交流讨论:
实验前你认为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品?
实验后你发现磁体能够吸引哪些物品?
磁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 谁会改变条形磁体对回形针的作用?
学生猜想:
学生实验:将老师提供的各种材质的板慢慢放入磁体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变化情况。
影响磁体对回形针吸引的物体 不影响磁体对回形针吸引的物体
交流讨论:
谁使磁体对回形针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谈谈你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
新知应用
考考你的观察力( )
A B C D
答案:A
【课后作业】
观察你周围有趣的物理现象,记录一个现象,并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答案:如打雷的时候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完成以下小实验:
将一个生鸡蛋轻轻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杯子中,观察并记录鸡蛋在水中的状态(沉在水底/悬在水中央/漂在水面上);
逐渐加盐,并用筷子轻轻搅拌,观察鸡蛋在水中状态的变化,直到鸡蛋漂在水面上;
如何让鸡蛋重新沉入水底?记录你的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答案:(1)沉在水底
(3)向盐水中加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