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
2、 通过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培养学生利用定义进行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定义以及充分利用定义进行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探究的乐趣,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初步体会“运动、变化、联系”等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定
难点:函数单调性概念“由形到数”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用集合的语言重新定义了函数,初步研究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今天我们开始研究函数的一些性质。
问题情境:
(投影)这是某城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观察这个气温变化图,你能不能说出这一天当中,在哪个时间段气温逐渐升高?在哪个时间段下降?
(学生回答)0用我们初中的语言来说就是:在[0,4]上,θ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在[4,14]上,θ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在[14,24]上,θ又是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
那么,我们怎么用符号语言来刻画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函数的单调性。(板书课题)
自主阅读:
阅读课本P34“单调增/减函数”定义,你觉得与你观察到的直观是否相符?你认为定义中有哪些关键的词语?
数学理论: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f(x1)那么就说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函数,I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数学建构:
(概念辨析)(1)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任意)
(2)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在R上不是减函数(都有)
注: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局部性质,但是对于单调区间来说又是整体性质。要证明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不是单调增函数,只需在该区间上,找到两个值,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理论应用:
例1、画出下列函数图象,并写出单调区间:
(1) y=-x2+2
(2) y=1/x (x≠0)
(学生在下面作图,然后选比较好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然后一起说出单调区间)
在上面的第(2)小题中,我们从图象上观察到函数在(0,+∞)上是单调减函数,那我们能不能利用定义加以证明呢?
例2、求证:函数f(x)=1/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
(板书,并总结“取值、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思考:如果“取值”中,假设x1>x2行不行?
巩固练习:
求证:函数f(x)=-x2+2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备用:P37练习1,2,5)
知识回顾:
1、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关键词)
2、 如何判定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图象、利用定义<步骤>)
布置作业:
P43:习题2.1
必做:1(书),4,7
选做:判断函数在(-1,1)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共12张PPT)
函数的单调性
苏教版必修1第二章2.1.3
问题情境
气温θ是关于时间t的函数,记为θ=f(t)
自主阅读
单调增函数与单调减函数的定义与我们的观察是否相符?
你认为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语?
数学理论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 A.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f(x1)那么就说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函数,I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
(2)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在R上不是减函数
理论应用
理论应用
巩固练习
知识回顾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单 调性?
布置作业
课本P43:习题2.1第1.2.3.4题
红对勾课堂45分钟:《函数的简单性质》第一课时的作业
0/C
1012141618202224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