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小丘(qiū) 渲染(xuān) 迂回(yú)
B.婆娑(suō) 优雅(yōu) 笨拙(zhuō)
C.琼浆(qóng) 苍穹(qióng) 孕育(yùn)
D.摇曳(yè) 旖旎(yí) 馥郁(f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柔美 酒脱 境界 回味 乐趣 B.衣裳 彩虹 飞弛 礼貌 拘束
C.举行 羞涩 摔跤 宅院 印像 D.草原 线条 马蹄 愁怨 模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 )
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建德江位于浙江省,黄沙位于今江西省。
B.《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美景,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两人都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B.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C.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D.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6.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B.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C.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D.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yōu měi yǎ zhì shāo wēi diǎn zhuì mínɡ chán
( ) ( ) ( ) ( ) ( )
huǎnɡ hu yuàn hèn mèi sú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8.照样子,写词语。
①万紫千红(描写花的): 、 、
②硕大无朋(××无×): 、 、
③亮晶晶(ABB): 、 、
9.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2)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大无朋 翠色( )流 ( )影自怜 ( )飘带舞
高( )一曲 流入云( ) 一( )千里 心( )神往
(1)上面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再写两个描写颜色的词语 、 。
(2)上面构词方式相同的是 和 。
(3)上面描写高大的词语是 。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 。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1)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描写人们谈论丰收年景的句子是: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写“乌云翻滚”“大雨倾盆”景象的诗句是:“ ”
(3)《草原》一文按照 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 ,蒙古族人民 的场面,主客 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 、 和 。
三、连线题
12.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每句都看成一幅画,并各拟写一个标题,请连线。
黑云翻墨未遮山 大雨倾盆图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密布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 水天一色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 风起云涌图
四、句子训练
13.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一看到好美丽的剪纸。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3)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4)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五、诗词曲鉴赏
古诗鉴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
15.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16.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17.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法。
18.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19.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0.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见几座蒙古包。┃
21.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草原风光 B.马上迎客 C.依依话别 D.把酒联欢
22.选段可分两层,在文中已用“┃”标示,用简短的话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
第二层∶
23.画“ ”的句子中的“群马疾驰”“飞过来”等让我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 。
24.对朗读这段话时的节奏和语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描写草原辽阔和静寂的语句时,语气要舒缓,要轻柔
B.朗读描写草原热闹的语句时,节奏要轻快,要体现出兴奋、激动
C.朗读描写草原静寂的语句时,只要声音小,就能突出草原的静寂
D.朗读“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时要急促,要体现出热闹
课外阅读。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俩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的生意可能会兴旺起来呢!
25.联系上下文,解释“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 ,“制宜”在文中指 。
26.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 。
27.文中说两个女孩很“木讷”,理由是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 。
28.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书面表达
29.习作。
当你变成另一个事物时,或是一阵风,或是一棵树,或是一只鸟,或是一只蜜蜂……发挥想象,你会有什么样的经历,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生要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正确读音应该为:A渲染(xuān)——渲染(xuàn rǎn)迂回(yú)——迂回(yū huí)
C琼浆(qóng)——琼浆(qióng jiāng)
D旖旎(yí)——旖旎(yǐ nǐ)馥郁(fū)——馥郁(fù yù)
2.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酒脱”改为“洒脱”。
B.“飞弛”改为“飞驰”。
C.“印像”改为“印象”。
D.书写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口才好”与“夸夸其谈”前后矛盾。
B项,甜言蜜语:意思是为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甜言蜜语”不能修饰“说话”。
C项,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符合本句语境。
D项,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形容人来往频繁应该使用络绎不绝。
4.D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联系诗歌全文分析,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D项,“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才是题目。故选D。
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5.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注意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B项,引语为诗句,中间不需要用顿号,且两个句子分别用引号引起,前面不需要冒号。据此可以得到答案。
6.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A项,从“岂不是”“不然”可知,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B项,“积雪”是在冬天出现的现象,联系原文可知作者在这里是把“白色的丁香花”比作“积雪”,因此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诗人把“芭蕉”当做人来写,会“不展丁香结”;“丁香”会发愁,这是人才有的特征,由此可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写的是人闻到丁香之后极美的感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D。
7. 幽美 雅致 稍微 点缀 鸣蝉 恍惚 怨恨 媚俗 襟飘带舞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微”“怨”“襟”“舞”等字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姹紫嫣红 繁花似锦 花团锦簇 旁若无人 目中无人 一事无成 白茫茫 绿油油 水汪汪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的能力。
①描写花的四字词语有:姹紫嫣红、绿肥红瘦、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落英缤纷等。
②第三个字为“无”的四字词语有:旁若无人、一事无成、回天无力、目中无人、无边无际等。
③ABB式的词语有:沉甸甸、红通通、白茫茫、孤零零、明晃晃等。
9. 拟人 反复 比喻 拟人 排比 拟人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及应用。
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结合平时对于修辞手法的学习与理解完成。
(1)句中将“云彩和田野”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句中“烧毁”重复出现了三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3)句中将“雷声”比作“利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4)句中“是……”这种结构相同,内空相近的句式连续出现了三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句中将“大海、天空、田野”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0. 硕 欲 顾 襟 歌 际 碧 驰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五颜六色 桃红柳绿 襟飘带舞 心驰神往 硕大无朋 庞然大物
【详解】考查了补写词语和仿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硕大无朋:硕:大;朋:比。 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高歌一曲:高声唱歌。
流入云际:就入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心驰神往: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1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事情发展 美丽风光 热情迎客 饮酒联欢 风光美 人情美 民俗美
【详解】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意思: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宋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句意思: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3))《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写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上人美和风俗美。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12.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默写及其体会,需要认真的体会其中的含义。
根据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意思是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描绘了一幅乌云密布图。
“白雨跳珠乱入”意思是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描绘了一幅大雨倾盆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意思是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描绘了一幅风起云涌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图。
13. 我只要一看到美丽的剪纸,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而且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因为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详解】略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1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工整的对偶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一写远眺,一写近观,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 16.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17.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18.原野辽阔无垠,天地相连,天比树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边。描景状物非常真切动人。 19.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20.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
【详解】1.细读这首诗,作者表达的是羁旅愁思,用一个“愁”字来统摄全诗。
2.诗中对仗工整诗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低树”是写远景,“江清月近人”是写近景。虽然景色优美,风景宜人,但目的是衬托羁旅之愁。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了远处和近处的景物,写出了原野空旷无边和水中的月影,写出了自然之美。
4.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借写原野的空旷和水中月影,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5.三、四句写了原野的辽阔以及水月映照的情景。
6.这首诗抓住一个“愁”字来写,所以“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7.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写出了作者“愁”的心情。
21.B 22. 访问路上的情景。 草原人民马上迎客。 23.热情好客 24.C
【分析】21.本题主要考查概括能力。
这一段写了草原风光,但是不是重点;这段没有写到 C依依话别与 D把酒联欢。
22.本题主要考查概括能力。第一层写“我们”去陈巴尔虎旗走了多远,环境是什么样的。第二层写草原人民热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能力。
“群马疾驰”突出草原人民来迎接的人多的特点,“飞过来”表现了草原人民心情的急切。
24.本题主要考查朗读技巧。
A.正确。
B.正确。
C.错误。声音小,不一定突出安静,反而有时会让别人听不清楚。
D.正确。
25. 身处在旅游景区 依靠在景区带路来赚钱 26.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蒜瓣围着蒜头的茎 27. 在下雨天,她们不懂得主动带路,不懂得在下雨时卖伞赚钱 质朴而不善言辞 28.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山里孩子早当家的心疼,又透出对他们纯朴本性的赞美。
【解析】25.本题考查理解词意,且提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词意。先在文中找到这个词,“因地制宜”在文章的第一段最后一句“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由上文可知,在这里的因地制宜是指山里的孩子身处在旅游景区便依靠在景区带路来赚钱。因此,“因地”是指身处在旅游景区,“制宜”是指依靠在景区带路来赚钱。
2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要明白比喻的定义,然后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比喻句。
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这个句子在第一段,把四个人共用一把伞比作围着蒜头的茎,生动形象写出来孩子们挤在一起打伞的场面。
27.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和对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先在文中找到这个词,然后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词意。“木讷”在第二段,“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联系下文“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可知,文中说两个女孩很“木讷”,是因为在下雨天,她们不懂得主动带路,不懂得在下雨时卖伞赚钱。其实,这种“木讷”,不仅是乡村孩子不善言辞的表现,同时也展现的乡村孩子的质朴。
28.本文考查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南天门旅游时下了大雨,遇到了一个带路赚零花钱的乡村小女孩。小女孩看起来木讷,不知变通,不懂得在下雨时卖伞赚钱。最后作者写了带路歌,希望她们能唱着带路歌给游客带路,使生意变得红火起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山里孩子早当家的心疼,又透出对他们纯朴本性的赞美。
29.范文:
当我变成一阵风
每天,我和云姐姐一起游玩,和雨妹妹一起嬉戏。虽然我只是一阵平凡的风,但我每天都很快乐。清晨,我来到彩虹姐姐这儿,她们为我添上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
我飘呀飘,来到一条小溪旁。这条小溪的水清清的,我准备在这洗个澡。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哭声。我急忙飞过去,是一个小妹妹在哭。原来这个小妹妹买了一只风筝,想在这里放风筝。可是这里没有风,所以她就哭了起来。我悄悄地托起风筝然后飞起来。小女孩一看,高兴地笑了。我托了好一会儿,感到累了,于是叫来了我的风姐妹,让她们帮小妹妹把风筝吹起来。我又来到了小溪旁,想洗个澡。又听到一声声叹气。我飘去看,奇怪,一片片金黄的稻谷像金色的海洋一样。农民们却烦恼地仰望天空。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乌云在作怪。他们遮住了太阳,使人们无法工作。我很生气,冲到他们中间。乌云惊慌了,吓得赶快离开。顷刻,一束束灿烂的阳光射下,人们愉快地工作起来。我再一次地来到小溪旁,可又听到了一声声:好热呀。我闻声飞过去。是一群老人坐在榕树下,摇动着扇子在说话。我连忙跑到他们身边,把嘴张得大大的,用力地吹风。老人们称赞道:好凉爽的风啊!不一会,他们也回家了。当我想到小溪那里时,发现太阳已经下山了。我也只好回家了。
我一天连续做了三件好事,真开心呀!想知道我在哪吗?我就在你们身旁。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看到“当你变成另一个事物时,或是一阵风,或是一棵树,或是一只鸟,或是一只蜜蜂……发挥想象,你会有什么样的经历,把它写下来。”这个要求,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当你变成一阵风,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写作时首先要交代写什么,先把确定题目,然后扣住题目来写,以第一人称来写,交代自己变成一阵风看到了什么。最后好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道理和启示。要展开想象,想象要合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