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的建立情况及南朝的更替;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及表现(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归纳)。
学
习
目
标
02 南朝的政治
01 东晋的兴亡
03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目 录
一、东晋的兴亡
1. 建立
司马睿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建康(今南京)
时间:317年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 (王)敦与从弟 (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共天下。”
——《晋书》卷九八《王敦传》
元帝(司马睿)正会,引王丞相(王导)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元帝)引之弥苦。
——《世说新语·宠礼第二十二》
东晋士族势力很大,皇帝都得依靠士族支持。
“王与马,共天下”
2.收复失地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祖逖北伐
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3.兴盛: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江南地区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衰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战役的双方:
战役的特点:
战役中的成语故事:
前秦、东晋
以少胜多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南朝的政治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又相继经历了齐、梁、陈等王朝,总称为“南朝” 。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宋 刘裕 420-479年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梁 萧衍 502-557年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二、南朝的政治
宋
齐
梁
陈
阅读课本,想一想,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后期为什么会处于劣势?
(1)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
(2)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
(3)发生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宋 刘裕 —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两晋、南朝简表
洛阳
建康
东晋
南
朝
司马炎
司马睿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上述材料所说的是什么情况?
当时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
1.背景
江南地区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上述材料所说的是什么情况?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2.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优越的自然条件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主要原因
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
(1)农业方面
③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3.表现
②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农耕
施肥图
(2)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灌钢法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3)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城市。
建康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宋代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想一想: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课堂检测
1.公元 316 年,北方的司马氏政权宣告覆灭,次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琅琊王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重建了晋王朝,史称“东晋”。上述材料中的“琅哪王”指的是(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王导
D.王敦
B
2.杜牧的《江南春》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的“南朝”是指( )
A.魏、蜀、吴
B.西汉、东汉
C.西晋、东晋
D.宋、齐、梁、陈
D
3.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黄河流域的中原汉族人被迫南迁,经历多次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族人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客家人就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东晋南朝时期的客家人( )
A.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B.拥护北魏孝文帝改革
C.与游牧民族一起生活
D.引发南方的动荡不安
A
4.据记载,东汉时期,南方部分地区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这种局面的改变,主要得益于( )
A.北方人口的南迁
B.南方民族大融合
C.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地理自然环境的变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