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9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5-5.1.1-元素周期律(共33张PPT) | | |
格式 | pptx | ||
文件大小 | 60.2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苏教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3-08-15 21:10:30 |
P118
观察P118表5-4中不同非金属物质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热稳定性,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观察P118表5-5中11~1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P118
从上表分析可知,11~1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是 。
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是
。
2.根据11~1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预测Al(OH)3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可能既具有碱性又具有酸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实验探究:Al(OH)3的性质
现象: 。
两支试管中的Al(OH)3沉淀逐渐溶解,最终消失
Al(OH)3的性质
(2)结论
Al(OH)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离子方程式:
Al(OH)3+3H+ = Al3++3H2O
Al(OH)3+OH- = AlO-2+2H2O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吸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总结: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作元素周期律
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关系。
1.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A.HCl比H2S稳定
B. HCIO氧化性比H2SO4强
C. HCIO4酸性比H2SO4强
D.Cl2比S更易与H2反应
解析:非金属性强弱与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无关,所以B项符合题意。
B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所以C项正确。
C
3.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Na>Mg
B.铁投人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Fe>Na
C.酸性H2CO3
D.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F>Cl
B
解析:B项,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而Fe不能与水反应,因此可说明Na的活动性强于Fe。
4.下列根据事实得出的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论
A 与冷水反应,Na比Mg剧烈 金属性:Na>Mg
B 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 金属性:Ca>Mg
C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性 非金属:S>C
D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Br2(g)、I2(g)、H2(g)在同一容器中反应,最终生成的HBr的量多于HI的 非金属性:Br>I
解析:C项,SO2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以此为依据判断S、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错误。
C
总结常见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两种题型:
一是正向分析,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分析提升题给事实是否正确:
二是逆向分析,判断题给事实能否确定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论哪种题型,均考查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因此要熟练掌握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以及根据元素性质判断化合物性质。
小结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律
概念:
等式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依次编号,这种编号叫作原子序数。
结构
元素性质
核外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下一节课见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