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 初高中衔接课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解释 初高中衔接课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5 16: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历史解释
历史衔接课
本课结构
概念
影响因素
遵循原则
方法步骤
历史解释
概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论从史出
能力要求:
(1)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什么是历史事实?
什么是历史解释?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
北伐战争
贞观之治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915年,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
原因、背景、条件
目的、
实质、性质
过程(不是历史事实吗?其实不同的人对历史过程的叙述不同)
影响、意义、评价。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历史研究都同其他社会活动—样,受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控制。
——汤因比《历史研究》
因素1:时代背景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A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马歇尔的接班人――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但从来没有认为它“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
A.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B.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
C.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D.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
D
因素2:立场不同,阶级、民族、政治立场不同;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由于立场、史料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往往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各项,因史料差异而导致历史解释不同的是(  )
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底是“文明的传播者”,还是“文明的终结者”
B 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后来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C 1840年,中英之间的战争到底是“鸦片战争”还是“通商之战”
D 朝鲜战争中,美国到底是侵略者,还是和平的维护者
B
因素3:掌握的史料的多寡差异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晴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晴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生活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改革开放之初,如果一个农村中学的女生给一个男生递上一杯水,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情愫好感的表现;如今,一般只会被认为是关心同学的表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以上主要体现了(  )
A.近代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
D
因素4:研究的角度、方法、史观的不同
B
历史观
概念: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回答的是关于人类历史起源和发展的动力、人类历史运动及其特点等问题,其中心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分类:唯物主义史观、唯心主义史观、阶级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说成是历史 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历史观
文明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按照纵向可以分为
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
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阶级史观(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期的影响;主要观点是各个阶级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对原有统治阶级开展了革命,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它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历史观
英雄史观:强调个人英雄对历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过往往会犯(课本上的)唯心主义错误,片面的强调个人对历史的绝对性作用。
正统史观:主要处于君主专制的历史时期,君主为了维持自身统治,而倡导“正统”一说,即自身身为君主的合法性和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君主神化、或者贤明化、以及“五行更替说”。
社会史观:从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社会状况和社会变化来研究历史的发展,主要表明社会变化对历史的影响和预兆。相比其他各种史观,该史观更加注重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以研究社会风土人情为主。
(近)现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近)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 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
生态史观:生态史观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史观
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 阶级(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史观
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 社会史观
文明史观
(全球)整体史观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如何对待多种多样的历史解释?
1.先辨别是什么原因造成历史解释的不同:是民族国家的、阶级的或意识形态的立场造成的,还是由于掌握的史料不一样、学科切入点不同或使用的研究方法不一样造成的。
2.不要轻易否定不同的历史解释: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总是包含着某种真知灼见,不要事先认定关于历史事件,世界上只有一种解释,其他的都是错误的。有时,多种解释很可能是互相补充的。
启示:理解不同的历史解释,包容不同的观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历史。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二、研究者的立场
三、掌握史料的多寡
四、研究的角度、方法和史观
如何客观、公正的解释历史呢?
历史解释遵循的原则
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既然是“历史解释”,不是其他解释,那么基于史料就是最为
根本的要求,凡离开史料进行“历史解释”就是耍流氓。当然,这些
“史料”,应当是经过考证的、可信的。
——戴加平《跟着葛兆光学习“历史解释”:兼论“历史解释”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论从史出
历史解释遵循的原则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一书中说:“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地变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客观的历史存在 B.历史学缺乏科学稳定性
C.历史学要为现实服务 D.对历史解释应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
D
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步骤
一、搜集史料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上网搜索
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步骤
二、整理史料
注意事项: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
2、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3、多方搜集史料,对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不取孤证)
提取信息
1.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正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核心观念等,注中的作者及其身份、书名、文章题目、时间等
2.从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图片中人物的外貌、服饰特征、姿态等
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步骤
三、历史解释
1、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
2、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孤证不立
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步骤
史观
史料
练习
B
练习
C
(2019·高考全国卷Ⅰ)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018·高考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
练习
D
(2018·高考江苏卷)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小结
历史解释
概念
遵循原则
方法和步骤
影响因素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1.时代背景 2.立场 3.掌握史料的多寡 4.研究的角度、方法、史观
1.论从史出 2.史料实证
1.搜集史料 2.整理史料 3.历史解释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