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17: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D
I
Y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氢氧化钠溶液
(2)稀硫酸
(3)白酒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5)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6)盐酸
(7) CO2的水溶液
氢氧化钠

H2SO4

C2H5OH

油脂
汽油

四氯化碳
HCl

H2CO3

活动天地3-3
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水中无限溶解
1.在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课本第62页
现象:
1.硝酸钾全部溶解。
2.硝酸钾固体有少量剩余。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一、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在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你认为要注意哪些问题?
导学案答疑
⑴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⑵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⑶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固体能不能继续溶解
因为A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还可以溶解B物质




现象:
1.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烧杯底部还有剩余固体。
2.当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时,固体不能溶解;加热后,固体继续溶解,直至全部溶解;冷却后,试管底部又有固体出现。
3.烧杯底部的硝酸钾固体继续溶解,直至全部溶解。
课本63页
阅读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的意图。
思 考
1、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
和溶液?
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烧杯中固体剩余,则该溶液是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2.烧杯中没有固体时,在不改变温度等条件时,向此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是否继续溶解。继续溶解,为不饱和溶液;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
展示2
思 考
2、有什么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3、有什么方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对于大部分物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减少溶剂、
增加溶质、
减少溶质、
对于氢氧化钙Ca(OH)2: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减少溶剂、
增加溶质、
减少溶质、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与稀溶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导学案答疑
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溶液的浓稀是由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多少来划分的。
溶液是否饱和是按一定条件下,溶质能否继续溶解来划分的。
展示3
1.对于 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2.对于 来说,在同一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一定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同溶质
同一种溶质
3.判断:
(1)在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 )
(2)某硝酸钾溶液20℃时是饱和的,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到100℃时该溶液一定也是饱和。 ( )
(3)从一瓶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0毫升,取出的部分一定也是饱和的。( )
(4)在20℃时,100g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和100g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是相等的。 ( )
导学案答疑

×
×
×
5、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图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2)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一定盛有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AB
C
D
B
THANK YOU!
D
I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