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19 皇帝的新装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这几幅图都跟童话有关。你是否还记得这些童话故事的内容呢?
作者:安徒生
第1课时
童话的特点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作者名片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被译成多种语言,深受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主要作品有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
字词学习
分外( ) 称职( ) 愚蠢( )呈报( ) 滑稽( ) 圈定( )
陛下( ) 爵士( ) 头衔( )
勋章( ) 御聘( ) 袍子(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fèn
◆生难字
chèn
jī
bì
xián
jué
hè
hài
chǔn
chénɡ
quān
xūn
yùpìn
páo
◆多音字
( )系鞋带
( )联系
系
jì
xì
( )拾取
( )拾级
拾
shí
shè
◆词语集注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愚蠢:愚笨;不聪明。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忙忙碌碌:形容急迫、繁忙的样子。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勋章:授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表示荣誉的证章。
御聘:皇帝请的(人)。
速读课文
速读方法:寻找关键词句,全神贯注,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课文,不回看,不指读。
思考:
1.课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人物?
2.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
提示:可在课文中圈点勾画。
速读课文
1.课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人物?
皇帝、骗子、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随员、骑士、典礼官、内臣、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老百姓、小孩子。
速读课文
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请分别用以上人物的语言来回答。
骗子: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随员:美极了!
速读课文
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典礼官、内臣: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老百姓:真是漂亮!
小孩子: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速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
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骗着穿不存在的衣服举行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小孩子揭穿谎言。
梳理情节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阅读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围绕 “骗”字,把这些人物分成三类,你会怎么分?
梳理情节,用“骗子行骗”开头,依次理清情节。
梳理情节
围绕 “骗”字,把这些人物分成三类,你会怎么分?
(1)行骗的人:两个骗子;
(2)说谎话的人:皇帝、各级官员、百姓;
(3)说真话的人:小孩子。
复述故事
活动任务及活动方式
试着把整个故事复述一遍。复述的方式有很多种:按照情节发展过程,自己讲给自己听,或者同桌之间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或者四人一小组“开火车”讲故事,或者挑自己喜欢的情节比赛讲故事。
复述故事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复述故事。
各组推选代表全班展示,集体点评。
课后作业
大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将阅读感受批注在课文中。
第2课时
品赏人物
这个故事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呢?
品赏人物
皇帝
齐读第1自然段,从第1自然段中可看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虚荣 爱漂亮 昏庸愚蠢 不理朝政 穷奢极欲
品赏人物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品赏人物
本文中的皇帝打起了这样的如意算盘,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如果你是皇帝,为检验臣民称不称职,你会用什么办法?
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会用积极纳谏的方法。
品赏人物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假想自己是文中的皇帝,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读出皇帝慌张忐忑的心理状态。
品赏人物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从上面的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这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皇帝。
品赏人物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如果皇帝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会怎么说?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品赏人物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从上面的话可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这是一个口是心非的皇帝。
品赏人物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心里那样想,口中却这样说,这个不敢实事求是的皇帝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品赏人物
没有。这是一个坚决不承认错误的皇帝,一个愚蠢得不可救药的皇帝,一个荒唐的皇帝。
听到人们的议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你发现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品赏人物
请同学们按照这种学法,四人一小组,一组选择一个人物,合作品析。选择谁,就挑关于这个人物的最精彩的语段来演读,合作评议其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确定美读评议角色。
学生美读精彩语段,合作品析。
品赏人物
交流展示:
由小组推选一人先演读一处或几处精彩语段,再陈述你们组从这些语段里品赏到的人物形象。
领悟主旨
小组合作探究:
四人一小组,结合对人物的品析,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记录要点,准备发言。
这两个骗子能够成功欺骗自百姓到皇帝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为什么?
领悟主旨
这两个骗子能够成功欺骗自百姓到皇帝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这些大人虚伪,不愿承认自己愚蠢,不能实事求是。
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为什么?
小孩子天真单纯、诚实无畏。
领悟主旨
假若这个皇帝不是只爱新衣,而是关心军队和国家,事情会怎么样呢?假如他知错能改又会怎么样呢?如果官员们都忠于职守,会怎么样呢?如果大家都诚实做人,无私无畏,又会怎么样呢?
骗子无机可乘。
领悟主旨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自省正己
无私无畏
学做真人
我们要向那个小孩子学习——无私无畏。哪怕一开始只有你一个人的声音,但是只要真理发声了,她最终必将响彻大地,那些虚假的东西就会无处遁形!
领悟主旨
习得学法
快速阅读,梳理情节。
美读“精要”,品赏形象。
合作探究,领悟主旨。
拓展阅读
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并在童话的世界里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
课后练笔
补写骗子每一次语言、动作描写前的心理活动。
皇帝游行后还会发生什么,从骗子的角度续写一个情节。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骗
行骗
骗子
皇帝
官员
百姓
被骗
揭骗
自省正己、无私无畏、学做真人
小孩子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头衔(xián) 御聘(pìn) 称职(chēn) 更衣(ɡēnɡ)
B. 忙碌(lǜ) 妥当(tuǒ) 愚蠢(chǔn) 骇人听闻(hài)
C. 钦差(qīn) 赏赐(cì) 呈报(chén) 炫耀(xuàn)
D. 滑稽(jī) 爵士(jué) 陛下(bì) 附和(hè)
【点拨】A项,“称”应读作“chèn”。B项,“碌”应读作“lù”。C项,“呈”应读作“chénɡ”。
D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B. 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C. 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
D. 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神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A
【点拨】
B项,“腊”应写作“蜡”;C项,“栽”应写作“裁”;D项,“幅”应写作“副”。
3. [2022·石家庄正定县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__。
(2)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________的骑士来了。
(3)“这布是________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A. 得当 高雅 富丽 B. 妥当 高雅 富丽
C. 妥当 高贵 华丽 D. 得当 高贵 华丽
C
【点拨】本题考查词语运用。(1)得当:(说话或做事)恰当;合适。妥当:稳妥适当。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选“妥当”。(2)高雅:高尚,不粗俗。高贵:指地位高、生活优越的。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选“高贵”。(3)富丽:宏伟美丽。华丽:美丽而有光彩。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选“华丽”。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B.“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C
D. 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点拨】第一个问号应在引号前面。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B. 童话往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
C.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代表作有《海的女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等。
D.《皇帝的新装》中,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文中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借助想象完成的,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
C
【点拨】
《白雪公主》出自《格林童话》,不是安徒生的代表作。
6. [2022·枣庄薛城区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① : “请看吧,这是裤子② ! 这是袍子!这是外衣!③ ……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④ —— 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1)下列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高贵 B. 袍子
C. 骑士 D. 优点
【点拨】A项“高贵”是形容词,其他三项的词语是名词。
A
(2)对语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处表示提示下文
B. ②处表示强调的意味
C. ③处表示省略
D. ④处表示声音的延长
【点拨】④处表示解释说明。
D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
A. 抒情 B. 记叙
C. 描写 D. 议论
【点拨】“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是对事件的叙述,因此表达方式为记叙。
B
7.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子揭骗。
【点拨】通读全文,弄明白各种人物在“骗”这一过程中做了什么,充当了什么角色,再精炼概括。骗子和皇帝是骗与被骗的关系,概括为“行骗”“受骗”;大臣们不仅没有揭穿骗局,反而赞美不存在的衣服,蒙蔽了皇帝,这是“助骗”;百姓议论、称赞衣服,这是“传骗”;只有小孩子说出了真相,揭穿了骗局,概括为“揭骗”。
8. 请依次概括出皇帝、大臣、骗子、小孩子的特点。
皇帝:爱慕虚荣、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骗子:狡猾贪婪。小孩子: 纯洁天真、无所顾忌。
【点拨】皇帝被一个显而易见的骗局所骗,是荒唐可笑的,喜欢炫耀新衣服说明他爱慕虚荣,不关心国事,被骗说明他昏庸无能。最诚实的大臣都在说谎,说明大臣是虚伪的,为掩饰自己的愚蠢而甘愿助骗,可见其愚昧。骗子抓住了皇帝的虚荣和昏庸、大臣的阿谀奉承,设下骗局,非常狡猾,同时不断索要钱财,非常贪婪。只有小孩子诚实地说出真相,说明小孩子是纯洁天真的,他没有皇帝、大臣及百姓们的顾忌。
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点拨】《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反动本质,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本文围绕“新装”,分别刻画了皇帝、大臣等人物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10. 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畏,所以会说真话。只有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意在赞扬孩子天真纯洁的童心。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阅读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课文,要结合小孩子的特点分析原因,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谈自己受到的启示。从皇宫内到皇宫外,从皇帝到百姓,大家都极力赞美衣服,这都是因为骗子说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谁愿意承认自己愚蠢呢?只有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课文这样安排表现了对孩子天真纯洁的童心的赞扬,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