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传说,在盘古开天地后,女娲也做了一件千古传颂的好事。
21* 女娲造人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初读课文
女娲有超能力,神通广大,能用泥巴捏人,还能用藤条甩出人来,比我小时候捏泥巴有趣多了!
故事情节很有趣,天地间原先只有女娲一个人,后来女娲造出人后,都叫她“妈妈”,女娲有了心爱的孩子。
……
2.回顾学法
初读课文
这篇神话故事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需要深入阅读才能发现。我们运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所用到的学习方法,展开深入阅读活动。回顾一下,《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
快速阅读,梳理情节。
美读“精要”,品赏形象。
合作探究,领悟主旨。
学习方法
初读课文
3.自学《女娲造人》
(1)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梳理情节,复述故事;
(2)用美读描写人物的精彩语段的方法,品赏女娲形象;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品悟课文丰富的想象,合作探究课文主旨。
初读课文
快速阅读,梳理出故事的情节。
速读课文
女娲造人的缘由——女娲造人的过程——女娲想出人类繁衍的方法
速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内容要点,准备绘声绘色复述故事。
品赏形象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文中第一个旁批的提示,勾画文中描写女娲的精彩语句,写出你的评价,旁批你的阅读感受和疑惑。
品赏形象
“神”的特点:“神威”。有非凡的能力,神通广大,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以泥造人……
“人”的特点:“人性”。有人的情感,如孤独、欢喜、高兴、安慰;有人类母亲的美德,如勤劳、智慧、温情、伟大……
品赏形象
女娲既是一个能力非凡的神,又是一位伟大的充满母爱的人。她创造了人类,犹如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一般,我们要感谢她,赞颂她。
探究主旨
自读“阅读提示”
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由此便产生了神话。女娲造人的故事,就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奇想象。本文是根据古代有关记述改写的,原有的记述像只有枝干的树木,而本文却像枝繁叶茂的大树。对照下面《风俗通》里的记载,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见出作者的想象力;又做了怎样的删减,为何要这样处理。
探究主旨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 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
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探究主旨
很多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找来读一读,看看先民们的想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国古代还有一些优秀的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课外读一读。
探究主旨
学习《风俗通》“女娲造人”原文,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将文下注释中的字音、词义标注在文中。
2.齐读一遍原文。
3.借助文下注释,自己口头译读一遍原文。
译文:
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由于)工作繁多,(女娲)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从事(造人)这项工作,于是她就拿了粗绳索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探究主旨
比较阅读:
课文做了哪些改编呢?找一找对应的地方、增加的地方、删减的地方。
探究主旨
对应的地方:“未有人民”对应第1段,“女娲抟黄土作人”对应第5—12段,第二句对应第13—16段。
增加的地方:第2—4段,第17—18段。
删减的地方:“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 人也”。
探究主旨
合作探究:
在《天上的街市》中,郭沫若改编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文作者袁珂将原文做了这样的改编有怎样的用意呢?为什么做这样的改编呢?
探究主旨
课文与原文对应的地方,塑造了女娲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课文增加的地方,表明了女娲的造人动机和女娲想出来的使人类繁衍的办法,想象根植于现实,合情合理;删减了原文“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 人也。”作者认为“这是阶级社会划分阶级以后,打上去
探究主旨
的阶级烙印,非复原始神话之旧”,所以课文删减了这部分内容。课文表现了远古时代人民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同时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母亲的勤劳和智慧。
材料补充:
神话
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是反映远古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远古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创世神话又称开辟神话,
是人类早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做的幼稚解释与描述,反映出古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这类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大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而形成世界三大类。
本文是一篇创世神话。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可多了,课下自己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神话故事呢?
课后作业
改编故事:请将《风俗通》中“女娲造人”原文,按照你想表达的意图,再改编一个新的神话故事。要求发挥想象,想象根植于现实又合情合理。
拓展阅读:创世神话《恩基与宁玛赫》、《中国古代神话》。
“神”的特点:“神威”
女娲造人
板书设计
女娲形象
“人”的特点:“人性”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娲(guō) 寂寞(mò) 蓬勃(péng) 莽莽(mǎng)
B. 澄澈(dèng) 崛起(jué) 掺和(cān) 揉团(róu)
C. 气概(gài) 幽光(yōu) 藤条(téng) 不堪(kàn)
D. 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事(shěng)
【点拨】A项,“娲”应读作“wā”;B项,“澄”应读作“chéng”,“掺”应读作“chān”;C项,“堪”应读作“kān”。
D
2. 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的“梦”,不是_____的幻想,而是_____的目标。实现梦想既需要_____,也需要思想解放,而让人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才是一切“梦”的出发点与_____。
A. 朦胧 严严实实 神通广大 落脚处
B. 朦胧 实实在在 一丝不苟 里程碑
C. 乌有 实实在在 一丝不苟 落脚处
D. 乌有 严严实实 神通广大 里程碑
C
【点拨】“朦胧”指不清楚;模糊。“乌有”指虚幻;不存在。根据语境可知,第一空应填“乌有”,排除A、B两项。“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实实在在”指真实,不夸张,不虚假的。根据语境可知,第二空应填“实实在在”,排除D项。故选C。
3. 下列病句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神农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修改:“发扬”和“继承”逻辑顺序不当,应该调换位置。
B. 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但是她被称为“婚姻女神”。
修改:“她被称为‘婚姻女神’”与前面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应把“但是”改为“因此”。
C
C. 人生是一次逐渐不断选择的旅行,当千帆过尽,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修改:将“一片”和“属于自己的”调换位置。
D. 勇气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改变。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机会”。
【点拨】C项,应删去“逐渐”。
4. [2022·滨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研究阐释,大力宣传党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
B
要建好用好国家版本馆,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B. 语段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C.“魅”字是左右结构,第十笔的笔画是点。
D.“赋能”是形容词,指的是为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
【点拨】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C. “魅”字是半包围结构,第十笔的笔画是横;D. “赋能”是动词。故选B。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传女娲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创造人类的。
B. 女娲用黄泥捏出了第一个人,人的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
C. 女娲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人类就这样绵延下来了。
D. 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D
【点拨】
从原文中可知,女娲在疲倦不堪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并没有不断地捏泥人。
6. 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轩同学想购买一本《中国古代神话》,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书店。听说同学小铄家就住在书店旁边,于是他想请小铄同学帮忙购买,他说:“______”
A. 最近学习太忙了,我连买本书的时间都没有,你最近学习怎么样?
B. 你家离书店那么近,帮我买本书不费什么事,记得明天帮我买本《中国古代神话》。
D
C. 听说你家住在书店旁边,麻烦你帮个忙买本《中国古代神话》好吗?我会感激不尽,毕生难忘。
D. 听说你家离书店很近,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帮我买一本《中国古代神话》吗?非常感谢!
【点拨】A项,没有表达出想请人帮忙买书的意思;B项,表述不得体;C项,说明了请求帮忙的内容,但是用“毕生难忘”来表示感谢,感彩过重,不符合语境。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