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19: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雨果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赃物( )箱箧( )制裁( )
赞誉( )珐琅( )惊骇( )
晨曦( )瞥见( )劫掠( )
缀满( )恍若( )绸缎( )
眼花缭乱( )富丽堂皇( )
zāng qiè cái
zàn fà láng hài
xī piē jié
zhuì huǎng chóu
liáo huáng
注音: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圆明园大门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园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圆明园鸟瞰图
昔日圆明园景致之一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
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
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
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
皇家园林。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火烧圆明园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圆明园遗址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流失的中国文物167万件,多数是战争时期掠夺品。这些文物占中国流失文物的十分之一,中国绝大部分流失海外的文物在民间收藏。
大水法前的兽首人身的12生肖,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每日按时依次喷水,至正午时12生肖同时喷泉,场面壮观。
目前圆明园兽面人身的12生肖中,包括即将回归的铜猪首,已有牛首、猴首和虎首4件回归祖国;已知铜鼠首、兔首由法国人收藏,铜马首在台湾;铜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下落不明。
雨果
作者雨果:
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阅读探究(一)
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
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雨果如何评价圆明园
总评:“世界奇迹”
分述: 1。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2。具体描述园中之景
3。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之作
阅读探究(二)
★ 希腊
巴特农神庙
  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长方形建筑物,这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是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战火已经使得庙顶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作者为什么把圆明园描写的那样美?
圆明园如此美,却被英法联军肆意
破坏,更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恶。
找一找
划出信中表达雨果态度的语句.
分为两个方面:
1 、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等反语,有委婉的讽刺意味.
2 、“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要抗议”等句子直接抨击英法联军的行为
1。“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品味语言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
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你对这句话
是怎样理解的?
文化艺术无国界,一切艺术都属于全人类.
统治者发起的侵略行为并不代表人们的意见,法兰西
人民非常非常友好,并不支持这次远征.
写作训练:
用书信的形式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学
习本文的感受与想法。(不少于500字)
内容提示:供参考选择
1、如何看待雨果的观点?
2、对雨果有什么情感?
3、学习本文有何感想启示?
4、今后你将如何打算、努力?
5、联系历史控诉侵略罪行
……
雨果先生:  
你好!  
  你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已经看过了,之后我有很大的感触。  
  对于你说的那些观点,我完全同意。是的,圆明园是我们东方的艺术,那是由我们中国人民的心血建造的。而悲哀的是,英法联军却对她进行了大规模的焚烧,以至于荡然无存。这种伤痛已烙在了炎黄子孙的心里,永远抹不去。而至于你,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虽说你不是中国的儿女,但你却没有包庇自己国家的滔天罪行。你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说话,爱憎分明。从你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我知道,对于中国及中国人民,你心里充满了同情与敬重,你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说明你心里充满愤怒,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而先生,你所说的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给中国,这个凤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当时英法联军敢抢掠中国圆明园的财物,那是因为我们中国太落后,落后得连一个花园也保护不了,这样的国家又有谁不来践踏、蹂躏呢?那一次的鸦片战争,已经让许多中国人觉醒,他们开始奋斗,开始努力,这一份屈辱驱打着他们。先生,你放心吧,这个凤愿,总有一天,它一定会实现的!
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雨果先生:
曾拜读过您的一篇文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一封信》,我不知道巴特勒上校读完后做何感想,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和您一样,对英法联军那副丑恶的嘴脸感到厌恶,愤怒,也为幻想艺术的瑰宝——圆明园从此在世界上消失而感到惋惜,痛心。
我作为一名21世纪的中国青年,当我站在圆明园前,看到那些战争留下的断垣残壁时,心中不只是有一种对侵略的愤恨,更多的是对民族不强大而感到的无奈。圆明园中的一切,都记录了一句令所有中国人感到屈辱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雨果先生,曾经我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的是火烧圆明园这段真实的历史。那一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三天,似乎要把顶在中国头顶的那片天也烧掉。那场大火,烧毁了圆明园,烧毁了中国文化的结晶,也烧碎了中华儿女们对清政府仅存的期望。
先生,圆明园的毁灭在艺术上是一种罪行。但它也燃起了中国人的斗志,中国要强大,我们要改变自己,把屈辱踩在脚下,昂起头颅继续战斗。于是,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变法,革命。
它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开始。
雨果先生,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观点?但读您的文章,我想您肯定是厌恶战争的。的确,战争摧残甚至毁灭了一部分艺术,但是它又促进了新的艺术的合成。艺术是无止境的。是吗,先生?
先生,请你相信,圆明园的毁灭并不是东方幻想艺术的终结。幻想艺术仍在继续,而辉煌由我们创造。
一名中国学生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黄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wǎn 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箱箧(  ) 手wǎn(  )手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
(3)“丰功伟绩”是什么类型的短语?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对侵略者的讽刺、谴责。

qiè

富丽堂黄
富丽堂皇
并列
反语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秸秆制品创意十足,让人眼花缭乱 。
B. 这家酒店的大堂悬挂着水晶吊灯,装饰有方格天花板和彩色玻璃窗,看起来富丽堂皇。
C. 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D. 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全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
















C
【点拨】
C项,“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全部消失,不复存在。用在此处不恰当。
3. 下列句子的关系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众说纷纭时,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理性地思考。(选择关系)
B. 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转折关系)
C. 既然决定要做这件事,那就得雷打不动,非搞好不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果关系)
D. 尽管我们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可是我们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转折关系)
【点拨】B项应为并列关系。
B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作者从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规模等方面对圆明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突出了圆明园的优美奇特。
B. 在作者看来,各国的文化艺术成果都是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它们应属于全世界,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保护, 而不能被侵犯和掠夺。
C. 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D. 文中大量运用反语表达作者的激愤之情,如“奇迹”“令人惊骇”“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词,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D
【点拨】
“奇迹”“令人惊骇”在文中是用来形容圆明园的,不是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