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故 乡
——鲁迅
1.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侧面烘托
3.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烘托人物
4.小说类型
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小说基本常识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我们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三海经〉》;小说《社戏》和《孔乙己》。
作者简介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依然受着封建军阀、官僚地主和帝国主义的黑暗统治。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
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农民的贫困与不幸是什么造成的?通过本篇的学习,你可能会得到感悟。
背景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3.了解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4.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5.理解特殊句子的含义,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1.准确读出下列黑体字的注音
huì bǐ wǎng jìn sè
suī gé xiāo jì jiàng
检查预习
阴晦 鄙夷 惘然 寒噤 瑟索
恣睢 隔膜 萧索 祭器 装弶捕鸟
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本文的行文线索、主要人物即故事情节是什么?
“我”回故乡的活动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回乡迁居的所见、所闻、所感。
分析人物,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情节。即人物在故事中都有哪些活动,做了些什么?
二是描写。找出作者所采用的刻画人物的角度和方法,体会这些方法所产生的作用。
三是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和文章主旨,分析人物代表的典型意义。
人物评价
1.浏览课文,表示出描写闰土的段落。
2.小说中写了哪几次闰土?作者分别写这几次主要是想突出什么?
3.童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哪些变化呢?
4.闰土除了身材自然要增加外,为什么他的语言、动作、性格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闰土的形象探究
闰土的外貌:
童年: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 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中年: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手又粗又苯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闰土动作:
童年: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中年: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闰土对“我”的态度:
童年: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谊。
中年: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对生活的态度:
童年: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变化的原因
表层原因: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
社会问题 等级观念
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1.从文中概括出描述杨二嫂的相关情节
(1)年轻时端坐豆腐店中卖豆腐
(2)见面奉承,索要东西
(3)拿“我”母亲手套
(4)告闰土偷窃,自己拿走“狗气杀”
2.从文中相关情节中概括其性格特征
20年后的杨二嫂:
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贪图小便宜
年轻时的杨二嫂:
年轻漂亮,人称“豆腐西施”
3.作者塑造杨二嫂这样一个形象的作用
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
二是以她的变化说明城镇市民的贫困化,反映经济破产的另一侧面。
课文对比的写作手法的使用和效果
对比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
杨二嫂前后对比:
“我”与闰土前后关系:
闰土和杨二嫂:
故乡情景前后对比:
“我”、闰土和水生、宏儿:
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
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
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
对闰土的同情
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闰土、杨二嫂的形象的社会意义
闰土
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的象个木偶人。
杨二嫂
是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她的变化,使人们看到了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化。
1.语言描写:“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
2.肖像描写: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正像一个图画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3.动作描写: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出去了。
间接描写:年轻时端坐豆腐店中卖豆腐
直接描写:
课文描写人物所采用的方法
特殊句子的含义
1.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比喻。指当时社会造成的人们之间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2.文中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
形象地突出“我”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3.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告诉我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不断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有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远近横着几个小萧索的乡村,没有一些活气。
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
2.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
3.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
创造静溢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作揖(yī) 打拱(gōng) 装弶(jiànɡ) 荒恐
B. 瓦楞(lènɡ) 瑟缩(sè) 寒噤(jìn) 愕然
C. 祭祀(sì) 獾猪(huān) 深黛(dài) 嗤笑
D. 断茎(jīnɡ) 模样(mó) 潮汛(xùn) 惘然
【点拨】A项,“拱”应读“gǒng”,“荒”应为“惶”;B项,“楞”应读“lénɡ”;D项,“模”应读“mú”。
C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赏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横”字给人以不整齐、凌乱之感,更能表现出故乡的萧条景象。)
B.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飞”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宏儿动作的轻快迅捷。)
C
【点拨】句中的“厚障壁”指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造成的隔膜。
C.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因多年不见而产生的陌生感。)
D.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辛苦恣睢” 指像杨二嫂一样为谋求私利而处心积虑、任意胡为。)
3.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次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________,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A. 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B. 因而,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
C. 因而,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
D. 因而,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
D
【点拨】
文段首先指出“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进行总结。B、C两项与前文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可排除。A项中的“故乡”与后句中的“故乡”重复。故选D。
4. 对下面这副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联
A. 这是蔡元培哀悼鲁迅的对联,把鲁迅先生的成就、道德精辟地概括了出来。
B. 此对联分为上下联,上下联对应语句的字数相等。
C
C. 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如“最”与“犹”都是介词。
D. 上下联结构对应,如“著作最谨严”与“遗言犹沉痛”相对应,都是主谓短语。
【点拨】
C项,“最”与“犹”都是副词。
5.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巨大差异为基本内容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B. 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 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我”是一个无力改变现实、深感希望渺茫的知识分子形象。
B
C. 本文通过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 展现了农民的苦难、纯真人性的扭曲, 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
D. 本文的环境描写大多采用白描的手法, 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简单几笔便凸显出故乡的全景。
【点拨】
“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