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28 21:23:04

文档简介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选择题
1、伞藻移接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
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4、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DNA D、激素
5、右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
A、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B、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
C、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D、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2、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3、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DNAM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
4、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
A、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B、染色体、核糖体
C、蛋白质、叶绿体、线粒体
D、细胞核、中心体
5、下列哪一项所述不能作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 )
A、现代细胞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
B、通过反复细致的化学分析已经得知,细胞里面的DNA大部分是在染色体上
C、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充分证据
D、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二、分析题
现有两个实验数据:①测得衣藻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2%在线粒体上。②测得豌豆染色体成分是: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说:
1、___________ ;
2、______ _______ 。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一、选择题
1、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以及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人们都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重要作用。那么,从细胞水平看,染色体能起遗传作用的理由是( )
A、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B、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
C、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染色体在生物传种接代中能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2、烟草花叶病毒体内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 )
A、DNA B、RNA C、蛋白质 D、原生质
3、在水稻的体细胞中,下列不用于遗传物质载体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染色体
4、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二、分析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1月11日,云南昭通山体滑坡,遇难者最终确认为46人。对于那些无人领取的遇难者遗体,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原则,提取遇难者的DNA样本,建成DNA样本数据库,用于遇难者亲属的识别和辨认。
(1)遇难人员可通过DNA样本确定身份,通常需要抽血取得DNA,请问DNA存在于血液中的哪一部分(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DNA上与遗传效应有关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
(3)在遇难人员的下列家属中,谁是最合适做DNA鉴定的人选( )
A、妻子 B、儿子 C、哥哥 D、祖父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遗传?遗传物质是指什么?
2、试说明DNA、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与遗传现象有关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代代芙蓉艳艳红
2、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DNA C、RNA D、染色体
3、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 )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基因 C、蛋白质和基因 D、DNA和脂肪
4、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
C、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由DNA和人蛋白质组成的
5、能决定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细胞核 C、基因 D、染色体
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分子上
C、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 D、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7、下列排序由大到小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基因、DNA B、基因、DNA、染色体
C、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二、实验探究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靠细胞膜的流动来移动。现在将变形虫一分为二,一半有细胞核,另一半没有细胞核,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有细胞核的一半有长出了另一半,变成一个完好的个体;而没有细胞核的一半死亡了。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的遗传物质》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遗传、基因的概念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
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
板书设计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DNA:由两条互相盘绕的链组成,呈双螺旋结构。
3、基因: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实践活动
练习:判断正误
1、细胞质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中心。
2、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实践:搜集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取得成果的有关资料,进行表达和交流。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现象,生物通过生殖,繁殖出与它们相似的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有一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学生:遗传。
教师: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常见的遗传现象。
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们知道,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的,那么遗传的概念是
遗传的概念:指子代与亲代性状相似的现象。
那么亲代的性状是怎样传给下一代的,是不是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上带有什什么信息?
我们先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信息。
[教师提问]:出示商品条形码形态,指着商品条形码,你能看懂其中的信息吗?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到这些商品条形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在超市买的东西中,都标有商品条形码,出超市结算时,收银员用电脑收银器一照条形码,商品的名称、价格就出来了。所以说,它相当于商品的“户口”或“身份证”。
教师:超市的收银员利用电脑收银器可以了解商品信息,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和实验来探索生命的信息呢?下面就请我们这些小科学家来探索吧。
[投影]:伞藻嫁接实验
[活动]:分组讨论(4人一组)
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来的帽是伞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
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原来的伞藻帽不像它的亲生母亲,而是与提供细胞核的亲体相似,可见,这些相似现象是由细胞核遗传给后代的。
教师:你观察地很仔细,分析正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教师导]:那么细胞核中又有什么呢?它为什么具有遗传信息?
[教师提问]:在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细胞核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染色体
[教师]: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在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否都一样呢?
[投影]:不同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教师]:从以上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问题?
学生:不同物种的生物,它们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教师]:同一物种,染色体数目是否稳定?
[教师]:是的。同一种生物,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又是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就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疾病。大家看看这里的两张照片:
【投影照片】先天性裂唇病患儿
教师:先天形裂唇的遗传病,是由于此人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先天愚型病,多的是第21号染色体,他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1。
[教师提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DNA和蛋白质
[投影]:DNA分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看,DNA分子形状和结构象什么?
[学生代表描述]:DNA分子像旋转的楼梯,由两条互相盘绕的链组成。
[教师解释]:DNA分子可以分成许多小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不同性状,我们称之为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教师出示教具]:展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
教师:科学研究发展,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染色体、DNA和基因的知识,哪位同学能描述出这三者的关系?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 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课后实践活动]:搜集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我国取得的有关成果的资料,并在班上交流。
观察实验
分析实验
讨论
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flash课件,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伞藻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正确表述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能绘制相关概念图。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过程。
2、认同“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科学结论。
教学重点 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 基因的概念;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概念图、集合图等相结合。
教学手段 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引导学生探讨: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哪部分结构中?
二、认定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进行认定。
三、讲授新课: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实验:伞藻的嫁接实验
提出问题:1、伞帽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控制的?
2、由此会给你什么启示?
动画展示: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伞藻嫁接实验的原理、过程。
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提出疑问:怎样对伞藻实验进行改进,进一步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动画展示: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实验的原理、过程。
印证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回顾导入: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进一步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过渡:那么细胞核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是什么呢?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展示图片:已经被染色的正在分裂的细胞图片。
特别提示:重点观察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形态?
展示图片:人、果蝇、蝗虫、豌豆和玉米的染色体图片。
提出问题:不同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形态是否相似?那么同种生物呢?
得出结论: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数目相同且形态相似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则有所不同。
展示图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
发问: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存在特点有何不同?
过渡:染色体中起遗传作用的是哪种物质?
展示图片:染色体的组成(或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展示:DNA分子模型和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图。
提问:DNA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上与遗传有关的小片段叫什么呢?其作用是什么?引出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归纳:引导学生归纳“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示意图。并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内容复杂、微观且抽象,理论性很强,涉及面又广,学生不易理解,是教材的难点章节。虽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平时一定听说过染色体、DNA、基因这些名词,而且对这部分内容一定是非常感兴趣,愿意了解和探索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猎奇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仅有的认识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并利用多媒体和有关音像资料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小鼠核移植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对染色体和DNA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引导学生对遗传病患者形成正确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3、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关注和热爱,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遗传、基因的概念。
3、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3、给学生准备分段的彩色长绳和玻璃球。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细胞核移接、染色体、DNA、基因的相关资料。
2、搜集有条形码的食品包装袋。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遗传和变异
1、(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殖,我们知道生物通过生殖可以产生后代,进行种族延续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发现产生的后代与亲代都有相似的特点。
(1)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2)启发和引导学生举出身边常见的关于遗传现象的例子。
(3)教师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提示,使学生能用俗语总结出生命具有遗传的现象,从而引出遗传的概念。
2、(师):多媒体展示另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通过语言引领从而使学生用俗语概括出生命还具有变异的现象。
3、(师)总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所特有的现象之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引出本章内容。
4、(师)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带有条形码的商品或食品包装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条形码所含有的信息,并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能传递信息的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是需要载体的,为学生学习遗传信息也需要载体打下基础。
过渡语:(师)遗传现象的存在是因为亲代把特殊的遗传信息传给了子代,那么遗传信息在哪里呢?
二、 师生探究,讲授新课
(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活动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探究: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的帽是伞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
1、(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文材料,小组内讨论。
2、(师)请学生回答从资料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个学生只能说出一条,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和修正)。
设计思想 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尤其是那些贫困生、单亲家庭的孩子,要把简单的问题、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真正做到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另外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懂得去尊重别人。
3、(师生互动)请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描述此实验过程,教师随时以课件进行配合。
设计思想 使这个实验具有完整性,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生)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过渡语:(师)那么是细胞核中什么物质起到了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活动三:染色体、DNA、基因
1、(师)通过引领学生复习动物和人的细胞结构的知识(提及对细胞进行特殊染色),从而引出染色体的内容。
2、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染色体的资料,来加强学生对染色体的感性认识。
3、(师生)出示教材中关于“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图片”,并引导学生分析其含有的有效信息。
4、(师)播放歌曲《相约九八》,使学生联想起兔唇患儿(嫣然),同时出示先天性裂唇患儿和先天愚型患儿的图片并讲解病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设计思想 利用明星人物引出学生熟知的染色体疾病的事例,使学生对遗传病患者有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同情心,唤发他们的爱心。
5、(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染色体的解螺旋图片,使学生掌握它由DNA分子长链和蛋白质组成;并让学生通过合作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模拟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设计思想 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模仿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过渡语:那么染色体和DNA分子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呢?
6、(师)把科学结论明确地传授给学生: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设计思想 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一定要清清楚楚地传授给学生,这是科学,不容置疑。
7、(师)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课件,并启发学生的想像和描述。
8、(师)利用亲子鉴定(DNA鉴定)的例子和对分段彩绳含义的分析来理解基因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可以控制生物的不同性状。
9、(师)按顺序完整地再现细胞核、染色体、DNA
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或图解的方法描述或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评价升华】
1、学生先独立完成自我评价题,然后组内互评,达成共识,教师巡回检查做到心中有数。
2、思维拓展: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活动四:课外探究
(师)你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吗?我国是唯一一个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共有6个国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剪报,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资料,我们通过墙报的方式进行展览和评比。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由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大事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成果、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憧憬等。
【知识梳理】
先由学生自我盘点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图片演示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生物种类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现象,生物通过生殖,繁殖出与它们相似的后代,使种族得到延续。
提问: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学生回答:遗传
教师:请哪一位同学举例说一说常见的遗传现象?
学生举例:我长得很象我的父亲,这就是遗传。(众学生就此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们知道,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是普遍的,那么遗传的概念是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稿】遗传的概念:指子代与亲代性状相似的现象。
教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所特有的现象之一,植物、动物和人就是通过生殖和遗传来维持种族的延续的。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了解的目标的是:
【多媒体演示稿】本节学习目标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师:我们先看两张图片
【多媒体演示稿】商品条形码形态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到这些商品条形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在超市买的东西中,都标有商品条形码,出超市结算时,收银员用电脑收银器一照条形码,商品的名称、价格就出来了。
教师:对,商品条形码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隐含着商品的信息,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
提问:在生物体内,有没有类似商品条形码这样隐含着生命信息的条形码呢?它存在哪里?又是如何传递的?下面我们通过阅读一组材料来证实本节标题中要说明的问题。
【多媒体演示稿】:
●伞藻嫁接实验图片
●“多利”羊的诞生——体细胞核移植实验图片
【投影】分组讨论:
1、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来的帽是伞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
2、以上两种细胞核移植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哪一个小组讨论好了,请谈一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代表发言:我们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回答行吗?(教师:可以)这两个 实验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原来的伞藻帽和“多利”羊的颜色,都不像它们的代生母亲,而是与提供细胞核的亲体相似,可见,这些相似现象是由细胞核遗传给后代的。
教师:对于他们的看法,大家还有哪些不同意见?
学生:我们觉得有道理。
教师:从这两个实验,我们了解到课本内容提到的第一个问题:
【投影】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教师:在以前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细胞核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染色体
教师: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科学家发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多媒体演示】人的染色体图、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情况表。
【投影照片】先天性裂唇病患儿、先天愚型病患儿
【提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DNA和蛋白质
【多媒体演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根据这个图,请同学们说说看,DNA分子形状和结构象什么?
学生代表描述:DNA分子像旋转的楼梯,由两条互相盘绕的链组成。
教师解释:DNA分子可以分成许多小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多媒体演示】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储存着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可以发生突变,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它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教师:科学研究发展,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染色体、DNA和基因的知识,哪位同学能描述出这三者的关系?
教师归纳总结: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 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