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2.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2.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6 09: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2.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1.音调: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传递信息:汽车的倒车雷达、声呐、B超;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碎石。
(3)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传递信息:火山爆发、龙卷风和核爆炸;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
2.响度:声音的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 ? 。距离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响度越 。
3.音色:声音的品质。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4.声音的波形图:
一、单选题
1.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2.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声速 C.音调 D.音色
3.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 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4.如图,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丁的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 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低
5.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上述操作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B.声音的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
C.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D.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6.学校举办歌唱比赛,同学们在教室里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洪亮的歌声”指的是音调高
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C.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D.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近
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B.“隔墙有耳”——固体能够传声
C.“引吭高歌”——“高”是音调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8.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图甲: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图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C.图丙: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D.图丁: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9.分析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发出频率为30Hz的声音
B.海豚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人的大
C.人发出所有的声音,海豚不能全部听到
D.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只要响度足够大,海豚就能听到
10.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小艾”,它可以与人讲话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和“小艾”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B.智能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C.有时对着“小艾”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它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频率足够高的声音才能使“小艾”接收到
D.人发出的声音和“小艾”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不相同
二、填空题
11.启航2023央视跨年晚会交响乐团在大自然中奏响《节日序曲》。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 
 产生的;弹奏时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我们听到上课铃声是由   传来的。
13.如图是用同一示波器捕捉的三个不同声音。请比较:响度相同的两图是    ,音调相同的两图是    。
14.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   正在振动,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     (高/低).
15.我们讲话时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   产生的。许多男同学在“变声期”往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了”,这种“变声”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与“变声期”之前相对比较,他们说话时声带振动   (选填“快”或“慢”)。
16.如图所示的“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为   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甲钟和乙钟,   (填“甲”或“乙”)钟音调高。
17.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   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下同);用力吹时声音的   变大。
18.小明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如图   (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地同时听到直尺发出声音,接着增大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填快或慢),直尺发出的音调变   (填高或低)。
(3)如图甲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
之涵和意舒同学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4)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5)如图乙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C
6.C
7.C
8.C
9.C
10.A
11.振动;音调
12.振动;响度;空气
13.A、C;A、B
14.空气柱;高
15.振动;音调;慢
16.振动;响度;乙
17.振动;音调;响度
18.(1)乙
(2)慢;低
(3)⑦
(4)①
(5)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