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实验室的注意事项;⑵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难点 1.重点 1、认识常见仪器(名称、外型、材质)
2.难点 2、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范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学生用具: 常见实验仪器教师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补充
[学生活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组带入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准备室进行参观,让其对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等有个感观上的认识。[引入]就象同学们看到的一样,化学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最重要方法,很多化学成果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得来的。我们学习化学,就要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全面观察实验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分析实验象和数据。我们先认识化学实验规则开始。[学生活动]看教材P141页 化学实验规则,教师强调某些内容。[板书]一、化学实验规则[教师演示]拿出几种仪器,让学生观察,告诉学生要完成化学实验,就必须依赖于化学仪器。开始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板书]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教师活动]对照实物,要求学生看教材P137—P140页,注意观察记忆实物和图片。(边展示、边简单阐述、演示仪器使用)[学生活动]注意了解仪器的名称、材质、使用范围。(一)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二)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注意:使用时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住试管中上部,夹牢后只能握住长柄一端(为什么?)(三)试管架:放置试管。(四)试管刷:用于刷洗试管。(五)煤杯: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注意:加热时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六)石棉网:用于加热时使受热均匀。(七)铁架台:(附铁圈、铁夹)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八)酒精灯:用于加热(简介结构,对注意事项结合实验再讲)(九)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注意: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仪器。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画出图示)(选择量筒的标准介绍)(十)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取液后应使滴管竖直,保持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为什么);滴液时,悬空放在容量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用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它药品。(十一)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注意: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用后不需清洗。(十二)试剂瓶:广口瓶(放固体) 细口瓶(放液体)(十三)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一般需盖玻璃片。[教师活动]展示其它常用的仪器并简单阐述:玻璃棒、燃烧匙、蒸发皿、托盘天平、研钵、干燥器、药匙、坩埚钳、水槽、普通漏斗、锥形瓶、圆底烧瓶和平底烧瓶。[教师引入]我们认识了仪器,但要完成实验,还要了解化学药品的使用、贮存规则,实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板书]三、化学实验安全要求[学生活动]看教材P141页 化学实验安全要求1、2、3点了解、1三不原则;2、节约原则(如果不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1-2 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处理原则。[学生活动]回忆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由一位同学选仪器,另一个同学回答)五、作业教材P137—P140 回忆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六、板书设计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㈠化学实验规则;㈡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㈢化学实验安全要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