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23: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方法。⑵了解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1、描述准确的实验现象。2、相关基本实验操作
2.难点 准确地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学生用具: 常用实验仪器教师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补充
【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化学仪器、化学药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要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来完成一个化学的探究实验。[情景创设]展示铜绿,介绍学名,学生讨论铜绿可能有的物理、化学性质。[板书]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Cu2(OH)2CO3[教师活动]我们可以观察到“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状固体。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演示实验)[板书]一、“铜绿”和盐酸的作用1、实验步骤⑴取“铜绿”[学生活动]结合教材P18页图示,观察教师操作。[教师活动]介绍固体药品取用的方法。取用工具:块状固体用镊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纸槽。用量:如果不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如定量取用要用到托盘天平。(介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与物理称量的不同之处)操作步骤:平放→送入→缓竖[演示]用药匙、纸槽取少量“铜绿”放入试管中。[板书]⑵倒稀盐酸[教师活动]介绍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1ml—2ml定量取用使用量筒。(回忆量筒使用方法)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操作步骤:取下瓶塞,倒放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慢慢倾倒。[教师活动]演示取少量盐酸于试管中。[板书]2、实验现象[学生活动]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交流讨论。[板书]绿色粉末 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同时有大量气泡冒出 。[讨论]你认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铜绿”和盐酸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来解释这个实验。[板书]3、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盐酸→氯化铜+水+二氧化碳[教师活动]总结实验结论,对文字表达式只是帮助学生理解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不作过多要求。[教师引导]一个化学实验,只要得到结论就完成了吗?不是。得出结论后,还得对剩余药品进行处理,对仪器进行洗涤。[板书]⑶处理实验废液(介绍废液缸的使用)⑷洗涤试管[教师演示]正确使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总结]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拓展]不易用水冼净的物质,如油脂、用热的纯缄(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一些难溶氧化物或盐,用稀HCl洗涤。[板书]⑸整理好实验台(仪器摆放,桌面清洁)[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看到了完成一个化验实验的全过程,它一般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大版块。下面我们利用“铜绿”再做一个实验,要注意运用刚学到知识技能来处理这个实验。[学生活动]由学生看图示P18页,找一位同学来口述实验步骤,学生边口述,教师边板书。[板书]二、“铜绿”受热的变化1、实验步骤:⑴取用“铜绿”;⑵加热“铜绿”;⑶盖灭酒精灯;⑷处理实验废液废渣;⑸洗涤仪器;⑹整理实验台。[教师活动]抽一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取“铜绿”的操作。教师注意纠正问题。[副板书]酒精灯的使用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教师活动]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先介绍外焰、内焰、焰心)[板书]使用前“两检查”:①检查灯芯;②检查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能低于容积的1/3。使用时“三禁止”: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教师活动]介绍物质加热的操作。①液体加热: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等。固体加热:试管、蒸发皿等。②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外焰部分,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③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注意试管口应略低于管底,防止有水生成后在管口冷凝回流回管底,使试管破裂。④给液体加热,应注意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约45。,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和别人(为什么?)。[演示]教师边介绍边演示加热“铜绿”的操作,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注意提示学生应着重观察:绿色粉末颜色;试管口的情况。[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回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教师总结]实验现象:绿色粉末 变黑 ,试管口 有水珠 ,放出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学生活动]找一个同学上台操作后面的步骤,其他同学观察,注意提示学生在处理烧热的玻璃容器时,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应冷却至室温再洗涤。[学生活动]讨论交流,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铜绿”有什么认识?对化学实验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五、作业教材P25页1题 巩固实验操作教学反思:
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