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09: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省、匠、史、慧”4个字。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5.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
教学难点
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要言不烦,简洁入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赵州桥》。
这节课,咱们学习的内容是两个字“句子”。(出示)
主要学习内容:句子。
二、整体感知,认字识词
师:我们首先来熟悉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各自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
师: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注意听。(范读)我们一起来认字识词。 这种方法比较特别,请同学们在课文中认字识字、理解词义。
师:请同学们先快速地、大声地各自朗读一遍,然后把有关的生字用手指写一写。
(生自读句子、读词语解释,书空写字)
师:再把句子和词语的解释读两遍。
(生再读)
师:把两个重点词———“创举”“历史文化遗产”的意思再来理解一下。(生再读)
三、巧设活动,概括文意
师:好。 现在我们开始有趣的训练活动。 第一次活动叫作———补充一个句子。
(出示)
补充一个句子
师:请大家拿起笔,在课文中圈画出三个句子。(出示。 生圈画)。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大家看“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它们都是所在段的总说句但是课文第 1 自然段没有这样的总说句。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第 1 自然段的内容, 用一个概性的句子来表达它的意思,给它补充一个总说句。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讨论后交流)
生: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师:哦,这不是总说句,它是一个详细地说明的句子。
生: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师:这个同学说出了一半的意思,他抓住了一个关键词———世界闻名。 但是后面的内容还没有概括出来。
生: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它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师:哦,仍然没有把这段的意思概括地表达出来。我们已经说到了“世界闻名”。大家再看一下“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这个地方,试着把“一千四百多年”用四个字表现出来。
生:历史悠久。
师:对呀,这次就说好了。 请同学们把第 1自然段的这个总说句完整地说出来。
生: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师:对,赵州桥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多么的古老啊。 大家一起读一读:
(出示)
赵州桥世界闻名,十分古老。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有了第 1 自然段的总说句,全文的大意就一目了然了。 同学们, 我们这次的活动叫
作———学会“概括”。
(出示)
学会“概括”
师:你们不是将第 1 自然段概括为 11 个字了吗? “赵州桥世界闻名,十分古老”“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这就是“概括”。这次大家学习了一种概括的方法———
用一个句子来概括段意。
四、训练思维,学用语言
师: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师说一个开头,你们要接着说下去。 想要能够接着老师的话说下去,就得好好地读课文。比如,老师说“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你们就要把文中表现赵州桥设计巧妙的句子说出来。
(出示)
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师:好,请关注这个学习要求,开始认真阅读圈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生默读,圈画,思考)
师:现在各自练习说话。每个同学都要争取说一句完整的话,先说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然后接着说下去。
(生练说后发言)
生: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里流过去。
师:一个完整的句子,说得好。 还可以把内容说得丰富一点。
生: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表述很流畅,说得更加细致了。
生: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桥洞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好,又说出了一层新的意思。 不错,你们抓住了很关键的内容。 赵州桥有大桥洞,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流水平缓的时候,大桥洞起作用了;发大水的时候,小桥洞也起作用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出示)
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样,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生朗读、练说。 师出示)
学会“描述”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一种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方法———先有一个总说句, 然后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或说明。 谢谢认真的同学们!
关注句段,读背积累
师:让我们继续学语言,练能力。 这次的活动请大家读背一个句子。
(出示)
读背一个句子
师:这次的学习任务简单而实在,朗读、背诵一个句子。我们要朗读课文中最美的句子,背诵最好的句子。 背诵一段话,用 3 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快、背得流畅、背得准确。大家看屏幕,先朗读一下,注意语速不要快,要富有情感地朗读,要读好“有的……有的……”这个句式的重音。
(出示)
桥面两侧有石栏,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生读,背诵)
师:哪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背诵?
(生背诵)
师:好认真啊。
(生背诵)
师:同样不简单。 好,我们一齐来背诵。
(生齐背诵)
师:好,大家都背诵下来了。 我们还得再思考,再看这一自然段———
(出示)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这个段的总说句。思考一下,这个句子在课文结构上还起着什么作用呢?
生:把赵州桥写得很坚固。
师:说错了吧。
生:把赵州桥的美观写出来了。
师:还是没有看出它的作用。
(生沉默)
师:好吧,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句子还起着承上———
生:(齐)启下。
师:对,这个句子在内容上点明了赵州桥的美观, 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家把“承上启下”四个字批注在这个句子旁边。 我们这次的活动,就叫作———学会“积累”。
(出示)
学会“积累”
师:语文课上,每个同学都得有真正的积累。我们每读一篇课文都要学会积累一点好词、好句、好段。老师表扬大家刚才努力而认真地背诵积累。
六、顺势拓展,文化濡染
师:我们还有最后一个活动。 这个活动就是
———学用一个句子。
(出示)
学用一个句子
师:课文中有“智慧”一词,这次活动也要看看同学们的智慧了。
(出示,生齐读)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请同学们学用这个句子说话,将“赵州桥”换掉,看应该怎样说、说什么。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生互相说后发言)
生:故宫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好,理解到“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了。
生:天安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这两个同学的句子都说得挺好,表现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
生:鸟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有点遗憾啊,鸟巢是什么时候修建完成的呢?
生:2008 年。
师:那可不是历史文化遗产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生齐读)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故宫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这次训练活动,可以叫作“学会”,我们学会了———
(生答:学会“概括”、学会“描述”、学会“积累”……)师:这叫———学会“运用”。
(出示)
学会“运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其实就是两个字呀!
(出示,生齐读)
学会……
师:对。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会了“概括”,学会了“描述”,学会了“积累”,学会了“运用”。 谢谢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