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2 下课啦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2 下课啦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21: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下课啦
课题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根长度不同的跳绳、3根长度不同的线。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老师先在我们班选一个个子最高的同学和老师比一比,看一下谁高 师生活动。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呢?课堂预设:学生:老师高。教师:可是老师想问问,这个同学的高矮没有变化,怎么一会儿说他高,一会儿又说他矮了呢 课堂预设:学生:因为比的人不一样,跟我们比,他是最高的,跟老师比,他就不是最高的。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高或绝对的矮,关键是看跟谁比。教师:原来我们的身边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主题图,板书课题:下课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比高矮。教师:瞧!淘气和笑笑正在比高矮呢!(课件出示第20页比高矮图)像这样比,能准确比出谁高谁矮吗?(指着左边淘气踮着脚的图)课堂预设:学生:不能。教师:像这样比呢,能准确比出来吗?(指着右边两人都把脚放平后比较的图)课堂预设:学生:能。活动:点出两名高矮不同的学生,让较矮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另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下,问这样能不能比出高矮,再让两人都站在讲台上,让其他同学说出谁高谁矮。再点一名学生上台,3人一起来比高矮。教师:通过刚才的比高矮,你觉得在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 课堂预设:学生: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不能没有对齐就开始比,那就不准确了。(引导学生小结:比较物体的高矮时,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2.比长短。教师:这两根粉笔一样长吗?(拿出两根长短不同的粉笔,引导学生明确物体有长有短)这两根跳绳一样长吗?谁长谁短?你知道怎么比较吗?(课件出示第20页两根跳绳图)课堂预设:学生:要把绳子拉直了,对齐了,才能比。教师:真聪明!拿在手里弯曲着是不容易比的,看现在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比长短图)课堂预设:学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孩把两根跳绳一端对齐了,女孩把跳绳都拉直了,这样很容易就看出来红绳长。活动一:拿出准备好的2根跳绳,各组点名让学生上台演示比较长短。活动二:拿出准备好的3根线,点名让学生上台演示比较长短。学生汇报比较方法,教师给予肯定,并强调:比较物体的长短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再拉直物体,然后看它们的另一端,哪个物体有多余,它就长一些。3.用数格子的方法比长短。教师:看看谁走的路长。(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下面图)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长短的方法,再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两个小孩走的起点一致,终点也一致,走的路一定一样长吗?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走的不是直线。走的路不像绳子一样直,怎么进行比较呢?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想到数脚印,教师要提醒学生,每个人走路时一步的长度是不一样的,走的步数一样,走的路也不一定一样长。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很棒,能自己发现比较高矮、长短时,要先对齐或拉直,还知道高矮、长短是相对的,关键看跟谁比,以后留心观察,相信你们的发现会更多。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1“练一练”第1题。结合生活实际的3幅图,引导学生进行高矮的比较。在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推理能力。2.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一练”第3题左题。教师:小熊用积木搭了一辆小汽车和一座桥,问题来了,这辆车能不能从桥下通过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这是一个开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比较高矮。教师可以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关注到组成桥的木板厚薄和木板块数,也可能关注到小汽车的车灯。课堂预设:学生1:小汽车多一个车灯不能通过,把车灯拿下来就可以通过。学生2:小汽车的木板薄一些就可以通过了。只要学生的解释是合理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教师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判断学生思维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而不仅仅是汇报比较的结果。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21页练一练第2题、第3题右题、第4题。 2.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出示情境图之前,先组织一个师生现场比高矮的活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体会比高矮的方法和关键。引导学生清楚地说出比较的操作过程,通过表达与交流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第3题左边是开放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下课啦(高矮、长短的比较) 高矮 长短
教后反思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对高矮、长短已有初步认识,但对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相对性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和物品及已有的经验引入数学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