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3 跷跷板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3 跷跷板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21: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跷跷板
课题 轻重的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2.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多个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苹果、梨、皮球、铅球。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大家一定都玩过跷跷板吧,你们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玩跷跷板的时候通常会有一端压下去,另一端翘起来吗?(对学生合理的解释都要给予肯定)我们今天就来探索跷跷板中的学问吧!(板书课题:跷跷板)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说一说。教师:大家看,狮子和老虎正在玩跷跷板呢,你能说一说谁轻谁重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第22页上面玩跷跷板左图)课堂预设:学生:狮子和老虎玩跷跷板的时候,老虎被翘得高高的。说明狮子重,老虎轻。教师:那么老虎和豹子玩跷跷板,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第22页上面玩跷跷板右图)课堂预设:学生:老虎和豹子玩跷跷板的时候,豹子被翘得高高的,说明老虎重,豹子轻。(让学生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完整地叙述出来)教师:这三只动物相比,谁最重?谁最轻?(让学生讨论,再点名回答。在解释、对话、交流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课堂预设:学生:狮子最重,豹子最轻。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课堂预设:学生:用眼睛看到的,然后又想了想:狮子比老虎重,老虎又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豹子最轻。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只是谁轻谁重有时候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设计意图:利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熟悉的玩跷跷板的游戏引出轻重,既有利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开始学习,体会轻重的实际意义,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2.掂一掂。教师:图中淘气和笑笑都在掂自己的文具,这样也能比出物体的轻重吗?我们也来做做实验吧!(课件出示第22页“掂一掂”图)活动:让学生拿起自己的书本和文具盒,或书本和铅笔,掂一掂,并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在学生说的时候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语言)学生汇报,集体评价。教师小结:用眼睛看文具盒和书本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感觉压手的物体我们就说它重一些,感觉省力的物体我们就说它轻一些。刚才有的同学的书本比文具盒重,有的同学的书本比文具盒轻,而书本比铅笔重,所以我们说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3.称一称,说一说。活动:拿出准备好的大小相当的苹果和梨,让几名学生掂一掂并说一说谁轻谁重。课堂预设:学生1:苹果重。学生2:梨重。教师:咦,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不一样呢,老师准备的苹果和梨大小差不多,用手掂,不能准确地比出谁轻谁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轻重呢?(学生讨论一会儿,说出用天平比较)教师:小朋友真聪明!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天平,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天平两边放上不同的物体,看看有什么发现。(注意首先天平是平衡的)学生交流讨论,再汇报自己的发现,集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天平向哪边倾斜,哪边的物体就重一些,翘起来的那一端的物体轻一些。4.圈一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皮球和铅球,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皮球大,铅球小)再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这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适时引出用天平称一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结果发现皮球比铅球大,却比铅球轻。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轻”。课堂小结:教师: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轻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掂一掂,还可以用天平称一称。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一练”第1题。教科书呈现了两幅天平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推理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图独立回答,订正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2.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一练”第3题。教科书呈现了三幅天平图,通过中间一图可以知道1只大鸭子的质量等于3只小鸭子的质量。左、右两幅图则需要根据这一关系进行推理判断。此题实际上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中间一幅天平图,引导学生发现1只大鸭子和3只小鸭子质量的相等关系。再让学生根据这一关系独立判断另两幅图中哪一边重,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比较轻重,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23页练一练第2题、第4题。 2.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跷跷板的经验,知道翘起来的轻,压下去的重。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学生熟悉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发现掂一掂无法准确比较两者的轻重。注意引导学生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对不规范的语言应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跷跷板(轻重的比较) 1.掂一掂 2.用天平称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体会物体有轻有重。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掌握了比较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们都已经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较简单的比较方法(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