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小鸡吃食
课题 10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3.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初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板书课题:小鸡吃食)教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上面图)学生自由讨论,再交流汇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练习说一说。课堂预设:学生:有9只小鸡看到了盘子里的食物去吃食,这时候另一边也跑来1只小鸡。教师:那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课堂预设:学生:一共有几只小鸡?教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计算?课堂预设:学生:9+1=…教师:9+1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10的加减法。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一共有几只小鸡?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么计算9+1的。课堂预设:学生1:9只,再来1只就是10只。学生2:用加法计算,9只加上1只就是10只。2.说一说,填一填。教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儿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幅图)课堂预设:学生1:这些小鸡没有都在一个盘子里吃食,而是分在两个盘子里吃食。学生2:有8只小鸡在吃左边盘子里的食物,有2只小鸡在吃右边盘子里的食物。教师:你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课堂预设:学生1:我想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鸡。学生2:有10只小鸡,左边有8只,我想知道右边有几只小鸡。学生3:有10只小鸡,右边有2只,我想知道左边有几只小鸡。教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这么多呢,大家一起解决一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列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讨论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①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②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把小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8只,另一部分是2只,我们写的加法算式是8+2=10,也可以是2+8=10,减法算式是10-2=8或10-8=2。③探讨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结合课本,讲述3种计算方法。方法一:摆学具。让学生同桌合作摆一摆,算一算。方法二:手指凑十法。(课件出示“凑十歌”)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方法三:画图法:画10个三角形表示10只小鸡,右边有2个,左边就有8个,列式为10-2=8。④引导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其他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如:7+3=10,3+7=10,10-3=7,10-7=3……3.拨一拨,填一填。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你能根据刚才每次拨珠的情况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有序拨珠,体会有序思考的优越性。①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一个人拨珠,一个人说,一个人写加法算式,一个人写减法算式。②看一看,议一议。你们组所写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吗?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相比教师枯燥单一地讲解,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的加减法计算,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10个手指帮忙,数手指也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涉及,课下要多练习。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一练”第2题。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机灵狗吗?有一只贪吃的小老鼠拿走了机灵狗的骨头,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能不能帮机灵狗把骨头拿回来。教师:我们先来数一数一共有几级台阶。课堂预设:学生:一共有10级台阶。教师:机灵狗爬了2级,还要再爬几级才能拿到骨头?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吗?课堂预设:学生:10-2=8。教师:机灵狗继续往上爬,爬了3级,还要再爬几级才能拿到骨头?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并告诉我们怎样用算式表示。……以此类推。教师:机灵狗谢谢小朋友们帮它拿到了骨头,它说你们真能干!结合小狗爬台阶的情境写出减法算式来巩固10的减法。教学时,应注意爬台阶的数量要与算式相对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如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机灵狗爬台阶,共有10级台阶,机灵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2.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一练”第5题。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10的加减法。可以师生共同做游戏,也可以同伴之间进行。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10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44页练一练第1题、第3题、第4题、第6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2.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数学信息,并提出加法问题。结合情境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只要合理就应鼓励。逐步引导学生把算式有序地排列。教师可以继续拓展,提出问题:如果爬到第3级呢……
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10012345678910109876543210
教后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10的加减法的意义,学会计算方法,本课将教材中的静态情境精心设计为动态演示,使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图中描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通过摆圆片、凑手指、画图、拨珠子等活动操作,学“凑十歌”,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难点,掌握了10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