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5 21:5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气候异常与秘鲁洪水
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候异常现象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3节 海—气相互作用
形式: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大气降水
水汽凝结
1.海洋与大气的水分交换
大气中约87.5%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问:海洋与大气是如何进行水分交换的?
海水蒸发吸热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
长波辐射
大部分被海洋吸收
海洋表层存储85%的热量
水汽凝结(放热)
潜热输送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2.海洋与大气的热量交换
问: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的交换是如何进行的?
风力使
海水运动
3.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平衡
蒸发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水
水汽输送
91%直接进行海上内循环
水汽输送
9% 的水汽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蒸 发
世界海洋每年约有45万立方千米海水被蒸发
3.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2)海—气相互作用与热量平衡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随纬度变化图
低纬海区水温热量盈余
高纬海区水温热量亏损
但水温未出现持续增温或降温
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
在进行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
4. 全球水热平衡的途径和意义
途径: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
意义: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第四章 第3节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水分的交换方式 热量的交换方式
海洋→大气 蒸 发 潜热、长波辐射
大气→海洋 降 水 风力使海水运动
海—气相互作用小结
判断
(1)台风活动不属于海—气相互作用。(  )
(2)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  )
(3)海洋通过潜热、短波辐射等方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驱使大气运动。(  )
(4)同纬度的大洋东西两岸附近海域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和热量基本相同。(  )
×

×
×
主题探究1: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1. 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陆地:72 海洋:505
海洋>陆地
大气中约87.5%的水汽由海洋提供。
2. 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蒸发:505 降水:458
差值:47=径流
结论:补充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来源于径流。
主题探究1: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3. 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多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蒸发量增多:水汽输送可能增多,降水量增多,径流量增多,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蒸发量减少:水汽输送可能减少,降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少,可能导致干旱,引发森林火灾等。
主题探究1: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知识回顾
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洋环流图
赤道附近南太平洋东、西两岸洋流名称分别是什么?
东澳大利亚暖流和秘鲁寒流分别对赤道附近南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
东岸: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增温增湿。
赤道附近南太平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问1: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东太平洋
温度低
西太平洋
温度高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信风驱使着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
问2:画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气环流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西部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东部
太 平 洋
近海面风向
沃 克 环 流
气流上升
气候多雨
气流下沉
气候干燥少雨


问3:判断大洋两岸近地面的气候特点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西部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东部
太 平 洋
问4: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差异减小,甚至东部的海水温度大于西部,沃克环流将会是怎样的呢?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异常
高温
厄尔尼诺现象
问5:画出厄尔尼诺发生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气环流
太 平 洋
近海面风向
沃 克 环 流 逆 转
气流下沉
气候变干旱
气流上升
气候变多雨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西部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东部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问6:此时大洋两岸近地面的气候特点
秘鲁水灾
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
东太平洋
温度低
西太平洋
温度高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增强
问7:为什么大洋东岸气温异常偏高?
问8: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为什么会导致秘鲁渔场鱼类的大量死亡?
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水温异常升高,鱼类因不适应水温的变化而死亡;
②秘鲁附近的上升流减弱,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洋环流图
(1)西太平洋水温偏 ,对流 ,夏季台风数量 ;
(2)我国冬季风 ,出现 。
(3)我国夏季风 ,雨带盘踞南方,南 北 。

减弱
减少
减弱
暖冬
变弱


活动 厄尔尼诺现象
问8: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视频: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下降的现象。
异常
低温
1.大洋东岸为什么气温异常偏低?
信风增强
2.画出拉尼娜发生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气环流
太 平 洋
近海面风向
沃 克 环 流 加 强
上升气流增强
气候更湿润多雨
下沉气流增强
气候异常干旱
更热
更冷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西部
赤道附近的
太平洋东部
拉尼娜现象
3.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对大洋两岸的气候和生物有什么影响 ?
视频:拉尼娜现象
小结
厄尔尼诺 拉尼娜
东南信风 弱 强
太平洋水温 大洋东岸 增高 降低
大洋西岸 降低 增高
沃克环流 减弱或消失 增强
气候(降水) 大洋东岸 多雨 干旱
大洋西岸 干旱 多雨
对全球的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 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
主题探究2: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
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
导致环流圈增强;东岸下沉气流增强,干旱加剧;西岸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加。
主题探究2: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环流圈增强,太平洋东岸下沉气流增强,气候异常干旱,甚至引发严重的旱灾;西岸上升气流增强,气候更加湿润多雨,甚至引发洪灾。
环流圈减弱甚至逆转,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岸气流上升,气候变多雨,甚至引发洪灾;西岸气流下沉,气候变干旱,甚至引发森林火灾。
主题探究2: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小结